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柳之远放消息
王守一只能点头答应:“也好。冯先生你先安排一下,咱们这一两天就要出发,迟了怕是赶不上歌圩。”那什么狗屁歌圩,自己才没有兴趣去赶,自己又不学山歌。
但这事还真如柳之远说的那样,要去搞定刘三姐。
只要搞定刘三姐,那么不但能收服柳之远等众土司,还能收服十万大山的土民,到时候,王家在朝堂上的地位才会稳当,实在跟李隆基合不来,大不了就跟一百年前的冯盎那样,割据一方做土皇帝。
冯子安马上答应:“好的,随时听国舅爷吩咐。”
王守一这才告辞,回府去交代下人安排出发,一切准备妥当,才叫上冯子安一起离开西京,前往十万大山。
这可是要赶急路的,要不然得错过三月三,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过完春社,王守一的回信就到了柳之远手里,柳之远看完信,当场就乐了,心说这个王守一真是个傻瓜,这样的信你也敢拿给李隆基看,你王家怕是撑不过十年,一准完蛋。
但王守一能来,柳之远就达到了目的,到时候搞定了刘三姐,对自己有利,万一搞不定刘三姐,丢的是官家的脸,而不是自家的脸。
毕竟这一次王守一来十万大山,也是李隆基让他来帮自己的,不管李隆基真心还是假意,反正师出有名就行了。
于是,柳之远当即就把消息放出去,告诉土人说,李隆基派了当今国舅王守一来帮自己,还派冯子安从旁相助王守一,他们会在赶在三月三以前到柳州,一起到三月三的歌圩现场。
这一下,土民有些懵圈:“李隆基他到底怎么想的?”
“难道他反悔了不成?”
“这事还真不好说,那王守一是他大舅哥,在宫里头有人给他吹枕边风,弄不好真说动他了。”
“那接下来要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
“还是先问问刘三姐去,让她心里先有个准备。”
……
刘善花跟陈山木的老婆在纺纱呢。忽然就来了好多乡邻,大老远就喊她:“刘三姐!”
这一喊,刘善花和陈山木的老婆都停下手里头的活,起来迎接乡邻们:“乡亲们快进屋坐。”
乡邻们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们来是有要紧事要跟你说。”
刘善花问:“什么事那么要紧,就不能坐下来慢慢说?”
乡邻们就告诉刘三姐:“柳之远把当今国舅王守一请来了,说是李隆基派王守一来帮他,还说这一次冯子安是王守一的助手。”
刘善花一笑:“我当是多大点事,看来李隆基这是想要对王家下刀了。”
这件事情,说白了就是李隆基对王守一的试探。
现在的王家,已经被罗英那家伙给坑了。
若不是王守一那个旧年见才死的老爹王仁皎曾经对李隆基有恩,王家已经完蛋了。
这一次李隆基派王守一来十万大山,就是看王守一敢不敢阳奉阴违,只要他敢,日后王家在朝堂上一日难过一日,不出十年,必定覆灭。
如果他不敢,那么从此王家就称不上门阀世家了,在朝堂上基本上不会有话语权。不敢跟皇帝作对的门阀世家,还能叫门阀世家吗?
这个柳之远,倒是好大的手笔,居然送给李隆基这样一份大礼,直接给他一个从王家开始下刀,砍向门阀世家的机会,李隆基怎么可能不珍惜这样的大好机会?怕是面子上发作,肚里早就乐开了花。
有这一份功劳在,就算废土司了,李隆基怎么着也得给柳之远一个前程,不说多的,起码一州知府还是要给的。
当然,刘善花也知道,柳之远不愿当知府,宁愿当土司,毕竟当土司比当知府自在多了。
乡邻们看到刘三姐这么不以为然,不免有些担心,劝她:“刘三姐,你可不要粗心大意啊,那王守一的妹妹是当今皇后,有她吹枕边风,弄不好李隆基已经不是先前的李隆基了。”
谁都担心李隆基变卦,反悔废土司这件事情。
刘善花反过来劝乡邻们说:“乡亲们放心吧,那李隆基变不了卦,也绝不敢变卦。他真要变卦,这一次就不会叫冯子安一起过来。”
乡邻们这才放下心来。
阿牛跟着陈山木,正在寨子里找宅基地,准备盖一栋大木楼,忽然听说了柳之远放出来这么个消息,也有几分担心。
陈山木也是很担心的,那王守一毕竟是皇亲国戚,又是一位国公,还是门阀世家王家的家主,又兼任着实权官职,可不是地方州府这么好对付的。
一旦王守一出现在歌圩现场,刘三姐能不能应付下来,那还是个未知数。
要知道,譬如那七绝圣手王昌龄,才学之高,在当今基本上算是封顶的人之一,但在官场上,见了才学相差不大的上官,他也是毫无办法的。
王守一的才学或许只与刘三姐和柳之远不相伯仲,但他势力之大,却比十万大山所有土司加起来的势力还要大。
刘三姐碰上这样的人,危险了。
二人连宅基地都不找了,赶紧回家去找刘三姐商量对策,才来到家门口,就看到很多乡邻们在跟刘三姐说话,走近了一听,却原来说的也是这件事情。
阿牛还是有些紧张的,问刘三姐:“三妹,真的没事么?”
刘善花走过去,伸手把阿牛拉到身边,把嘴对准他的耳朵大声说:“真——的——没——事——”
阿牛赶紧说:“好好好,我知道了,真的没事,真的没事。”
二人那滑稽的模样,倒让乡邻们全都乐了。
陈山木又说:“乡亲们,你们放心吧,刘三姐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情,她说了没事,那就肯定没事。”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陈山木心里也是没底的。
但他同样是一个山歌手,在遇到大事的时候,要想办法安土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