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不知死活
施虐者变成了受虐者,角色的对调,使得倭寇们兔死狐悲,主将落入敌人之手,更让他们投鼠忌器。若是两军交战,刺杀或者俘虏对方主将,于军心士气确实有着巨大影响,但绝不至于会改变大局。
因为主将没了,还有副将顶上,军队是朝廷的军队,不是主将的私军。
他们不可能为了挽救主将一人的性命,而将整支军队给搭上,更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放弃国家的利益。
但倭寇却不一样,倭寇的贼军并不是军队,他们只是乌合之众,而且还是主将的私人佣兵。
甚至可以说,这些倭寇就是主将辛五郎的私产,辛五郎是他们的首领,但同时也是他们的主人。
当然了,这里头或许也有一些盟友,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骨干人员,确实是辛五郎的人。
如果辛五郎死了,他们会变成丧家之犬,如果他们因为不愿低头,而导致辛五郎被杀,那么大隅家会彻底铲除他们所在的家族。
里头那些盟友们,或许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想要趁机侵吞辛五郎的队伍。
毕竟倭寇是利益联盟,而不是为了甚么民族大义或者家国情怀才聚集在一起,他们连起义军都不是,说白了就是一群贼,蛇鼠一窝的贼。
当蛇被拿住了七寸,老鼠要么逃散,要么趁机反咬一口,而后占据蛇的洞穴。
戚英之所以敢从中军穿过,来到贼军的正面,是因为他了解倭寇的本质,看透了他们的心思。
而另一反面,即便贼军里的盟友们放弃辛五郎,趁机夺取辛五郎的队伍,戚英也不会坐以待毙。
无论如何,戚英等人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贼军,将贼军瞬间打成了一盘散沙。
准确来说,是各自为战的好些个小团体,他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挪动脚步,或三五成群,或窃窃私语,悄默默往相熟的人群靠拢,阵型开始瓜分成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小阵营。
人人心怀鬼胎,戚英等人便只是站在这里,就已经瓦解了他们的贼军联盟,从心理层面就已经分化了他们。
辛五郎看在眼里,也是悲从中来,他早知道自己的队伍会不复存在,只是没想到,戚英等人并未使用武力,便只是这么站着,就达成了这个目的。
身为主将,他又如何不清楚这些倭寇的心思?
他也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么轻易,甚至根本没开打,他的队伍就已经四分五裂了。
更让他感到可悲可气的是,他只能屏住呼吸,无法开口说话,因为忍耐着剧痛就已经耗尽了他的精神,双手抓住旗杆,又消耗他的力气。
一旦开口,心里那口气发泄出来,他就会陷入昏厥之中,最后那一点点希望,都不会再有了。
“上来吧,我在等你们呢!”
戚英用东岛话大声呼喊了一声,虽然风大雨大,但戚英的声音便仿佛尖锐的雷矛,劈开了风雨。
贼军下意识后退,而后又往前逼近了十来步。
他们已经分成了好些阵营,有些大一些的团体,已经蠢蠢欲动,当他们回过神来之后,就会明白,谁先手,谁就能占便宜。
杀掉这些人,无论辛五郎是生是死,到手的利益都将是最大的。
至于那些仍旧打算拯救辛五郎的人,此时已经被淹没在了贼军的最后方。
他们无能为力,但不能助纣为虐,所以他们通常会隐匿身形,权当不知,所谓不知者不罪嘛。
黄光宗虽然扛着八幡大菩萨旗帜,但双腿打抖得厉害,他实在想不通。
戚英等人主动出击之时,他想不通,当戚英等人将那些武士斩杀干净,将辛五郎当猴儿耍,他难以置信。
当戚英决定走中军,他想不通,这些倭寇顿时分化,四分五裂,他难以置信。
戚英非但没有战战兢兢,反而出言挑衅,他更想不通,虽然戚英以及老卒们战斗力惊人,堪称以一当十,可也架不住人多,他们难道有九条命么?为何每次都大言不惭,摆出一副自寻死路的姿态?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些端倪。
就在贼军们蠢蠢欲动之时,前方不远处,邹长荣等人,已经领着虎鲨团的弟兄们,渐渐聚拢了起来。
而在他们的后方,刚刚才斩杀了武士的地方,已经影影绰绰,出现了黑压压的身影!
“还有援兵?不太可能啊……这些会是甚么人?”
黄光宗如何都想不通,为何他们的后方,会出现一支队伍,虽然看的不甚真切,但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穿着甲胄。
“难道又是倭寇?这下玩过头了,要尸骨无存了!”黄光宗也是叫苦不迭。
因为赵文华胡宗宪带走了官军,去追击徐惟学,此刻应该与陈东叶明的主力贼军在打仗。
万万不可能有官军从辛五郎背后绕过来,除非官军打赢了,将陈东叶明的贼军打了个对穿。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他很显然是不信的,且不说官军的战斗力如何,但说陈东叶明的主力贼军,绝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攻破。
即便攻破了,官军也不会知道戚英的下一步行动,更不会知道辛五郎和戚英的小队正在此处激战,又怎可能派来援军?
既然不是官军,又穿着甲胄,除了倭寇武士,黄光宗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第三个势力来。
前方的倭寇却没有看到这一幕,他们的目光相互扫视,相互试探,就好像饥饿的几拨狼群,正在争夺一块肥肉一般。
就在此刻,他们终于是发出震天价儿的怒吼,朝戚英等人冲锋而来!
辛五郎留下了悲愤的泪水,因为他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队伍不复存在了。
戚英没有将辛五郎放下,只是扭头朝黄光宗道:“这个旗交给你,可要扛到最后哦。”
黄光宗是叫苦连天,漫说后面还有一伙敌我不辩的人,单说前方这些个贼军,就未必能吃得住!
此时的他浑身颤抖,带着哭腔,朝戚英道:“小爷,我黄光宗原本只是个小买卖人,也是鬼迷心窍,这才从了贼……我可不是军爷,我又怎么能……”
或许当初做倭寇四处抢劫之时,黄光宗从未想到过,会有那么一天,自己竟怂成这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