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零零章挺直腰杆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三百二零零章挺直腰杆

虽然戚英早已知道赵文华与倭寇集团私底下的蝇营狗苟,但赵文华面不改色理直气壮地公诸于众,还是让戚英感到极度的愤怒。官军固然是大明朝的官军,但在戚英看来,官军不是戚家的私军,同样也不是皇帝陛下的私军!

这句话或许有些大逆不道,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明朝或许还是朱家天下,但官军的存在,应该是为了保家卫国,应该是为了守护百姓,这才是军人最大的职责所在。

这样的官军,要对残害百姓的倭寇网开一面,甚至与他们精诚合作,为的却是满足皇帝陛下的私欲,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皇帝陛下可以拥有私军,诸如锦衣卫,皇帝陛下也可以对军队指手画脚,但必须在朝廷法度的框架之内。

皇帝陛下可以为军方指明方向,可以定夺战争,但绝不能为所欲为。

大明朝的皇帝不能随心所欲,在历史上已经有着无数次的证明,远的不说,单说近的,嘉靖皇帝为了给亲生父亲谋求一个正经名分,与朝臣争斗了多少年?

“大礼议”正是皇帝与朝臣争斗的事件,这就是皇帝不能为所欲为,天下也不仅仅只是朱家的天下的明证!

嘉靖皇帝正是因为这件事,与朝臣赌气,躲在深宫里,长年累月不上朝,养猫炼丹修道,唯独不与朝臣和解。

这种节骨眼上,严嵩作为嘉靖皇帝的传声筒,才被推入内阁,平步青云,成为朝堂上一手遮天的人物。

若是碰上别个,或许他们会麻利地听从赵文华的命令,便真的放着倭寇不管,反倒与倭寇合作寻宝。

可惜啊,赵文华碰上的不是寻常人,而是不惜违反军法也要杀俘的白阎罗戚英!

打从直呼其名开始,戚英对赵文华就已经不再客气了。

若说往时,戚英对赵文华或许还留有三分忌惮,可如今,外头毁天灭地一般的飓风灾难,赵文华只敢躲在戚英费劲功夫争取建造权的城堡当中,他还有什么资格嚣张?

“赵文华,不要再给你的软弱找借口了,就算给皇帝陛下访仙寻药,就算只是为了张家宝藏,就非得与倭寇蛇鼠一窝?”

“我等依据城堡,坚不可摧,倭寇但凡登岸,我等必然能截杀大半,甚至全歼也未尝不可,你想要倭寇给你带路,等俘虏了他们,不也一样能够做到?”

戚英已经不再对着赵文华,而是环视四周,这些话同样是对那些军中将领以及文武官员说的。

“某十五从军,十六杀人,难道就不曾软弱?”

“不,我也软弱,也怕过,但我的父亲大人有个习惯,无论在何处驻守,总是拖家带口,戚家军若不在前线拼命,倭寇进犯内陆,残害的就是我的家人,就是军中兄弟们的家眷!”

“赵文华,乃至于在座的各位,之所以软弱,是人之常情,因为你们的家人并不在这里,也不在沿海,甚至住在京城的豪宅里头享福。”

“你们渴望活下去,想要回家共享天伦,所以没有了死战的决心,也就没了必胜的自信。”

“这些我都能理解。”

戚英这么一说,那些人也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戚英并不打算放过他们,话锋一转,目光也变得极其冰冷。

“但你们的自私,会害得沿海百姓家破人亡,你们的女儿穿金戴银,他们的女儿却惨遭摧残,你们的儿子在学堂里之乎者也,他们的儿子却落海为寇。”

“你们享受的每一分福气,都是这些百姓承受的每一分苦难,我不奢望你们还有良知,还有脸皮,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不欢迎这样的人!”

众人羞愧得无地自容,赵文华却听出了潜台词来:“戚英你好胆!莫以为我不敢动你!”

“早已有言在先,这城堡虽是你主持建造,但并非你的私产,信不信老子这就发令,将尔等逆贼剿杀当场!”

戚英哈哈大笑起来。

“你只是巡抚,并非将领,你凭什么发号施令?早先出兵东照寺,你强令官军出兵,已经犯了朝廷法度,若有人参你一本,你觉得严嵩那老匹夫还会保你么?”

“你放肆!”

赵文华脸色铁青,指着戚英破口大骂,朝身后的将领们道:“让官兵都进来,拿下这疯子!”

将领们一个个面露难色,因为他们毕竟是军中老人了,又如何感受不到戚英身上弥散开来的杀气?

“你们可想好了,皇帝陛下或许没法为所欲为,军队是朝廷的军队,但将军们可是陛下的将军,或许皇帝陛下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操控军队,但军队是皇帝的军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你们身为将领,是给皇帝陛下管理军队,是替皇帝陛下在看管着军队,但你们却把皇帝陛下的军队,交给赵文华胡作非为,若是皇帝陛下知道了,你觉得陛下会作何想?”

原本还有些蠢蠢欲动,心中犹豫的将领们,听闻此言也是如遭雷击!

他们只知道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而皇帝对严嵩言听计从,也就意味着,听从赵文华的吩咐,便是听从皇帝的吩咐。

但他们都忘了,赵文华只是巡抚,而非钦差,即便他是钦差,也只能代表皇帝,执行某一样特定的任务,而并非皇帝本人。

主人家派你来打扫庭院,巡夜防贼,你却让主人家的公子端茶递水,还擅自动用主人家的奴仆来做事,主人家该如何想,这就显而易见了。

赵文华不是蠢人,相反,察言观色的本事,在场怕是无人能及他一二。

当他看到将领们纷纷后退,面露惊慌之色,他便知道戚英已经震慑住了这群人,想要来硬的已经不太可能了。

而官军大部分都在石头城的后头避风,能跟着他进入城堡的其实并不多,能够进入正厅的就更是只有贴身扈从罢了。

若说来硬的,也只能是戚英来硬的,他赵文华如今已落入戚英彀中矣!

关键时刻,赵文华还是将目光投向了胡宗宪,焦急且愤怒道:“胡宗宪,你说句话!”

胡宗宪低垂着头,眉头紧皱,听得此言,到底是抬起头来。

他紧咬牙关,看着赵文华,又拿眼来看戚英,对他而言,此时便似人生的岔路口,选错了边,极有可能走上一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