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喜出望外
汤军生回家的时候,已是漆黑的晚上。他在大姐家喝了不少酒,躺在炕上睡了一觉醒来后仍感觉晕乎乎的。
汤雪梅害怕醉酒的汤军生骑车回家半路出事,竭力要求他在窑洞睡一晚,可汤军生脾气执拗,愣是推着自行车离开了。
汤良鉴为他打着手电,将汤军生送到有路灯的路口便转身离开了。
这对父子一路无言,汤军生其实很想对儿子讲一些东西,但他愣是憋住了,就这样沉默的走了一路。
等到身后的那束灯光消失了,汤军生回头再看,只看到了儿子瘦小的背影。
他呆站在路灯下,内心五味杂陈,存在胃里的酒精不断上涌,他实在忍不住了,蹲下身子“哇”的一下吐了出来。
“今天这酒喝得尽兴!”汤军生扶着车子哈哈大笑:“高兴!高兴就得多喝点!”
他坐上座位,脚下一使劲,自行车以极快的速度行驶起来。
清冷的夜风吹拂在他的面庞上,晕乎乎的脑袋也慢慢清醒过来。
汤军生看着车篓里的那个公文包,那个包里装着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是他这辈子看到过最值钱的东西!
想当年他的梦想就是读书上学,可是因为家里太穷,不得已只得辍学回家放羊。现在儿子延续了他的梦想,他又怎能不高兴呢?
汤军生向来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他不断敲打汤良鉴,就是想让他知道这个道理,就是想让他迷途知返、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出路。
不管其中的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还是很好的:儿子很棒!儿子很努力!儿子给他争光了!
汤军生越想越兴奋,全身血液加速奔腾,整个人都变得轻飘飘的。
他越蹬越快,车子“唰唰”的在马路上飞驰着。
如此迅猛的速度仍旧不能满足他狂放的内心,他单手持把,另一只手臂高高扬起,对着夜空高喊道:“我儿最牛!我儿最牛.”
嘹亮的喊声回荡在大路上,仿若一道流星划开了沉沉的夜幕。
坐在路边乘凉的农人们听得喊声向大路看去,只见一道黑影“唰”的一下闪过,还未仔细辨认便消失在视线中。
“见鬼了?”农人们停下手里的扇子擦了擦眼睛,他们什么也看不到,可那声呐喊分明回荡在耳边。
“见鬼了,见鬼了!”他们慌忙朝自家屋子跑去,锁上大门不敢出来。
直到赶回汤家小院,汤军生仍是处在极其亢奋的状态。
他推开大门大步走进客厅,抱着公文包坐在沙发上憨憨的笑着:“美兰,给我做碗汤面,饿了!”
黄美兰赶忙从卧室走了出来,她走到汤军生身旁小声叮嘱道:“小点声,咱爸睡了,别把他吵醒了。”
汤军生像个犯错的小孩子捂着嘴巴再说了一遍:“美兰,给我做碗汤面吧,我饿了。”
黄美兰娇笑着拍了下汤军生的肩膀:“看你那死样,高兴坏了吧?”
汤军生顺势一搂,环着黄美兰的腰让老婆坐到了自己的大腿上。
他满口酒气的坏笑道:“高兴!老婆,你高兴不?”
“高兴!”黄美兰脸颊绯红的答道:“通知书就是我签收的,你说我能不高兴?我都没敢打开,赶快给你打了电话,等你回来一起拆的。”
汤军生凑到黄美兰脸边狠狠地亲了一口:“你最机灵了!来,再亲一口!”
“呀,别让孩子看到了,影响不好。”黄美兰挣扎着站了起来,她掩着红脸说道:“我去给你煮面,你等着!”
汤军生看着妻子走进厨房,脱掉皮鞋随意一甩,翘着二郎腿点上一支烟。
电视上正在播放音乐,汤军生竟然站在沙发上扭起身子来。
那蹩脚的姿势宛如一只摇晃的唐老鸭,他却陶醉在音乐中卖力扭动着僵硬的关节。
他实在是太高兴了,这种情绪无以言表,只能依靠这种奇怪的方式发泄出来。
黄美兰特地在面里加了一只荷包蛋,她将面碗放在桌上捂嘴笑道:“净出洋相,快来吃吧!”
汤军生左扭右扭伸手邀请道:“来,亲爱的美兰,我们一起跳舞吧。”
黄美兰捧腹大笑道:“老不死的没个正形,快下来吧,沙发都踩踏了。”
在黄美兰的笑声里,汤军生终于穿上了鞋子,摇摇晃晃的走到餐桌旁,捧起面碗“呼噜噜”的吃了起来。
黄美兰看着狼吞虎咽的丈夫温柔叮嘱道:“慢点吃,别烫着了。”
她为丈夫倒了杯水放在桌边,随口问道:“良鉴咋样啊,这半个多月没见了,伤好了没有?”
“那小子好得很,我看他又长高了,瘦高瘦高的。”汤军生呼噜着面条说道:“你就放心吧,咱姐不会亏待他,肯定把他照顾的好好的。”
黄美兰的面色一沉,低下头去扣着自己的手指甲。
汤军生回头看了她一眼笑道:“又咋了?可别多想啊,你照顾的也好!要是你给他养着,估计早就养好了。”
黄美兰有些沮丧的说道:“他不想在家,我能看出来。”
汤军生安慰道:“你看你又瞎想了,良鉴那个人多怪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愿意去哪儿是他的事,跟你没关系。”
黄美兰叹息道:“一家人,没关系,说出去还让人笑话了。”
汤军生也不知道该怎样安慰黄美兰,他知道黄美兰生性多疑,平时多爱瞎想,只是事情到这地步他也想不出什么解释的方法。
他赶忙岔开话题说道:“暧,我跟你再说个好事,咱姐家的宅基地批下来了,我给了晓利一万块钱,明年开春就要盖房了”
黄美兰慌忙问道:“一万?你哪来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