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01章花篮藏宝
马辉要做的凉菜,其名为花篮藏宝,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全国首届烹饪名师表演鉴定会上,乌市饮食服务公司特级厨师沈泉塘先生带着小组集体雕刻的花篮藏宝,一举拿下了当年的凉菜拼盘集体优秀奖。
但离奇的是,这道凉菜只在这场比赛里出现过,之后便鲜为人知,就连后世的互联网都没有记录下这道菜的任何消息。
马辉之所以知道花篮藏宝,也是在偶然之间翻阅一本旧资料时看见的。出于好奇,他便去搜索了一下,却终是一无所获
直到有一天,马辉回村子里探亲顺路拜访乡里的那些老厨师时,又从一名年迈的老厨嘴里听到了花篮藏宝这一名词。
在马辉恳切的追问下,老厨便将这花篮藏宝当做故事讲给马辉听,同时还告诉了马辉花篮藏宝的部分制作方法。
回去后的马辉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在海量的旧资料里寻找到疑似是花篮藏宝这道菜的食材。他将所有资料结合,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倒还真让他还原出了花篮藏宝这一道被人遗忘许久的名菜,将她重新带回到了世人面前。
后来随着花篮藏宝人气渐长,不少相关的老资料被重新翻出,加之有其他老厨师的发声,马辉才明白其实自己复刻的并不是沈泉唐先生雕刻的版本,而是花篮藏宝最原始的版本。
两种版本,同属凉菜。差别在于花篮里藏的那个宝,组成的食材不同,以及两款花篮造型上略有差异。
沈泉塘先生所烹制的花篮藏宝,食材较多,这意味着制作过程也较为繁琐,尤其考验厨师的刀工和处理能力,单凭一个人在两三个小时里,是根本做不出来的。
这一点,看当年沈先生是带着六七人的小组参赛就知道了。
但不得不说沈先生版本的花篮藏宝优势巨大,其呈现出的刀工精细度,食物的丰富程度以及美感,都是普通版本无法媲美的。
也因此,马辉决定孤注一掷,在后天的比赛里还原沈先生版本的花篮藏宝。
当马辉收集准备好所有比赛需要的食材后,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出于之前食材放在乌市冷藏公司受损的经历,马辉特意找陈伯达商量,腾出了两间不大不小的冰柜供其冷藏食材,并且还贴心地为其上了把锁。
而早些时候,陈伯达见马辉半天不下来吃饭,接连派人催促了四五遍无果后,索性让人将菜给端了上去。
因此,当马辉匆忙吃完饭,将菜盘带下去后才发现,酒店后厨早已收工许久。不过炉子灶台什么的摆在那儿,让马辉不由得想趁机将烤全羊的配方炒制出来。
马辉见四下无人,索性打开布袋,将香料一一放到桌上码好。正准备点火起锅烧油,忽然,冷不丁的一声询问,自马辉身后响起:“你在这干嘛?”
马辉一个激灵,转过头去,却见陈伯达正一脸微笑地走过来,缓缓道:“你是打算自己弄点东西吃吗?食材都准备好了?”
“是准备好了,还差这最后一个……”马辉无奈之下,只得打了一个马虎眼。
哪知这陈伯达一语道破马辉的秘密:“是烤全羊的配方吧?”
见马辉一脸惊讶,陈伯达连忙摆手道:“没事的,是也没关系,我不会乱打听的,你尽管在这做就是。不过——”陈伯达话锋一转,眯缝起眼睛,以犀利的目光紧盯着马辉,“在此之前,我想和你聊些事。”
“二叔,您请说。只要是我能回答的。”
好歹是寄人篱下,加之陈伯达又如此关照他,马辉自然不好意思拒绝。只要陈伯达不是询问配方的相关秘密就好了。
好在陈伯达压根没提到配方,只是在打听关于马辉的事情。
“我听陈豫鲁说你在疆省做了不少事情,不单单只是经营饭店。貌似还开了一家公司?”
