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罗英表态
这让莫怀仁很糟心。如果不讲话语权,单论才学讲文斗,十万大山除了刘三姐,还有二三十个天下第一山歌手呢。
有这么一个群体在,指望文斗赢土民,那叫痴心妄想。
但那些文斗可能赢刘三姐的顶级高才,哪一个不是狂生?别说十万大山的土司请不动他们,就连李隆基都请不动他们,要看他们的脸色。
皇权又怎样?闹掰了人家照样不鸟他?皇权虽然威重,但是得罪了那些人,人家不给官家出力,皇帝又能拿人家怎么样?
要不然,李显会被薛刚反唐吗?李旦有机会复位吗?
这天底下,才学始终是人的底气。
就说刘三姐吧,她要是才学不够,讲不出站得住的道理,哪个土民会听她的?还用得着财主出手对付?
现如今的十万大山,财主们被刘三姐逼到手忙脚乱,全因才学斗不过她,在道理上压不住她。如果出到或者请到才学胜过她,能从道理上压过她的人,还愁土民不乖乖听话?
但那号称才华横溢冠岭南的白鹤秀才林重俊都输了,十万大山的财主们再到哪里去请才学更高的人来对付刘三姐?这不是无解吗?
想到这里,莫怀仁怨起冯子安来:“说来说去,都怪那个西京才子冯子安,拿话吓皇帝。要不然,皇帝派个贺知章那样高才的国长,到十万大山跑一趟,也没有这么多事。”
陶秀才无语。
这莫怀仁也太想当然了。
十万大山众土司打李隆基的脸,不执行李隆基的减租政策,让李隆基失信于民,李隆基怕是想把这些财主全都杀绝的心都有,会帮财主?
换了谁坐龙椅,碰上这样的事会帮财主?
沉默了好一会儿,陶秀才才说:“莫公这话说差了,冯子安与皇帝私交甚好,多为皇帝的安全着想,也是人之常情。”
莫怀仁也无语,这天不能继续聊下去,再这么聊下去,就扯到皇帝的家事了,那可是说不得的。莫怀仁话锋一转,说:“陶先生,以莫某的名义,给桂林府和周边的秀才、诗人发请柬。”
陶秀才知道莫怀仁的意思,明知对歌要输,这排场还是要讲的,谁让他是十万大山的土司之王呢?陶秀才就说:“是。”又提醒莫怀仁:“给罗英的请柬,还得莫公亲笔才行。”
没有莫怀仁的亲笔,陶秀才请不动罗英。
莫怀仁点点头说:“罗英那里,我亲自写信给他。”
随后,陶秀才去拟定了一份名单,交给莫怀仁过目。莫怀仁问:“就请这些人?”
陶秀才回答:“是。白鹤秀才输给刘三姐以后,很多书生不敢面对刘三姐,就怕被她奚落,我们只能请一些莫公掐得住的,要不然到时候有人不来,传出去对莫公的名声不好。”
莫怀仁也不想丢脸说:“行。”
陶秀才就去给名单上的人发请柬。近的当天就能收到,远的得好多天才能收到。
就在陶秀才给人发请柬的这几天,阮蔚霞到阳朔了。
刘善花跟茶山姑娘一起干活,唱采茶歌。阮蔚霞听到歌声,就知道刘善花在哪,直接上茶山来,找到刘善花,喊一声:“三姐!”
采茶人全都停下来,看向阮蔚霞。
刘善花喊一声:“好妹妹!”放下箩筐,跑过来拥抱着阮蔚霞。
采茶姑娘全都围上来,刘善花就把阮蔚霞介绍给大伙:“这是我妹妹,阮蔚霞。”
大伙早就听说过阮蔚霞的名字,开元二年大暑后,刘三姐跟官兵打仗,阮蔚霞也是出了手的。后来她们还一起去对付林重俊那个白字先生呢。
她是古仙人阮肇的后代,与刘三姐家里是世交,从小一块玩到大的,姐妹感情很好。
刘善花又把大伙介绍给阮蔚霞。
阮蔚霞跟大伙打过招呼,又对刘善花说:“三姐,我听人家说,你跟莫怀仁约定了要对歌,到时候我给你当歌伴。”
唱山歌,阮蔚霞的歌才也看得过去,谈不上好,但也不算差,大概算得上是中等的那种。
刘善花开心的答应说:“好。”
她们本就是并肩作战的姐妹,现在又走到一起,自然还要并肩作战的。
就这样,阮蔚霞也留在阳朔,借住在另一户乡民家里,等着刘善花跟莫怀仁对歌。
莫怀仁给罗英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陶秀才,陶秀才马上送到罗英家里。
罗英家并不简陋,莫怀仁知道他才学还过得去,少不了要用他,给他弄了不少好东西,逢年过节封的红包也大,罗家看起来也像个有钱人家。
陶秀才以前还觉得莫怀仁对自己这个多年的下属不公,现在才知道莫怀仁的高明。
罗英的脾气,莫怀仁是没法把他当狗的,但得好吃好喝供着,急难关头才好叫他出手。
一见面,罗英就问:“陶先生,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里来了?”
这个陶秀才,罗英也是不对脾气的,倒不是罗英看不起他的才学,而是罗英看不起他的人品。这家伙最喜欢假斯文,结果往往是肚里没料作,斯文不起来,经常被人耻笑。
所以罗英并不想跟他混在一起。
但他是莫怀仁的幕僚,罗英也不好对他太冷,只能保持着一定距离,敷衍他一下。
陶秀才拿出莫怀仁的亲笔信,递给罗英说:“莫公让我给你送信来的。”
莫怀仁来信,罗英不得不看,接过来拆开看过,对陶秀才说:“陶兄啊,莫公可真有意思,明知道对歌要输,还要叫罗某去对歌,丢人现眼,这主意又是你给他出的吧?”
陶秀才慌了,这要是承认下来,就算有莫怀仁的亲笔信,也请不动罗英去对歌,到时候怎么向莫怀仁交差?莫怀仁还等着罗英去发个好口彩呢。陶秀才马上说:“罗兄,陶某何德何能,能做莫公的主?是学政衙门指点莫公找你,陶某就是个跑腿的。”
罗英笑着说:“哦?还有这等事?罗某何德何能,入得了学政大人的法眼,值得他向莫公推荐?”
其实罗英早就看出大趋势了,只是对这些细枝末节不知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