第一百四十六章:莫怀仁送田契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一百四十六章:莫怀仁送田契

莫怀仁也是没办法,只能按照罗英跟刘三姐的约定,去出了文告,公告十万大山。莫进财的办事效率挺高,当天就把这事给办好了。

消息一出,十万大山哗然。

众家土司先收到罗英的高谈阔论,才没过几天,就听说莫怀仁向刘三姐投降了,全都要惊掉下巴,这个莫怀仁,也输得太快了一点。

不过,更令人吃惊的消息是,刘三姐那么个才女,居然跟一个基本上谈不上有才学的打渔汉子连了情。

莫府出完公告,阿牛就去给刘三姐下了茶礼。

冯子安也很惊讶,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这里的民风是今年下茶礼,来年结佳期,刘三姐的婚期是来年八月十五中秋节。

冯子安不敢怠慢,马上给李隆基去信,报告这件事情。

在冯子安看来,刘三姐这是故意的,一方面是要让李隆基急,另一方面则是怕莫怀仁反悔,所以要在这里观察一段时间,等那几件事情全都稳下来,她才会去柳州。

不过她给出的说法不同,说是要明月团圆人成双,博个好彩头。

其实谁都知道,她根本对这些没有什么忌讳,只是借口罢了。

李隆基最近很乐和,先是牛家土司要请辞,紧接着就收到冯子安来信,说罗英也在十万大山,帮着一起废土司。

尤其是罗英那番话,真是说到李隆基的心坎上了。

自己当初在金銮殿上,的确是被冯子安吓了一下,可是退朝以后,就明白过来了。

当然,刘晨、阮肇对自己还是很有威胁的。

凡人固然可以诛仙,但是仙家就是仙家,凡人诛仙不易,真要闹僵到那一步,弄不好诛仙失败,自己就完蛋。

只是别人传言说自己是怕了刘三姐,让自己的名声很差。

现在罗英说出这一番话来,自己的名声就好多了。全天下都会知道,自己并不是怕刘三姐,而是自己不是官本位的官家,是民本位的万民元首,才会与刘三姐等土民一起动手废土司,尽量让农人种田不用交租税的盛世早日到来。

而罗英说的未来盛世,自己在打发冯子安去十万大山的时候,的确也是看到了的。

想来那些朝房国长,但凡只要不是太不称职的,基本上在当时也全都看到了。

李隆基才把牛家土司请辞的上书批准出去,又收到冯子安的来信,把莫怀仁那边的情况也说了。

跟着冯子安的信一起到的,还有莫怀仁的上书,以及桂林府的奏折。

但李隆基没有马上批,因为冯子安在信里说了,刘三姐已经订婚,婚期在来年中秋节,叫李隆基表示一下诚意,给她送点礼。

这种礼可不好送。

首先不能以官家的名义送。

刘三姐是骂皇帝的人,以官家名义给他送礼,只会得罪她。

那就只能用私人名义送,用李三郎这个名义送。

其次是,送什么才好?

送功名富贵,那是行不通的。仙家苗裔要取功名富贵,那简直不要太容易,她一直不取,分明就是看不上。

送仙家传承,也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她有菩提祖师和西王母的传承,都不比老子的传承差,也不会稀罕老子的传承。

李隆基思前想后,御笔亲书“盛世歌风、百年好合”四个字,下面落款“李三郎隆基”并用了御印,叫内监去打造一面紫金喜牌,作为私人贺礼。

都说刘三姐不爱钱财爱山歌,想必这件礼物她会喜欢。

尤其是开元二年秋开始,李隆基得知刘三姐骂皇帝以后,就知道天下人对自己这个皇帝是有怨言的,从此以来不断反省,短短三年,李唐已经逐渐呈现出盛世的雏形。

长安城里,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越来越多。藩属国越来越多,就连波斯以西的西洋大海以西,都有偏邦下国来归附,天可汗的荣光即将重现。

全唐的很多地方,唐人都是享福的,繁重的活基本上全由廉价的胡人承包了。

但是唐人的收入却在逐年增长,哪怕均田亩数短缺,农人也得益于减租政策,能够做些其他事,增加收入。

眼看着开元盛世已经不远,但若没有当年刘三姐那一骂,自己可能没有后来这样日日反省的警惕,弄不好就达不到现在这样的政绩。

还是冯子安说得对,她骂得好,理应由她骂去。

等到铸造好了紫金喜牌,李隆基亲自验看过,正面写着“百年好合”,反面写着“盛世歌风”,都有自己的落款,才批准了莫怀仁的上书,并把莫家土司治下的租税率再次减到六斗租、五升税。

从现在的情况看,李隆基并不需要担心别处农人会跟进。

批准以后,李隆基又专门给刘三姐去了一封贺信,把紫金喜牌也封在信封里,然后跟着批文圣旨一起下发到桂林府,请田知府把这封私信转交给刘三姐。

冯子安暂时还不能暴露,不能叫他转交。但是回信也是有的,一起发过去了。

接受了阿牛下的茶礼,刘善花就开始协调人手去接收莫家学馆。

原本的教习已经被莫怀仁清退了,土民现在去接受手,就是去盘点。

当然,刘善花也只能去一两处,其他地方还是别人去。

只是这样一来,学政衙门的压力就大了,原本还想在这个过程中偏向莫怀仁一点,但是看到刘三姐亲自带头接收学馆事务,学政官也不敢了。

好在总算保住了学馆名义上的莫家土司开办的,学政官对田知府也算有个交代。

这件事情的成功,直接拔高了刘三姐在十万大山的地位。现在谁都知道,她曾说一代人管一代事,也就是那么说说,事实上她站得高,看得远,要管的绝不是一代事,而是要把轩辕黄帝战蚩尤的遗留问题一杆子管到底,连身后百千年的事都给管起来了。

不过这对土民来说是是天大的好事。

土民接收完学馆,莫怀仁又亲自来找李老汉,这一次跟在身边的不再是陶秀才,而是罗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