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也是凑巧,明明连着几天的滂沱大雨,到夜里竟然停了。
子时末,来福客栈三楼的后窗被人从里推开,一只白鸽扑扇着翅膀往青山的北边飞去。
东窗既白时,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紫蓿看着外面的天色道:“雨天行路,五姑娘的身体恐怕吃不消。”
明明昨天已经吃了药,但伏溦的咳嗽并未见好,这下不用装,她几乎是每说一句话就要咳一下。
才方用过早饭,她闭着眼睛又灌了一碗药下去。
紫蓿伺候她漱口,将药碗收了起来:“五姑娘为何不再想法子让他多留两天,既然已经取得他的信任,大可不必着急。”
伏溦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迟则生变,既然他先开口要带我们回门派,那不如就顺水推舟,早一点去青山派也是好事。”
青山派没有能通马车的官道,到了山下就得走上去,车夫将三人送到了山脚。
“你们且在镇上听消息,路若是通了就来接我和姑娘。车里的经书要保存好,那都是大夫人亲手抄写的,如若有半点损坏,可仔细你们的皮!”
“小的明白。”
车夫驾车返回,紫蓿背起包袱,和周启伏溦二人一起往山上走去。
三人一人撑一伞,周启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伏溦,紫蓿落后。
雨势不大,但落在山林里却沙沙作响,混着崖壁回声似有倾盆之势。
上山的路都是石板铺就的,被雨冲刷得干净,不见泥尘。周启走得快,一直到身后听不见动静了,他才疑惑地回头,一看那两人竟被自己远远地落在后面。
他倏地反应过来,受伤之人貌似不应该走这么快,于是背过身摸了摸鼻子,站在一旁等她们走上来。
伞下忽然出现一截黑色的衣摆,伏溦一顿,擡头就看见周启表情淡然的脸。
“还走得动吗?”他问:“累了歇一歇也无妨。”
伏溦摇头。
他这次没再自己走在前面,而是和伏溦并排走着。
伏溦瞥了一眼身旁的人,试探问道:“周少侠,我对青山派不甚了解,不知道师门规矩,今日唐突造访,可别失了礼数才是。”
“我们小门小派不拘形迹,姑娘随意就行。”
“都说江湖门派大多建于高山险峰,想来必是风景奇佳,不知青山派是否也如此?”
“姑娘上去就知道了。”
眼看着问不出什么来,伏溦微微一笑,闭嘴不再言语。
青山派坐于青山北面,虽是江湖门派,但房屋修建雅致,院中多植奇珍花草,在蒙蒙雨雾中,宛若仙境一般。
门派前院寂静,但后院剑风呼啸,暗器精准地打在墙根下的每根木桩上——一眼望去全是冒雨练功的弟子。
掌门元君河坐在一旁的亭下观看,这时有弟子来报,说是周师弟回来了。
“已经快到山门了……还带了两位姑娘。”
元君河起身:“叫人打扫两间屋子出来,你随我去迎一迎吧。”
这弟子名叫宋杨,本是二长老名下,但平时侍奉在掌门跟前。
闻言,他不禁奇道:“掌门就不好奇,为何师弟会带女子回来……还是两个?”
元君河不语,宋杨也就不再问,二人转眼就来到了山门。
伏溦自小长在深宅院里,出门的次数寥寥可数,头一回看到高山奇景不免觉得新奇。
她正望着远处的云海出神,耳边忽然传来周启的声音:“到了。”
伏溦转过头,就看见眼前的山门。
门前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人,穿一身月白长袍,身边还站着一位年轻男子。
只见周启恭敬行礼,唤了一声:“师父,宋师兄。”
伏溦一愣,随即也和紫蓿向台阶上的人施了一礼。
元君河,青山派掌门,传言是周启的生父。伏溦在心里回想着情报中内容,眼神在这师徒二人之间打了个转——
她觉得周启和他长得并不像。
三人走上台阶,周启向元君河道:“这位是伏姑娘,此次徒儿下山遇险,多亏她搭救才能无恙。”
元君河皱眉:“你受伤了?”
“已经好些了。”
元君河看他一眼,转向伏溦道:“老朽替小徒多谢姑娘了。”
“掌门客气了,是我要多谢周少侠收留才是。”伏溦说。
周启:“她们本要去青龙寺,但路堵了暂且走不了,伏姑娘又身感风寒,实在不宜留在镇上,徒儿就先带她们回来了。”
元君河赞赏地点了点头,转而吩咐一旁的宋杨:“先带二位下去安置,再叫斯年去给伏姑娘诊脉。”
“启儿,你先跟我来。”
周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