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前程》(29)
二十八、年夜饭
李卓群一头扎进乡村,发现诸多问题,便临时决定抽调农机、农技、土地管理、城建、规划、政研室和乡村相关负责人组成调查班子选点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这期间,他回县里两次,第一次为了汇报初步调查情况,组织新的综合调查班子。找了教育局郭局长重点谈校风校纪整顿和加强师德修养。李卓群特别强调,学校要成为净土,师表的作用可以昭示社会,绝不允许社会不良风气在校园里滋生蔓延,毁坏我们的教师队伍戕害我们的青少年身心健康!说有偿补课之风越演越烈,有些教师不专心上课,而把功夫放在有偿补课上。对那些屡教不改的教师和领导要坚决予以行政的纪律的查处,真要一意孤行,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在和国土、规划、交通和城建负责人谈话中,重点谈了乱占多占土地的清除回收和规划集镇建设。特别强调要注意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加强招投标的管理、工程监理制度的强化。说以后凡是一个项目如果事后出了问题,追究监理责任,监理报告反映了,有关部门不立即采取措施的追究部门负责人责任,直至刑事责任!让梁致远组织人手专项调查土地乱占多占和村镇道路建设中的干部失职渎职和行贿受贿问题。还特地到公安局询问警察队伍整顿情况。第二次是召开年前最后一次常委会。这次会议议题分两个部分:先听取各个相关委部局对交办事情的汇报,后针对全县现状作出几项重大决策。会议连着开了半个白天加大半个夜晚。会后,李卓群让李巨所督促各乡镇,搞出一份在外地发展的成功人士和愿意回乡创业的人员名单,鉴别后,向他们发出邀请,于正月初六在县委县政府召开恳谈会。又找了相关负责人作了具体部署。事情谈完了,天光大亮。也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八了。
各个单位布置最后的工作,准备放假。综合调查班子也撤回。李卓群洗了个冷水脸,骑上车子再次下乡。邹秘书要跟着一道去,李卓群不允许,说自己回家过年,让他也回家过年。
刚刚出门不久,手机响了。庄洁问他什么时候回家过年。李卓群很艰难地向庄杰说,现在正是农民返乡过年的时候,要听取他们对家乡规划和建设的意见,恐怕年前不能回家团聚了。说初七八里一定回家,代我问二老新年好。庄洁虽然现在很理解也很支持李卓群的工作,但是,他不回家过年,让她心里不痛快。可她知道,李卓群认准的事,再怎么劝也是无济于事,只是在电话里叹息了几声,嘱咐李卓群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要按时吃饭休息。说工作有的是时间,身体垮了什么事也办不了了。李卓群连连称是。
李卓群回到县里,已是腊月三十的华灯初上的时候。街道上似乎没有了行人,满街飘香,家家门上贴着鲜红的春联,爆竹声里张扬着浓郁的年味。
李卓群知道机关食堂停火了,想找一家小饭店吃点东西,可是街上没有一家店铺营业,商铺早已关门了。县委大门也关闭了,值班的人正在家里和家人团圆。李卓群掏出手机,却又收起,他不好打搅别人的高兴。可此时肚子实在饿了,从早晨就一直忙着访问,到现在都没有吃东西。那时候忙,争取多跑几家,多了解,多次拒绝吃饭。现在回来了,才感到非常饥饿,急需进点食物补充。李卓群独自一人漫步在街道上,好心情地寻找能够购买到食品的地方。脸上虽然写满倦怠,可眼睛里和嘴边流露着的是无限喜悦。臭着满街年味感受着满城祥和,从心底里涌上无限幸福。可是他没有找到那个希望。不断爆响的爆竹声提醒了他,居民们祭祖开始了,夜走来了。
李居所、刘京东、闻泰和边梅就住在附近,还有那个在财政局门口为补发工资而提意见的钟大姐好像也在附近,只是来不及去他们家里看看。他特别关心钟大姐,从高潮嘴里得知钟大姐是民政局老会计。她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又好像有什么委屈,李卓群当时很想到她家看看,看到底出了什么情事,可是一忙起来竟然把这件事给忙了。现在想起来,给了自己的脸就是一巴掌。他想打电话问问钟大姐的家在哪里住,刚要打,又收起。这个电话不能打,一打别人就知道他还在县里,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再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庆团圆,你这么一搅合,人家还怎么过年?那钟大姐家也不去了?他思考了好久,决定还是去!一来,自己找到他家的时候,已经吃过了年夜饭了,二来这个时候去可以表示慰问。钟大姐一家子还是能够接受的。当即转过街面,走进一条巷子里。家家关门闭户,屋里满是团圆的欢乐。李卓群好几次要抬手敲门询问,都在最后的瞬间忍住。继续慢步前行,希望有人出门,或者出来一个孩子放鞭炮也好。他就可以问问了。可是让他十分失望,一个人也没有出来。只听到屋里的欢声笑语。
李卓群忍着肚子的抗议,继续在香味里安慰饥饿在欢声笑语中寻找机会。一条巷子很快到了头,便转到另一个叫槐竹巷里。这个巷子顾名思义,巷口就立着一棵很有年头的老槐树,一眼望去却见不到一杆竹子。他想也许是后人嫌竹子碍事,清除了它也不可知。李卓群走过老槐树,发现这个巷子里似乎家家门前都围着一座小院,院里是两间三间不等的砖瓦房。李卓群对这样的住宅情有独钟,老想着要是自己能住进这样的小院里,那是十分惬意的事。但是城市的拥挤没法给他提供实现这种奢望的机会。在这里偶然发现,让他流连忘返。他放慢脚步,摸着不高的院墙感受着从心底里发出的喜爱。来到一家门口,院门突然大开。从里面笑着叫喊着跑出两个少年,手里抱着烟花。看到李卓群,吃了一惊。他们不相信在这个时候还有人在外面走路,而且他们根本不认识李卓群。走在前面的少年问:“你,是干什么的?”
