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长大以前,信仰之间(2)
第2章长大以前,信仰之间(2)
我买了两瓶啤酒,萱买了花生米和兰花豆,跑到小河边。到底是年轻啊,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陪着梅,喝了一杯又一杯。到最后,喝得有些晕了,相互搀扶着,回到了学校。刚进校园,碰到语文老师。他有些吃惊地问,怎么醉成这样?我们以为会挨训,没想到他叹了口气,轻轻地说,梅,你最近成绩退步了,你那么聪明,老师很看好你。快高考了,你们都要加油啊!要知道,前面有属于你们的春天。
时间是握不住的沙,那么快,已临近毕业。我们钻进书堆里,只为了,许自己一个春暖花开的未来。后来,我考上本地的大学,梅要去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而萱落榜了。
在送别的站台上,萱拉着我们的手说,勿相忘,勿相忘。听得我们泪水涟涟,她反而故作轻松地劝道,不要为我担心,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我打算回家歇上一段,然后找份差事,边打工边自学。
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开始了全新的生活,那些或喜或悲的往事,已被风干在记忆里。十余年后的一天,我意外地接到梅的电话,她说在报纸上看到我的文章,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找到了我。我们又想办法,联系上萱,在电话里聊起各自的经历。
我大学毕业后进了工厂,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用文字点亮人生。梅读完研后,分到一家研究所,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萱打过很多份工,现在开了家花店。她经常外出旅游,前不久还去了西藏,她说在路上的感觉,真好。
我说,春天,你们来吧,去看桃花。她们果真坐着火车来了,谁知到了桃园,花期已过,遍地落红。我们站在树下,风儿轻轻地吹着,有些惆怅,又有着淡淡的美好。终于懂得,那朵叫作青春的云,曾经飘过我们的天空,淋湿了我们的心情,却和岁月一起馈赠给我们两个字——成长。
遇见你在最好的时光里
h嗨皮儿
那天陪中学时的同学去看“哈7”,说实话,我并不能算一个地道的“哈迷”,甚至在电影的演出过程中还呼呼睡着了,但是对我的这位同学来说,哈利仿佛她内心一个巨大的精神支柱,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以及无可替代的位置。
她是那样单纯而美好的女生,但是由于她的男孩子气,一直没有谈一场像样的恋爱。在那个暗恋及各种表白满天飞的中学时代,对恋爱,我们各自清白,后知后觉。她喜欢哈利十年了吧,以至于她常常和别人说她的男朋友叫哈利,在伦敦……我们的“情商”都很低,在那么严肃的高三,我俩竟然抽风组起了乐队,由于我俩都很喜欢天真烂漫的twins,所以我们的乐队起了个山寨的名字叫“twice”,主要演出场地是教室里各个能放下我俩的地方,演出时间则是各个大大小小的课间。那时没有人那么厚脸皮地放声高歌吧,真是对不住那时忍受两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狼嚎派”歌手的广大同学了,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扯远了。
我的这位同学为了她远在伦敦的“男朋友”,不管是书,电影,dvd什么的,没少浪费银子,但是每当她喜欢的和哈利相关的东西出现时,她的脸上就会浮现出异常灿烂的笑容。当时“哈7”说要全球同步上映的时候,她就早早地开始倒计时,谁料后来赶上党的生日,半路来了个《建党伟业》,把所有电影的档期都给拦下了,所以,“哈7”的上映时间又往后推了。看她失望的样子,我心里也跟着难过,于是约好“哈7”上映的时候陪她去看。
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战役,早早去排队,被一大群中学生淹没在人群里。
3d眼镜重重地压在我的鼻梁上,快要无法呼吸,在我小睡了两次之后,电影结束了,而坐在我旁边的她却突然失声痛哭起来,看她那样,我的眼睛也慢慢湿润了……
当一个美好的梦想突然有一天结束了,或许就像小孩子长大了,发现原来崇拜的超人、奥特曼都是虚构的那种感觉一样吧。那种坚持,那种等待,那种失落,那种恍如隔世般的惆怅就会从心口涌出来,不用多说一句话,最能认同的东西就是泪水吧。
然后,我们都笑了。
回家的路上,望着车窗外缤纷的霓虹,不断退后的车流,广场上咿咿呀呀唱京戏的老人,我才发现,时光真的溜走了。高中毕业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一些人和事恍若昨日。当初没心没肺傻吃傻喝的我们就这么不知不觉地长大了,难以置信吧。
身边总是漫不经心地出现一些人,有些人不经意间就成为了多年乃至一辈子的好朋友,也发现一些不可言说的美好和烦恼,总是不时地占据我们小小的内心。
彷徨时感觉生活是那样的狗血,让你看不清对面的世界,快乐时发现世界包罗万象,同时也包容了你。
只希望自己活得真实无愧,身边朋友、亲人健康平安,这样就够了,还要求什么呢?
