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他是人间强盗头
刘善花一脸怒容地唱山歌骂财主:“不种芝麻他吃油,不种桑田他穿绸,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可不是刘善花的原创,那也是有来历的。
这两句话,从北周以来,就在民间口口相传。
那时节,北周天下,有一个附属国,国号兴林。兴林国的国王,封号妙庄王。
妙庄王没有儿子,只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嫁人后,妙庄王学着民间的风俗,打算给三女儿妙善招个上门女婿,继承家业。
于是,妙庄王就给妙善指了婚。
结果妙善早与侍卫私通,拒绝妙庄王指婚,妙庄王又不肯松口退婚,妙善就带着侍卫私奔了。
这让妙庄王愧对臣下,妙庄王就派人去抓博妙善和侍卫韦陀。
这韦陀也不是佛经里的韦陀,不过是借了佛经取名,就如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曾被取名毗沙门。
妙善就躲到佛寺去扮尼姑。
佛寺的尼姑知道妙善的身份,感觉收留她比较好,毕竟听说她是妙庄王最疼爱的女儿,现在应该只是一时想不通,才拒婚,到时候想开了,他们父女和好了,自己就有功了。
就因为贪这点功,尼姑就给佛寺惹来祸端。
尼姑暗中给妙庄王送信,被韦陀发现,就告诉了妙善。
妙善为了爱情,反抗君父权威,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但她却是个只管自家,不管人家的蛇蝎美人,哪里会管收留自己的尼姑死活?就叫上韦陀一起逃跑。
妙庄王听说妙善逃到佛寺扮尼姑,顿时大怒,派兵包围佛寺,要抓捕妙善。
谁知官兵把佛寺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妙善,妙庄王就下令火烧佛寺,把尼姑全都烧死。理由是:“妙善扮尼姑,没被认出来,那就把她们全都烧死,她自然也就死了,孤王就当没有生过她这个女儿。”
火烧佛寺之后,妙庄王以为妙善已死,就没有继续追究韦陀。
妙善带着韦陀,一路逃到香山,假冒慈航仙姑转世,观音菩萨临凡,以韦陀为护法,用那从小学来的一些民间不曾有过的宫廷秘术制造神异,给香山周围的一些人解决了一些治病、驱逐野兽等问题,被香山当地人冠以香山大士、香山观音、香山菩萨的称号。
不久,妙庄王生病,宫廷医生束手无策。
由于妙庄国是北周的偏邦下国,跟从北周收二担租,民间日子苦,因此妙庄王下榜文招良医,民间医生全都不去,就算官兵找上门,他们也都说自己医术低微,还不如那些宫廷医生。
哪怕被官兵强拉去给妙庄王看病,他们也全都说自己治不好。
妙庄王一连杀掉好几个民间医生,也没办法治好自己的病,只能去求神拜佛,听人家说近几年有个香山大士,有手到病除的能耐,就问臣下:“香山大士是何人?”
有知情人回答:“正是陛下的三公主。”
妙庄王又怒了,马上派人去香山抓捕妙善和韦陀。
爱情是最经不起考验的,官兵围香山的时候,韦陀见势不妙,丢下妙善,一个人逃了。
妙善被抓回去,妙庄王给她两个选择,一个是服从指婚,一个是死。妙善说:“曾经山盟海誓的人,都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我从来没有交往过的人?宁死不从婚。”
妙庄王派人多次劝说妙善无果。
曾经被指婚的人说:“陛下,婚姻大事固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讲究两情相悦,婚后才能幸福。如今三公主心中没有微臣,就算勉强成婚,那也是强扭的瓜不甜,以微臣之见,还是算了。”
妙庄王更不答应,以为是这家伙嫌弃妙善已非完璧之身,给妙善下了最后通牒:“再不答应婚事,就不是死那么简单了。”
妙善说:“我连死都不怕,还怕不死吗?”
妙庄王的心,比妙善还要毒,下令叫人把妙善弄断手脚,挖掉眼睛,把妙善活活折磨死了。
当然,这也是妙庄王的算计,妙善不能白死,就算是死,也要死的有用。
妙善死后,妙庄王就把怎么杀的妙善,详情传告兴林国内,警告那些抗交租税的农人:“孤王心狠起来,连亲生女儿都要残杀,何况你等刁民?”
农人也知道妙善坑害了收留她的尼姑那件事,也不可怜妙善,但对妙庄王残杀妙善的行径依旧震怒。
都说虎毒不食子,妙庄王连亲生女儿都能残杀,难怪不把子民百姓放在眼里,非要逼子民百姓交二担租,让子民百姓过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农人抗交租税,多一个理由,就多一分效果。农人就把这件事捅到北周皇帝那里,问北周皇帝管不管。
北周皇帝没办法,毕竟当朝天子,得保持一下在下邦民间的形象,于是装模作样,下了个问询的诏书给妙庄王,叫他给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北周不介意兵临城下,灭掉兴林国。
妙庄王自然是不敢对抗北周皇帝的,于是就叫来官员和宫廷医生,还有香山的几个书生,共同编造谎言,谎称妙庄王得了怪病,医生诊断,要用亲生骨肉治病,妙善孝女,宁死救父,妙庄王着实不忍,还是宫廷医生背着他,才那样做的。
不单把妙善包装成一个孝女,还把妙善包装成了观音菩萨,说妙善一死救父以后,香山人得到消息,本以为妙庄王凶残,结果妙善在香山显灵,向当地人自称:“世间功德最大者,莫过于忠孝,我曾不忠不孝拒婚,而遭此难,但因以忠孝救君父,仍成莫大功德,正果金身,是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编造好谎言后,妙庄王给北周皇帝上了个表,自称农人实是误解自己,或是想以此来造自己的反,对抗北周皇帝定下的二担租这种租率。
北周皇帝就采信了妙庄王的说辞,让御用文人大肆宣扬妙善的忠孝之举,要求天下子民必须无条件忠孝于君父,任由君父吃肉喝血。
本来原先,北周皇帝还能勉强维系一下坐不稳的龙椅。但这个宣传一出来,北周江山直接被人颠覆。
农人都说北周皇帝和妙庄王这是“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
固然推翻北周的并不是农人,但是如果没有农人的集体彻底敌视,北周也不会那么快就被改朝换代。
不过新的朝代,皇帝也还在包装妙善,只不过删掉了明说要求天下子民必须无条件忠孝于君父,任由君父吃肉喝血的内容,改成那种不明显的说辞,让人看了、听了,会受一定影响,但字面意思却非如此的内容。
妙善观音的形象也在官场流传,成为官场文化的一部分,大官小官都喜欢自己有权管着的范围,人人都能任由自己吃肉喝血。
以至于这一尊妙善观音,穷人都不认,一直把她视为“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的文化形象。毕竟她不管自愿也好,不愿也罢,都成了官场拿来压迫穷人的工具。
而官场中人,最怕人家用这两句话来描述自己,这可是最毁形象的话。
一般穷人与官场中人斗,也基本上不会说这两句话,大抵只有那种要推翻当权者的穷人,才会把它说出来。
刘善花把这两句话唱出来,就是要推翻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