李卓群微笑道:“我来找人。”
后面那个女孩道:“这会都过年了,还有找人的。稀罕!”
先前的少年警惕地疑问:“找谁?”
“我是县政府值班的,想找在县政府工作的人。你们知道吗?”
少年道:“有,你看,前面第六个门就是县委机关周师傅家,我带你去。”
“那好,谢谢谢谢!”
少年放下烟花道:“姐,等我回来放。”领着李卓群找周师傅。
还没到周师傅家院门,少年高声喊道:“周师傅,周师傅,有县政府的人找!”
“谁呀,都过年了,食堂不是早就停了?”
“我不认识,你出来不就知道了?”
只听周师傅道:“你去看看,到底是谁,真是的!”周师傅显然十分不高兴。一个脚步声来到门里,拉开门闩。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出现在门口,打量了李卓群好一会,回头喊了一嗓子道:“爸,我不认识。挺年轻的。”
周师傅喊道:让他进来。来都来了,还不不进来!我看看到底是哪尊大神,这么晚了,你不过年啊?李卓群在孩子的带领下进入客厅。周师傅正好将酒杯提到嘴边,看到笑嘻嘻的李卓群进门,连忙放下酒杯,慌忙不迭地起身道:“啊,李书记,您,您没有回家过年啊?稀客贵客,来来上坐快上坐!孩子他妈还坐着干什么,快拿杯子和碗筷来。这就是我们的李书记。快快,李书记,上座上座!”拉住李卓群的手就往上首推。李卓群向周师傅家人问好,说给周师傅周师娘拜年,祝孩子学习好。周师傅一家三口好一阵忙乱。全都笑脸相迎。李卓群说什么都不上座,年龄是他最充分的理由。周师傅也没办法,只好让他打横坐着。周师娘去厨房拿餐具。李卓群忙让周师娘给给他盛碗饭。周师傅不同意,说大过年的怎么着也得喝酒。
“容我吃碗饭,再喝酒行不?”
“行,那就按着李书记的话盛饭。”
周师娘答应着盛来饭,李卓群接过饭碗,老实不客气的扒饭,他实在太饿了。周师傅在旁边看着李卓群狼吞虎咽的样子,连忙别过脸去。周师娘看了低下头拿手背擦眼泪。李卓群还在紧张地扒饭。周师傅儿子用筷子夹起红烧肉递到李卓群碗里,说:“李书记,慢慢的,别噎着。吃菜!”
儿子的这句话将周师傅极力忍住的泪水和哭声撕开释放的口子,周师娘也加入到哭泣的行列。李卓群慌忙放下还有一坨饭和那块躺在碗里的红烧肉,惊问:“你们怎么了,怎么了?是不是……是不是……啊,周大哥您说话啊,大嫂,过年了,不能哭!”
周师傅一把拉住李卓群的手诉说:“兄弟,兄弟啊,过年了,你也没回家,过年了你还吃不上饭,我要是晓得了,怎么也不能叫你受这么大委屈啊,兄弟啊兄弟!你们看到了吧,看到了吧,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李书记。李书记就是这样的人,你们你们相信了吧,啊!”
周师娘一个劲地说:“我没说李书记不好啊!连小俊都嚷着要你带着见见李书记吗?”
“你不是反对吗,说我夸张!”感动加上周师傅的揭老底,周师娘有嘴又不能很好地辩解,委屈感动一起爆发,只管哭泣。便哭泣边诉说道:“我那是为你好,不要整天嚷嚷!让别人听了笑话!”
“什么什么?老子就要整天嚷嚷,这样的书记,连过年了都不回家,年夜饭都吃不上,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县委书记?我就是李书记铁杆粉丝了怎么了?这样的书记难道不值得尊敬、爱护?”
“爸,说得好!我是支持你供饭盒的!”周师傅的儿子说。李卓群叫周师傅的儿子没头没脑的话搞得有点不知所措。赶忙劝道:“大哥大嫂,嗨,都是我不好,搅扰的你们不安生过年了,是我的错!”
周师傅、周师娘和儿子连声说与李书记无关,要李卓群坐下继续吃饭。
李卓群笑道:“行了,我也吃过了。”
“才这么一点,你饿得那样。不行,你哪儿都不能去,非要吃饱了我才放心!”周师娘帮着劝。
李卓群笑着说:“哥、嫂,我还要到其他人家看看,你们看每家都要吃饱了,我哪有那个肚子啊?”
