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准备赶歌圩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一百六十五章:准备赶歌圩

“听说了吗?刘三姐要办歌圩。”“怎么?你说清楚点,到底怎么回事?”

“嗨!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啊?”

……

十万大山,到处都在说刘三姐要办歌圩的事。

尤其是那些还在等着跟风柳之远的土司及其治下土民,特别关注。

当然,刘善花的亲人,还有莫怀仁及其跟风者,也很关注。

宜山。

刘善云听到这个消息,烦躁的不得了,叹气说:“三妹又要惹祸了。”

卢凤英一手叉腰,一手点了点刘二哥的脑袋喷他:“你这个当哥哥的,怎么这么乌鸦嘴?”

紧接着,夫妻俩就吵架了。

这时刚过完年,也没什么事,阮绍威夫妻俩还有阮蔚霞也在家,听到刘善云夫妻俩在隔壁吵架,赶紧过来劝架,问:“这大过年的,你俩好好的,干嘛吵架呀?”

卢凤英指着刘二哥,对阮家三人说:“还不是这个乌鸦嘴。三妹要办歌圩,那是好事,他这个当哥哥的,一开口说就是三妹又要闯祸了。哪有这样说话的?”

阮蔚霞赶紧说:“二嫂,二哥他就这么个人。人家是凡事先往好处想,他是凡事先往坏处想,我们都习惯了,你就跟他见气。”

阮绍威则去说刘善云:“哎,我说二哥,三妹的事,你就少操心了,现在有阿牛兄弟陪在她身边,阿牛兄弟会操心的。再说,三妹要办歌圩,我们能不赶过去给她捧个场吗?到时候去看柳之远怎么窘迫好了。”

刘善云则说:“兄弟,你知道,那柳之远可是个狠人,他为了一己之私,连亲妹子都能送给朝房国长当小妾,这种连自己妹妹都要坑的人,他要在办歌圩那天带着朝房国长的意见跟三妹谈判,你说三妹应该怎么谈?这赢了,得罪了起码一半以上的朝房国长,输了,可就得罪李隆基了,这夹在中间,怎么都是个闯祸的事情,我这个当哥哥的,难道不应该担心?”

所谓柳之远把亲妹子送给朝房国长当小妾,并不是真的,而是当初柳之远为了跟州官搞好关系,把亲妹子送给州官当了小妾。现如今,那州官已经当上朝房国长了。

要是人家当年就是朝房国长,也看不上柳之远的亲妹子。毕竟双方的地位差距摆在那里呢。

这一说,在场的另外四人全都叹口气。

这件事情没办法嘛。

谁想得罪他们?

可是事情闹到这一步,刘善花还有回头路吗?

不可能有了,只能坚持到底。

阮蔚霞忽然说:“我说二哥,我都被你给误导了。三姐连李隆基都骂,早把李隆基得罪死了,现在还不是活蹦乱跳的?还怕得罪那些朝房国长不成?你呀,就别在这里唉声叹气了。”

刘善云说:“你说的轻巧。你想想看,到时候万一那些朝房国长不说介入我们土人内部矛盾,就找别的理由说三妹得罪了他们,是他们之间的恩怨,派官兵来对付三妹怎么办?你要知道,现在的三妹,已经不能用任何法术了,那条龙也已经废掉了,帮不到她了,到时候她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卢凤英、阮绍威、苏青梅都点点头,这的确是个问题。

但阮蔚霞却忽然笑起来说:“我当二哥你在担心什么,原来是担心这点事。你莫非忘记了,那交州阮家,也是老祖公开枝散叶下来的,我们的术被林重俊废了,他们的术可还在,你以为三姐要办歌圩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会不去捧场?到时候怎么都有帮手的,别怕他们。”

那交州阮家,也是刘晨、阮肇的后代,那还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刘家一个姑娘嫁给阮家一个小伙子,后来由于战乱分散过去的,那一支就在当地生了根。但跟宜山这边的刘、阮两家,世代都有来往,也没有断过亲。

从开元二年大暑,刘善花带头闹了民变以来,在交州最积极响应的,就是那边的阮家,也是他们把白举人所在的白家土司逼到跟风莫怀仁的。

刘善花要办歌圩,并在开办歌圩的当天,去跟带着朝房国长意见的柳之远谈判,交州阮家肯定到场,而且肯定要有高手到场。

因为一来,刘善花的危险是可以预见的,二来,弄不好林重俊的林氏宗族也会派高手过去,趁机发难。交州阮家绝对不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到时候,交州阮家的高手一定会到场去给刘善花掠阵,把她的危险度减到最低。

阮蔚霞这么一说,阮绍威也想起来了,忙说:“对对对,是有这回事。”

听到这里,卢凤英和苏青梅都是眼睛一亮。

刘善云还是不看好,连连摇头说:“天下高手那么多,我们的老祖公在仙界的地位本就不是很高,恐怕到时候难以对付那些朝房国长的势力,也难以对付白鹤乡林家的高手。”

这一下,又把气氛搞得压抑起来。

阮绍威没办法,就对他说:“二哥,你莫要忘了,三妹福缘深厚,背后不是只有老祖公,还有菩提祖师和王母娘娘,以及兵主蚩尤,修行中人不敢轻易出手对付她的。唯一需要考虑的,还是官兵,但有李隆基在,三妹绝不会有性命危险。”

刘善云这点放心点,说:“我们还是快点赶过去。”

阮绍威马上答应说:“好。这事我来安排,安排好了叫你。”

刘善云只好点点头。

阮家三人回到家,苏青梅问:“当家的,我们什么时候过去给三妹助阵?”

阮绍威笑笑说:“不急,得让二哥去晚了才行。”

苏青梅惊问:“为什么?”

阮绍威回答:“他要是去早了,准要给三妹添堵。上次在桂林,他就说不许三妹去跟莫怀仁对歌。还好乡亲们把他给拖走了,否则一准误了大事。”

阮蔚霞也连连点头:“是啊,嫂嫂,二哥就是那样的人,一辈子怕得罪人,但他从来就不知道想一下,他没有得罪人的时候,人为什么还是要来欺负他呢?所以这几年来,凡事都是我跟哥哥还有乡亲们在架着他,不让他坏了三姐的好事。要知道,这件事情,是三姐跟李隆基的交易,李隆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起码给出了让世人看得到的诚意,三姐要是撂挑子了,后果可比二哥想的要严重得多。”

苏青梅听完,才点点头说:“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不说宜山这边,就说阳朔,莫怀仁听到这个消息,着实震惊。

以前的三月节,并不是传歌,只是赛歌。山歌手要传歌,从来没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都是四处游走,或者就在本村寨,随时有人来学歌,就随时给人传歌。

但刘三姐这次要办歌圩,这意味着什么?

明显是以后山歌手传歌有了更好的方式方法,既不会跟以前那样,随时被学歌人耽搁了干活,又不会让学歌人扑空,找不到山歌手学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