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贺礼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一百五十九章:贺礼

转眼到了中秋节。刘善花家里和李老汉家里自然喜气洋洋。

窗花、禧字、灯笼、喜联……一样不缺。

阮蔚霞、卢凤英、苏青梅给刘善花梳洗打扮好,换上新娘妆,就等吉时到,阿牛的花轿过来。

说起来,刘善花并没有诸多讲究,所谓营生善善日,休殡好好时,月月善明月,年年大好年,哪个时辰不是吉时?只是既然嫁人,那就得按照一般的风俗,挑拣一下所谓的吉时。

喜酒自然是两边都要办的。

刘家这边现在到了好多人,张北一家人来了,赵木来了,卫举人和火净来了,根明来了,陈慧根等历年来的天下第一山歌手全都来了……

破天荒的是,就连宜州府那个和判官都来了。

这些人,就是刘三姐的“娘家人”,用和判官的话说:“府台大老爷说了,刘三姐永远是我们宜山的女儿,今天是刘三姐大喜的日子,宜州府怎能不去喝这杯喜酒呢?”

有阳朔这边的土民,开玩笑问他:“和大人,那你们宜州知府怎么不亲自来呀?”

和判官连忙回答:“嗨!甭提了!本来府台大老爷是要亲自来的,结果出门那天,他有个案子要审,谁知头顶那块‘明镜高悬’的牌匾年久失修,掉下来把他砸伤了,他连案子都没有审完,就去看郎中了,然后就叫我来了。”

众人哈哈大笑。

“明镜高悬”的牌匾年久失修,说明什么?

一是说明那宜州府衙门的大小官吏根本就是只知道捞油水,从来不办事的。

二是说明那宜州府今年新上任的知府真倒霉,不管他是不是一个好官,经过这件事情,人家只会说他不是好官。

等到吉时一到,阿牛的花轿就来了。

阿牛今天穿的是新郎服,后面抬花轿的都是平日里玩的好的伙伴,跟在花轿旁边的则是舟妹。

吹吹打打的则是同村一些会乐曲的乡邻。

吉时到,就要放炮仗。

这年头的炮仗还不是后世那种一挂的鞭炮,只是一个个放的。刘善云和阮绍威又要待客,放炮仗的事情就由张北他们去做。

炮仗响起,阿牛给在场的人都发了红包,反正就是意思意思的那种,也没人嫌钱少。

紧接着,就是阮蔚霞、卢凤英、苏青梅扶着新娘子上轿。

刘善花上了轿,红盖头下,一脸的幸福喜悦。

曾经以为,自己这辈子嫁不出去呢。现在好了,总算完成人生大事了。

快要起轿的时候,和判官叫阿牛交代说:“阿牛呐,我们宜州府台大老爷说了,叫我跟你说一声,刘三姐永远是我们宜山的女儿,宜山永远是她的娘家,不管天远地远,只要她有需要,只管开口,我们这些娘家人随叫随到,你小子要是以后敢欺负她,我们定不饶你。”

其实这话也就是官面上的客套话,要不是知道李隆基给他俩送了贺礼,宜州知府才不会说这话。

不过这种时候,也不会有人破坏气氛,说官老爷虚伪,尤其是宜山来的人,更是起哄说:“就是哦,阿牛,我们今天把刘三姐交给你,如果以后知道你让她受了委屈,可别怪我们对你不客气哦。”

阿牛连忙说:“乡亲们请放心,三妹是我的太阳,只要我俩在一起,她说什么,我就是什么,永远听她智慧,跟她走。乡亲们就放心把她交给我好了,我一定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这时候刘善云出来说:“好了好了,快点起轿吧,别错过了吉时。”

众人这才让阿牛起了轿。

要是按照通俗,刘善云作为娘家人,可得在家继续陪客。

但是今天不一样,这里怎么说都不是宜山,只是一个临时居所,所以这些娘家人等花轿一走,又都出发去李老汉家喝喜酒。

当然这种变通,是早就跟李老汉说好了的,当地村民也都能接受。

来到李老汉家门口,新人下轿,完成那些跨火盆之类的民俗程序,阿牛背着刘三姐进了屋,也不急着拜花堂,就等冯子安他们来。

李老汉家的酒席屋里屋外全摆满了,连山场都摆满了。

男女双方的客人都安排了入座,还在屋里头留了酒桌给翻冯子安等人。

不多时,门口有人喊:“莫土司到!”

李老汉就起身去迎客。

莫怀仁是跟罗英一起来的,才进门就对李老汉说:“恭喜啊,李老哥。”

李老汉也知道莫怀仁今天有事要宣布,就说:“同喜同喜。”却不请他入座。

莫怀仁也知道李老汉的意思,在等自己的贺礼呢。就说:“李老哥,莫某知道你跟刘三姐一样,不爱钱,所以今天的贺礼就有些特别,还请你们别介意啊。”

众人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都看着莫怀仁。

李老汉问:“哦,是什么啊?”

莫怀仁说:“是这样,莫某这段时间,感觉还是现在这样好,比以前轻松舒服,就去找了几位当土司的老朋友,他们也都愿意学莫某的样,跟乡亲们化解矛盾,又怕乡亲们翻他们以前的旧账,莫某跟他们说不会的,他们说这事莫某说了不算,得刘三姐开了金口才算,今日刘三姐大喜,莫某既是来替这几家土司给刘三姐送贺礼的,也是来帮这几家土司找刘三姐讨个口彩的。”

坐在一旁等着拜堂的刘善花,听到莫怀仁这样说,当场掀开红盖头回应他说:“莫怀仁,你们这些财主真会小人之心,乡亲们才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小气,我担保,只要你说的这些财主肯跟你一样,与乡亲们化解矛盾,乡亲们绝对不会去翻他们的旧账。”

莫怀仁说:“好。”又叫罗英:“烦请罗兄去把几位贤侄请过来。”

几位贤侄,就是那几家土司的下一代继承人。

罗英答应说:“正是时候。”转身出门去叫人,不过半刻钟,就带着十来个公子哥进来。

这些公子哥见了莫怀仁,施礼说:“见过莫世伯。不知道莫世伯叫我们,所为何事?”

莫怀仁说:“令尊托莫某办的事,已经办妥,刘三姐已经说了,只要你们几家土司跟莫某一样与乡亲们化解矛盾,乡亲们绝对不会去翻你们的旧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