“你还要到其他人家去?这都大过年的了?”周师傅更加惊讶道。
李卓群说:“也不是都去,我答应过了民政局钟大姐,一定要到他家看看。”
周师娘说:“钟大姐家真的要去看看。好,老周我们先赔李书记过去!”
“说的是,要是这样我们不留你。小俊,你看家,我们赔你李叔叔过去。”
小俊答应着,说:“正好我要给饭盒上供。”说着端起周师傅还没有喝下去的酒走到上方墙壁前,准备给墙壁上一个鎏着金边的像佛龛一样的东西上酒。李卓群随着小俊的手看到那龛笼里面放着一只白色的一次性泡沫饭盒和一双一次性木筷。不解地笑问:“那是供的什么佛啊?”
周师傅连忙拉着李卓群的胳臂往外走,连连说:“没什么,我是闹着玩的。走走!”
周师娘也说“没事没事,闹着玩的!还是去钟大姐家要紧!”
李卓群看清佛龛里面的东西,他还是不解干嘛要供着饭盒和筷子。既然周师傅不愿意说也就不再追问,说:“小俊大侄子,叔叔今天也没有带礼物,下次吧!”
周师傅夫妻赶紧拉李卓群出门。
钟大姐家住在老县委后面一座两间瓦房的小院里,这里原来就是早年分配给在县委和县政府机关工作的结成夫妻家庭使用的,和刘京东隔着五栋距离。周师傅介绍说钟大姐家后面那栋就是邢老书记和刘老县长的家。李卓群很惊讶地“哦”了一声,还没来得及细问。周师娘热切地说到了到了,这就是钟大姐家!
李卓群看到在一堵矮院墙上嵌着一道单扇门,门上用醒目大字写着:翻身全靠共产党改革还凭后来人横批上写着:李书记掌大舵,冲南有希望!那对联字大得夸张,将整个单扇门覆盖了,那横批不是贴在门楣上,而是贴着门头墙上,因为门楣太低矮又太短,根本容纳不下,严格地说,那根本不是横批,那就是一条极其醒目的标语。李卓群看了,不好说什么,但是,眉头严重蹙成疙瘩。随着周师娘的敲门和周师傅的叫喊,门很快开了。一个二十出头学生模样的女孩子开了门,看到周师傅夫妻,连忙热情招呼,请他们和李卓群进屋。周师娘兴奋地介绍道:“姚珊,这是我们县的李书记。”
姚珊听了,生大了眼睛看着李卓群,突然转身跑进院里,大声喊道:“妈,爸,李书记来了!李书记来了!李书记真的来看我们了……”姚珊直接扑进屋里。屋里一阵响动,一个声音连连道:“大兄弟,真的是你吗?你真的来看我们了!”话音落了,钟大姐才抖着激动双手走出门口。他看到门灯下面站着的人确实是李卓群,只不过和那次在财政局的楼道里相比清瘦了黑了,也更干练了。李卓群连忙上前,扶住激动的钟大姐说:“钟大姐,大姐,是我。我们来看望您和您的家人,给你们拜个早年。不嫌我唐突吧,不怪我来得不是时候吧?我来得太晚了!”李卓群的话刚刚落音,屋里响起一阵呜呜呀呀的声音,接着出现一个坐在轮椅里穿着一身军服的男人。李卓群明白这是钟大姐的爱人,忙放开钟大姐,跨前几步,握住轮椅上男人的手,满面笑容道:“姚老,您好,新年好!”
姚老嘴角蠕动,发出一阵呜呜呀呀,抽回被李卓群握住的双手,扶住轮椅的扶手挣扎着,似乎想站起来。在后面推着椅背的姚珊忙道:“爸,您坐着,您是起不来的。”姚老拍打着椅背,那样子很是激动,非想站起来不可。
钟大姐劝道:老姚,你就别动了。李书记这不是来看我们了吗?他都没有回家过年呢!说着用手臂擦拭眼睛。姚珊别过脸去,轻轻啜泣。周师傅夫妻再度溢出无声的眼泪。李卓群帮着将姚老的轮椅推回客厅,姚珊和钟大姐要将他移回唯一的一张旧单人沙发了里,姚老使劲摇头用那个够自由活动的右手推开母女俩。
钟大姐道:“我知道,你要这样坐着和李书记说话?”姚老点点头。钟大姐招呼大家坐下。周师傅夫妻说不了,我们还得回去,家里没人。李书记你回去一定要到我哪里去,现在估计县委大楼锁上了,你也回不去,我那里有房间,你就在我们家休息!周师娘赶着附和,说我们东面的房间空着,你住了正好!钟大姐怎么也不同意。理由是李兄弟来了,就是我们的事,哪能再回到你们那里去的道理!周师傅说钟大姐,您看您就这么两间房子,姚珊还是个女孩子,这这不太……钟大姐不待周师傅的话说完,说你们别管,我自有办法,你们就不要操心了!
李卓群笑着道:“周大哥大嫂,你们快回家吧,耽误了你们的团圆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