“是的,不过目前还在起步状态。其他事情也是同样,在慢慢落实中。”马辉老实答道。
“开公司做生意要不少钱啊,啧啧啧,没看出来你小伙子兜里银两不少。”陈伯达啧啧称赞,随即又是一问,“光是这些前期工作,就花了不少钱吧?”
“并不是。”马辉摇摇头道,“我做这些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做,而是有一群伙伴一起,所以目前为止,没花上多少钱。何况,省里也给了我们不少优惠与补贴。”
“省里会给你们发钱?”陈伯达诧异道,“我们陕北咋没这么个好事呢。”
见陈伯达理解错自己的意思,马辉连忙解释道:“二叔,您想错了。省里并不是发钱给我们,而是要我们用好这笔补贴来带动全疆经济发展,相当于是我们与政府合作的性质。”
“有什么区别嘛,只不过是说得好听点罢了。”陈伯达却不以为然,继而愤愤道,“要我说,你们和我们这里几家公司差不多。人家可不是跟省里合作呢,是直接和部里!明面上就是部里下设的公司。你想想这牌面多大,到最后呢?还不是落得个被人诟病的下场。”
说罢,陈伯达似乎丧失了同马辉交谈的兴趣,同马辉打了个不咸不淡的招呼后,便耷拉着脸背着手踱步离开了……
眼见陈伯达忽然离去,马辉却也顾不上考虑太多,转身见锅中油预热得差不多了,便开始按顺序将香料下入锅中,又配好油盐,孜然粉,胡椒粉以及一大碗面粉以待备用。
经过四十分钟的炒制。一锅喷香的腌料半成品便出锅了。
马辉洗干净了一个调味罐子,确认无异味后,赶忙将腌料倒了进去……
次日,马辉早早地便从床上爬起来,同陈豫鲁道了别后,背着自己打包好的厨具和食材,离开了房间,准备下楼去取羔羊肉。
昨天下午,陈伯达让供货商送来的滩羊羔终于被工人用货车运了回来。
那是一头六七个月大的滩羊羔子,送过来时活蹦乱跳的,竟趁着工人不注意,挣脱束缚,在酒店大堂里横冲直撞,吓得好几位顾客惊叫连连。
最后还是酒店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才将这羊重新捆住,送到后院开膛破肚后,交由马辉亲自清洗处理了一番,就挂在后院里腌渍晾晒着。
马辉下楼后,径直来到后院,却见陈伯达正提着羊腿将全羊肉往麻袋里放。却因两手不好操作,几次也没放进袋里。
见状,马辉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跑过去同陈伯达一起将羊肉放进袋中,转身又是一句道谢:“陈二叔,这几天来多有麻烦,谢谢您。”
“来即是客嘛,何况这都不算啥的。”陈伯达摆摆手,同时指了指大门的方向道,“车子已经停在那里了,一会儿你坐我们的车过去就行。哎,我饭店那几个臭小子,说好六点半要见到人,这都快到点了,也不见人影。”
陈伯达嘴里那几个臭小子,正是包括圆眼镜在内的三位参赛的灶头们。
因为那天晚上陈伯达直言要辞人的说法,这几天饭店的灶头们皆惶惶不可终日,有比赛的泡在后厨里磨炼自己的厨艺,誓要在赛场上名列前茅。
而没比赛的,则变得十分勤奋,好弥补自己不能立功的短板。
此刻,听着陈伯达的抱怨,马辉想起昨夜收工时分,自己在后厨里打包东西时,仍见圆眼镜正带着另两位灶头仍在后厨里操练手艺。
想必是他们熬夜苦练,回去后入睡太晚,以至于今早爬不起来了吧。
“看来我得去把他们叫醒了。”陈伯达苦笑道,转而对马辉说道,“要不我先和你一起把东西抬上车,随后你先去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我把他们叫醒后再来找你?”
马辉点点头表示没问题,随同陈伯达将所有物品抬到门外货车边后,马辉执意自己搬上去,好让陈伯达去将参赛的灶头叫醒。
此时的后备箱里,早已安放着不少的锅碗瓢盆以及各色食材,而马辉烤全羊要用到的铁馕坑也完好无损地安置在里面。这是事无巨细的陈伯达亲自帮他们准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