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气势如虹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三百二十五章气势如虹

如此恶劣的天气之下,却要攻城略地,这是徐惟学万万不愿意做的选择。虽然已经决裂,但他到底是王直最重要的幕僚之一,不敢说运筹帷幄,小小智谋还是有一些的。

倭寇便是在海上,也都是胜之即走,来去如风,最不擅长就是攻城略地,更何况还是这等飓风天气。

但一步错步步错,如今他已经没了任何退路,更无第二选择,除了攻城,别无他法。

若是他没有与陈东叶明集团结成联盟,若是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私底下与赵文华和谈,选择在张家宝库的事情上与虎谋皮,也不至于走到今时今日的地步。

他们拥有着倭寇船团,虽然受到了戚英的敢死军一番冲击,连环船也属实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损失了不少先锋船。

但他们的底气还是在的,当初若是选择强攻,不敢说全歼官军,好歹能将官军扒下一层皮来。

可他选择了听从徐海的策略,用徐海的话来说,船团留在外海,就好像手里端着一支只有一发子弹的铁炮,若是放了枪,敌人就没有了顾虑,可你便这么端枪瞄准,敌人吃不准你甚么时候会放枪,反倒能够最大程度给予施压。

所以徐惟学便只是留在外海,权当钳制官军,替徐海和陈东叶明集团端着这支震慑力十足的铁炮。

常年在海上航行的人,对风季自是不陌生的,他也未尝没有担心过飓风的到来。

但具体海域何时是飓风季,他也不可能掌控,即便是最地道的土著,也只能靠着经验来推断,毕竟老天爷喜怒无常,阴晴不定,试问谁能预测得到?

当他们船上的菜蔬和干果等即将耗尽之时,徐惟学就已经觉得情势不容乐观了。

他试图联系徐海,但被海岸上的官军给拦截了,消息如何都传递不出去,想要绕过西海岸,前往内陆去联络陈东叶明,又被张家和姜许负的情报网络中途截胡了几次。

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想过索性丢下这个烂摊子,拍屁股走人便罢了。

毕竟他曾是王直的幕僚,他与王直一样,并不喜欢打打杀杀,他更喜欢做生意。

但也正因为王直的原因,他才决定来须弥岛跟着徐海做这一趟大生意。

很多人都知道王直建立了一个政权,名叫“宋国”,也知道王直自称徽王,却不知道王直为何要称之为宋国。

作为王直的幕僚,未决裂之前,他徐惟学算是王直的心腹,所以他知道那个秘密,他甚至知道,对战争不太感兴趣的王直,迟早会来须弥岛走一趟。

徐海和陈东叶明等人,之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进攻须弥岛,正是想赶在王直的前头,想着截胡了王直。

如今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也只能下令强攻。

他是看着这座石头城一寸寸建造起来的,虽然工地这边竖起了高大的遮挡竹墙,具体里头在做些甚么,他在船上无法瞭望清楚,但主堡不断抬高,他是一清二楚的。

与陈东叶明等人不同,徐惟学是要打造海上固定的长久商路,须弥岛除了那个宝藏之外,他更在意这座岛本身的战略意义。

有了这座岛作为中转,他的海上生意就能够做得更大,所以他是乐得见到这座城堡的。

这也是他下令强攻的主要原因,只要鸠占鹊巢,往后就能够安身立命了!

因为早先填埋防波堤,竹墙被打开了好几个大门,如今飓风席卷,早已将竹墙摧毁,弟兄们一个个叼着短刀,拖着长刀,便来到了城墙根下。

早在远处瞭望之时,他发现城头上并没有太多官军把守,也是心头狂喜,毕竟这样的天气,官军也是人,也要躲避天灾,反倒给了他们天大的机会。

飓风当中,想要站稳都有些困难,但他们扛着云梯,反倒更加的稳固,此时将云梯纷纷搭上城头,便无声无息地爬了上去。

眼看着一座尚未“成年”的雄城就要到手,徐惟学也是心头火热,弟兄们更是如此。

他们或许没有徐惟学的高瞻远瞩,没有他的长远考量,他们只知道占据了这座城,他们就不会在飓风之中受到伤害。

这种“鼠目寸光”的眼前利益,反倒让倭寇变得狂热,战意百倍!

可正当此时,城头鼓声突然响了起来,黑压压的守军突然现身,一块块砲石,一根根扎满了狼牙的滚木,竟是纷纷从城头打了下来!

倭寇们被砲石打得稀烂,云梯都被打断,滚木更是如同撸串儿一般,将攻城的倭寇从云梯上给一路“撸”了下来!

狂风暴雨之中,他们无法动用火炮等火器,甚至连弓弩压制也没法子做到,守城的官军也无法用滚油沸水等手段,但他们仍旧还有砲石滚木。

虽然守军人数有点出乎意料地多,但也没有多得太过分,损失也在徐惟学的接受范围。

非但是他,便是倭寇们的心里也清楚,此番也不消催促和督战,鼓起了勇气,再度发起了冲锋。

也有人开始用攻城椎来撞击城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攻下这座雄城,只不过是迟早问题,即便伤亡比预估要大一些,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飓风掩盖了所有的声音,无论是砲石滚木,还是厮杀声,亦或是惨叫和哀嚎,仿佛天地间便只剩下飓风的怒吼。

又持续了小半个时辰,不断有人爬上城头,又不断被杀,丢下城头,徐惟学见得时机差不多了,才挥舞旗帜,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他身后的倭寇大部,终于是倾巢而出了!

若说早先那些只是试探,是先锋,那么如今这一拨勇士,就是他的老底了。

决定孤注一掷的徐惟学,眼见形势大好,也就没了顾虑,这些精锐除了少数假倭,大部分都是精锐的倭国武士,这些人乃是他在倭国做生意的最大“家底”。

成败在此一举,只要拿下这座雄城,躲避飓风自是不成问题,而且还占据了桥头堡,能够极大地压缩官军的生存空间,逼迫赵文华做出更大的让步。

徐惟学的雄心野望,在这一刻燃起熊熊烈火,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王直建立了“宋国”,自号徽王,他徐惟学脱离了王直之后,很多人都在等着看他笑话,有了这座岛,这座城,他徐惟学也能坐地为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