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土民准备办学馆
这几年,在十万大山,哪一个财主没有让刘三姐弄得焦头烂额?
但这与自己何关呢?在这里,要急也是莫怀仁急,要倒霉也是莫怀仁倒霉,自己顶多就是招几句骂。反正只要莫怀仁给够钱,自己多挨些骂也值。
人为财死嘛!
反正到今天为止,那些农人、打渔人的孩子全都赶出了莫家学馆,应该去跟莫怀仁报告一下,好进行下一步。
至于能不能成功,这不是自己应该考虑的事,自己没有必要替莫怀仁担忧。
想到这里,陶秀才稍整衣裳,出了学馆去见莫怀仁。
作为莫家土司的幕僚之一,陶秀才在莫府是可以随意进出的,很自由,下人既不敢拦他,也不必去通报,他自己就会去找莫怀仁。
陶秀才进了莫府,在底下一层前前后后转了一圈,没有看到莫怀仁,就上楼来找莫怀仁,走到门口,果然看到莫怀仁在里面踱步,叫他一句:“莫公!”
莫怀仁听到陶秀才叫,转身叫陶秀才:“陶先生,我正要找你,有要事相商。”
陶秀才忙问:“哦?什么事啊?”
其实这就是明知故问,不用问都知道是跟刘三姐来了有关。
莫怀仁对陶秀才也不满,但面子上丝毫没有表露,问他:“有人到这里来煽风点火,煽动乡民造反啊。”
陶秀才“啊”的一问,莫怀仁只能问他:“你知道那个刘三姐吗?”
陶秀才这个人精,本来可以直说“请讲”的事情,却偏要明知故问,莫怀仁也不好直说,只能用发问来切入话题。
刘三姐这么有名的人,陶秀才自然不敢说没听过,但由不想顺着莫怀仁的意思往下说。
顺着莫怀仁的意思往下说,自己岂不是要跟刘三姐对上?虽说不要命,但是出丑就不可避免了。
林重俊那么厉害,在她手上都栽了,自家有几斤几两,陶秀才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陶秀才就继续装,不以为然地劝莫怀仁说:“哦,就是那个会唱山歌的黄毛丫头呀?这唱山歌嘛,无非是一些鸡呀、狗呀、花呀、草呀……野语村言,莫公不必介意,不必介意!”
莫怀仁心里把陶秀才是祖宗十八代全都问候一遍。
唱山歌如果只是唱那些鸡呀、狗呀、花呀、草呀……还有什么好怕的?
就算别人的山歌,只唱这些,但那刘三姐山歌可不是这样的,连骂皇帝的山歌都有,骂财主的山歌更多。
当然,莫怀仁本不怕挨骂。
反正人生在世,重要招骂的,没有人完美,被人骂也无所谓。
但这十万大山的山歌,却是闹民变的一个檄文。
前朝有位冼夫人,为求一家之荣华富贵,彻底投靠官家,做了梁朝、陈朝、隋朝的三姓家奴,断送了百越之地大多数土司的自治权,甚至废掉很多土司,把土人置于萧衍、陈叔宝、杨广等暴君的淫威之下。
冼夫人倒是封了诰命,最后一路坐上了谯国夫人的爵位,土人却倒了大霉,那时就有土人唱山歌闹民变,反抗官家,就连土司虽然没有打头阵,但是也跟在土民后面,出钱出力支持的。
这唱山歌闹民变,在十万大山可谓传统。
现如今的民变,针对的既是官家,更是土司。
对官家,土民只要逼他们让一步,现在刘三姐已经做到了,李隆基都答应她的条件。
对土司,土民则是要把土司逼上死路,土司不交出自治权,刘三姐是不会罢休的。当然,李隆基也不会罢休。
所以这几年来,唱山歌已经成为财主的心头之患。
要不是这么严重,哪个财主会禁歌?
可恨这个陶秀才,自己也不曾亏待他,年供柴月供米的,支持他一切开销,就连他去教坊走动的风流开支,都是莫府账房给支出的,现在自己碰到要紧事找他,他竟然这样推脱,自己真是养了一条白眼狼啊。
但现在得用他,还不能训斥他,莫怀仁就说:“欸!刘三姐可不是路边的闲花草,她是高山上的红辣椒。你听她唱些什么?‘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她,她骂我们是强盗头啊!”
这一下,陶秀才推不掉了,作为土司府的幕僚,官是算不上,但也算是个小吏,与那些白身的秀才不一样。刘三姐坚决要推翻土司,自己肯定遭连累。
陶秀才连说:“这是造反!这是造反啊!”心里也是怕了起来。
莫怀仁则是露出了笑容,自己终究还是把陶秀才拿捏的死死的,笑着说:“陶先生,倒也不必如此惊慌,只要我们留心她的动静,就好见机行事。”
陶秀才连连答应:“是是。”
搞定了陶秀才,莫怀仁才吩咐莫进财:“管家,去盯着那个刘三姐,她有什么举动,立即来报。”
莫进财答应着,下去安排家丁,叫他们:“去盯紧那个刘三姐,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回来报告。”
派出家丁后,莫进财自己也出去打听这一次刘三姐会歌后,土民有没有什么新动作。
阳朔是个大县,曾经一分为二,劈出来一个归义县,后来又重合为阳朔县。
李老汉去找人谈怎么开办学馆,实际上只是起了个带头作用,根本管不到别的乡镇,只能在自己这个乡镇,找各个村寨的耆年宿老和秀才们谈。
这些耆年宿老,有些不是农人和打渔人,先前闹民变时也一直是中立的态度,毕竟土司亡不亡,跟他们没关系,所以他们不肯帮财主劝说农人和打渔人,也不表态支持农人和打渔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学馆这件事情,摆明了是财主要亡掉整个十万大山的下一代,这些老头子也坐不住了。
他们倒不是没想过土民自办学馆,但是谁也不敢提,毕竟那是要经过学政衙门报备的事情,想要办成,要么得有足够的钱,去打通关节,要么得有足够的影响力,能让学政衙门不敢找茬。
莫怀仁之所以要找刘三姐“死”后才弄这么一出,完全就是吃定了土人没钱,除了刘三姐,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能让学政衙门在捞不到油水的情况不刁难土民。
更何况,财主们有的是钱,还可以花钱买通学政,让学政可着劲给土民找茬。
所以刘三姐“死”的那段期间,这件事情根本办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