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零七章大秦之冢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四百零零七章大秦之冢

戚英仿佛又重新回到了起点,就好像十五岁从军那年一般,胸中热血沸腾,难以压制。面对跳帮的倭寇,戚英疾行数步,果断出剑,那人的刀尚未劈砍下来就已经扑倒于地。

汉剑毕竟是阔剑,又是直刃,戚英用刀法来施展,早已得心应手,甚至比略带弧度的腰刀或者倭刀都要好用。

左手的海神通短刀更如蛰伏的毒蛇,神出鬼没,许多人躲过了汉剑,却死在了短刀的刺击之上。

也难怪这些倭寇肆无忌惮,里头竟有不少真倭,看他们的家徽,竟然是肥前的武士,戚英就更不会留手。

跳上快船的那些倭贼几乎在瞬间被杀尽,弟兄们已经跳上贼船,戚英更是一马当先。

这个面裹红巾之人,已然成为了凶神恶煞,那些肥前武士不断地惊呼:“大秦冢,大秦冢!”

戚英不明白其中意思,不过可能因为戚英的汉剑,让他们想起了大秦时的兵刃,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开始躲避戚英的锋芒。

只是戚英可不会收手,跳上贼船之后,又是一通乱杀,剩下的人很快就缴械投降了。

非但倭贼,便是自家兄弟,见得戚英这般手段,也是吃惊不小。

戚英原本就受伤了许久,而后得了丹药,身体增强太多,一直隐藏着实力,如今爆发开来,便是那些老兄弟,都觉得戚英比以前更厉害百倍。

大秦冢这名号也不错,不过戚英并不会刻意去经营,就如同当初白阎罗的凶名一样。

在白阎罗之前,他还有不少其他的凶名,但如同养蛊一般,其他凶名渐渐消失,最终留下的是白阎罗。

这贼船想来该是去张家贸易的,船上值钱的东西不少,物资充足,拷问了俘虏之后,也证实了这一点。

归阿树等人又从俘虏的口中,拷问出其他贼团的航线等等,渐渐也摸清楚了海面上的状况。

将俘虏丢入船舱,休整一番之后,弟兄们再度出发,因为多了几条船,人员再度分配开来。

如果再遇到贼船,就可以用缴获的贼船的火炮来杀敌,而后再集中力量跳帮作战。

不过就如同一颗冰糖一样,放入水中稀释,一杯水还算甜,再加入更多的水,只能越来越无味。

他们总不能把所有俘虏都杀掉,毕竟这些俘虏乃是建设琰摩城最好的劳动力,哪里舍得杀。

俘虏不能杀,投降的水手可以继续工作,但需要分配兄弟去监督,如此一来,兵力会越来越分散,再掠劫一两次,他们就必须返航了。

虽然收获颇丰,但出来一趟不容易,总不能将时间都浪费在航行之上,弟兄们也想多劫几条船,多掳一些人,多抢一些货物。

航行了一个下午,晚间停航歇息,到得第二日正打算继续往前搜刮,没想到不远处就停靠着一支贼团。

他们也是夜间停航休整,只是当时天色已暗,双方都没有发现对方。

也亏得戚英和弟兄们没有急着造饭,而对方已经是海上的老手,正当造饭的节骨眼上,戚英和弟兄们率领船队杀了过来。

炮轰之后,贼船受损不说,船上造饭,火种引发了大火,将两艘船给烧了个通透。

戚英等人又杀了上去,将剩下的三四条船都给夺了,戚英变得更加的凶悍。

虽然这条船上同样是真倭,武士也异常强大,但到底是没有抵挡得住,他们又给了戚英一个青铜俑的凶名。

由于收获太大,弟兄们再度分散,不得不返航,戚英想了想,便将两波俘虏拆分开来,混杂了关押在船舱里,省得他们一路上密谋暴动。

这本是戚英的谨慎之举,没想到双方俘虏相互交流之后,议论最多的不是密谋逃走,而是戚英这个杀神。

青铜俑和大秦冢的交锋,最终以大秦冢的胜出而结束,这些俘虏安安分分,不敢有半点逃走的心思。

因为航线清楚,天气又不错,两三天之后,船队回到了琰摩城,清点之后,战利品无数,单单俘虏就有一百多人。

这些俘虏自是丢到工地去干苦力,他们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到琰摩城。

当他们看到这座雄城,看到城上悬挂的不动明王旗帜,心头也是惊骇不已。

须弥岛是什么地方,原本可是倭贼的巢穴,算是倭贼的“圣地”,很多倭寇都要来“朝圣”。

前段时间听说大明朝的官军杀了过来,岛上的势力又开始纷争不断,相互蚕食,最后听说张家笑到了最后,而且得了宝藏,所以很多人都慕名而来。

结果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张家并非掌控全岛,起码西海岸这座雄城,就足够让人吃惊。

这些俘虏成了苦力之后,被驱赶着去操持那些大型设备,一日一日的,看着雄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不断拓宽增厚。

更令他们震撼的是,这些大型设备如同仙人手段,就好似远古大神在安排大地上的山川河流一般,简直实在制作一个沙盘一样在建设城池。

当戚英等人休整了两日,打算再出海之时,大秦冢的凶名已经开始有了苗头,传入到兄弟们的耳中,很多人见到面裹红巾的戚英,都下意识盯着他背后的汉剑。

“哟,这是要声名鹊起了呢,看来王绿姝的作用是真的大,这才几天功夫呀,便得了大秦冢的名号,再过些日子,只怕又是一尊白阎罗了。”

八咫和歌其实并不算如何惊讶,因为她知道戚英的意图,她也乐得见此,想要掩盖真实身份,不是要隐姓埋名,而是要把另一个名号打造起来。

如此一来,人人只会记得新的名号,再无人会回忆一个死去的白阎罗了。

只不过她的话语听起来总感觉有些酸溜溜的,三言两语最终还是要扯到王绿姝的身上。

戚英也清楚原因,只是不想跟她在这个事情上纠缠,只是含糊应付,叮嘱她好生监管那些俘虏苦工,又询问了东照寺学堂的情况,没过两天,又开始启航出海了。

张家如今就像暗夜之中的灯火,那些倭贼就像趋光的虫子,不断往张家这边扑。

然而戚英和弟兄们就像半途上的捕网,将那些飞向张家的虫子们,统统一网打尽。

张家固是财大气粗,但港口要修复,连东照寺都兼顾不过来,只能选择文斗,更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谁会来贸易,港口和船只都严重受损,更不可能仓促出海。

而琰摩城这边封锁消息,他们也无从得知,如此一来,张家只能被动地不断给琰摩城做诱饵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