twins长大了,哈利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电影结束了,而我们的人生也逐步走向另一个未知。不管前方长路如何漫漫,但是我们会永远一起走过,因为我们是彼此一辈子的牵挂。
后来她和我说:幸好长大的日子有《哈利·波特》陪伴,青春的冲动时,有你们陪我疯。顿时泪如雨下。回复她:因为我们在最傻的时光遇到了最美好的彼此。
亲爱的,让我们一起在青春里浴血奋战吧。
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l卢思浩
朋友a,暗恋一个女生六年,最后还是无果而终。而我们最为他不平的是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让那个女生知道自己喜欢她。可是他说没关系,某天他回想起她的时候,他发现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期望她会出现在他的明天里,但如果时间倒流,他还是会去喜欢她。
暗恋的好处就是,她的一个举动、一个微笑,就能让你莫名地记住好多年。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happyending,但不是所有没有happyending的故事都没有意义。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就叫青春。
朋友b,前阵子一个人去西藏回来,尽管现在西藏像是一个泛滥的名词,我们还是不能掩饰对她的佩服。她说自己从来不是一个那么坚持那么笃定的人,但是突然觉得,就这一次,不能再半途而废。她说这一次她要把自己以前所有没用到的倔强都用完,把所有的半途而废都给弥补上。
然而在她这么独立的形象之前,是一次失败的感情经历。在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时,男主角却突然变卦了。我不想去评判什么,然而还是替她惋惜。只是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她会以这么独立强大的形象归来。她说自己已经把之前黄金年代的一部分全给了他,之后的日子不想再为他浪费了。
不久前同为留学生的m问我,每一次在机场最让我触动的是什么?我想了会儿说,是看到留学生们离别时候的感伤吧。他摇摇头说,最让他触动的是,无论那个人之前的生活是怎么样,他的性格是懦弱是坚强,在走进海关的那一刻,即使已经泪流满面,他也不会回头。
每到6月,就会有很多人绕一个大圈子,然后回国,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我曾经想,为什么我们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原地?为什么明明全世界最爱我们的两个人都已经在身边了,我们却还是要离开他们?后来我才想明白,所有漂泊的人不过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不再漂泊,能够保护起自己的家人。只有经过这样的折腾,才能明白原点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很靠谱的人,我谈不靠谱的恋爱,写没人看的书,打着旅行的旗号一个人去很多地方。然而成长的一部分就是这样,你不断地跟熟悉的东西告别,跟熟悉的人告别,做一些以前从来不会做的事情,爱一个可能没有结果的人。成长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无论看到谁和谁分开都不会太奇怪。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许是一个正作用:无论谁离开,你都能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新的一天。
如果不是这样折腾,你也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条弯路,谁也没法替你走,但未来总还在。
我曾经写过这么一段文字:愿有人陪你一起颠沛流离,一起走到出头日的那天,走到你一生第一次发光的那天。可今天我想说的是: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2251公里青春在路上成长
c岑桑
起点
每天的十九点四十九分,夏朵朵应该做什么呢?是算出五棱柱里能分出多少个四棱锥?还是背完lessonten到lessonfifteen的所有单词?房间里亮着标价四百八十元的台灯,妈妈说,那叫护眼灯,不闪的,贵着呢!但夏朵朵的眼睛为什么还是越来越模糊?书上的铅字,黑板上的笔迹,甚至是自己的脸,在镜子里也渐渐模糊得失去棱角,分不清哪里是瞳孔,哪里是眼白。
其实,十六岁总会有这样的梦想,行囊、伙伴,还有无拘无束的冒险。
夏朵朵也一样,不过是从认识佟晓飞才开始预谋的。起初的“冒险”对于夏朵朵来说,最多代表着在语文课上肆无忌惮地睡觉,或是在物理课上做超时空转换的神游。直到佟晓飞成为她的同桌,才更新了她的版本。那时佟晓飞常带着她翘课去玩滑板,每次看着他摔得鼻青脸肿,夏朵朵都会笑得前仰后合。同学都说他们在谈恋爱,其实他们只是一起玩,一起翘课,并没有韩剧的经典情节,直到被老师发现。
究竟要怎样检讨才算完?老师的眼神,妈妈的责骂,还有爸爸的暴跳如雷。十六岁的自尊,就这样一文不值?可以反反复复地被人践踏!
佟晓飞说:“要不咱们走吧。”
今天的十九点四十九分,没有习题,没有课文,只有佟晓飞和夏朵朵,坐上开往苏州的火车。佟晓飞说去苏州的车票最好买了,不管怎样先离开这里。是的,不管怎样都要先离开这里,把所有责骂和嘲讽统统抛在身后。哨声响起,火车开动,纷繁的城市倒退着渐渐变成一个永远不愿被想起的点。
青春的分乔夏朵朵喜欢苏州。两个小时的路程,刚好迎上潮湿的雨。站在破旧的小旅馆,满地泥泞,佟晓飞故作老成地讨价还价。店老板从小房间幽暗的窗口探出头,夏朵朵看见一小片光亮的秃顶,“没有双人房了,只有单人间。”
“刚才不说有三十元的双人间吗?”佟晓飞恼火地说。订一个双人间比两个单人间便宜,他们带的钱并不充裕。
店老板缩回头,冷冷地甩出一句:“没有了,五十元两个单间,全苏州也没这个价。”
“奸商!”看着眼前临时变卦的店主,佟晓飞拉着夏朵朵向外走。只是,不知什么时候门外雨下得大了,针芒样的雨丝刺在地上。夏朵朵忽然发现,他们连把雨伞都没有带。
“算了,就三十块钱租你们两个单间吧。”小房间的门开了,一个矮小的老太太站在门前,手里大把的钥匙哗哗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