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前程》(21) - 房建辉官场全集 - 房建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四章《前程》(21)

二十、抢先布局

马尚全心里一直不痛快,李卓群对处理小金库态度那样坚决,那些维护干部的话和谁觉得权力小的话,还有清水衙门之类的话,好像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李卓群虽然对他私自截留拍卖款充入县长基金没有明说,但他觉得李卓群是借小金库的事在敲打他。他回头想想,自己做得确实过分了些,一个财政状况不佳的县怎么能一下子留下一千万?如果不主动缴入财政,李卓群迟早要向那一千万开刀。可是,一旦缴入财政,不仅自己手头紧了,别人怎么看自己?马尚全带着患得患失吃完午饭,却品不出饭菜的滋味。回到办公室,没有心情午睡。思绪随着他的屁股落进沙发里开始发力。想到李卓群近来所作所为,他深深感受到李卓群不是个简单人。他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有点一根筋的味道,劲力十足横冲直撞不管不顾,细品,他还是事事有远见,留有后手,这次提拔高潮就是一例。有些事,他还是挺能够隐忍的,比如对待刘世民的问题。自己本来觉得对他比较了解,和自己是同路人,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特别是对寒光和王部长那番话让他猛醒。他起身倒水,喝了几口,放下。仰靠到沙发靠背上闭目养神,可脑子里的活跃使他达不成这个目的。只好随着思路信马由缰。看来开发那两个地方是阻挡不了了,也好,他干他的我干我的。抓住县城开发最重要,只要搞好了,照样光鲜。这可是眼睛框上东西,是个长眼睛的都可以看得见的。可和李卓群的关系还得维持下去,不说李卓群身后有薛逢阳和省里的看重,就是李卓群力荐他任职就得要报答他。还有自己已经被人轰走过一次,这次再要出点问题,那自己后半生的道路就不会平坦,说不定因此而沉下去。现在连刘京东刘福源那样的人不都在隐着?马尚全想到这里,立刻做出决定。起身给财政局打电话,电话里尽是盲音。他意识到现在不是上班时间,怏怏地放下话筒。拿出手机,对着贴在墙上的通讯录拨通郎局长手机。郎局长似乎从睡梦里出来,口齿黏糊地:“喂,你哪里?”马尚全道:“呵呵,老郎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出来了?”马尚全感觉到话机里的声音发生了变化,道:“啊啊,我刚醒,不好意思。您是……”

“我,马尚全!”

“哦,你看我,真是的,年龄不老,到生出耳背的毛病了。马县长,有什么指示,请说!”

马尚全继续调侃道:“听不出来我的声音没关系,要是听不出一号声音才要命呢!呵呵。”

“马县长,对不起对不起,我保证下次耳朵就好了。您说,我听着呢。”

“那好吧,你下午派人和张秘书接洽,将那一千万里划出八百万进财政账号。”

“不必划出那么多,你得留下三百万,这是允许的。”

“说八百万就是八百万,我要用钱不还得向你支。虽然不是那么顺手,总比留在我这里风险小。执行财金制度和纪律也是我这个当县长的首先要遵守的嘛。”

“您真是支持我们工作,我得感谢您……”

“好了,别说那些没用的了。我挂了。”马尚全看了墙上的电子钟,已一点多了,想赶紧眯一会儿。

心里有事,睡不安适,便早早醒来。躺在床上拨通刘京东电话,说,老刘吗……是我,你下午先把手里事放放,跟我一道去老李说的那两个景点看看……嗯,看来不开发是不行了,老李把什么事都搞得差不多了,他午饭都没吃去了省里……拜菩萨去了,省城他人脉广,看来很有把握。你在叫上程湘南和薛慕里一道……那就这样。电话打完了,心里反而轻松了许多,竟然睡着了。一阵微小的响动惊醒了马尚全,猛然起床。出卧室,看到几人坐在沙发里等他,连忙发出歉意道:“耽误大家的瞌睡了。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早,倒是我耽误了大家。不好意思。”大家连忙说是应该的,没关系。

马尚全道:“那我们走吧!”大家随着马尚全下楼。马尚全笔直走下台阶冲车库去了,走到自行车棚中途的程湘南和薛慕里一愣,赶忙悄悄折回跟上。马尚全走近公务车,招手让大家上车。车子停在张家嘴去傈坡寨的岔路口,司机说得下车步行。众人下车。程湘南和薛慕里在前面领着马尚全他们一路走去。村边站着几个村民,其中一个认识程湘南的人道:“程县长他们又来了,看来开发是真的了!”几个人围拢过来,微笑着探听消息。马尚全微笑着和大家握手问好。听到消息的村民都陆续聚过来。刘京东不失时机地对大家说:“这是马县长,今天特地来看望大家,还要具体规划你们这里的开发呢!”

村民们听了无不兴高采烈,年长的拉着马尚全热烈地问东问西。他们把马尚全当成李卓群那样好心情了。马尚全连声应付,拿眼角瞟刘京东。刘京东会意,客气地拦住众人,笑着说:“大家的心情马县长理解,想早点得利。他就是为这个事情来的。现在我们要去傈坡寨,请大家让让好不好?”村民们听了,脸上的欢笑冷却了,那个拉住马尚全的老人松开马尚全的手,很尴尬地笑着后退。刘京东马上拉住马尚全的手走出人群,逃跑似地脱离了包围。一入山口,景致大变。满山怪石树木横陈,鸟鸣时清时幽,将眼前景致点染得欲仙欲醉。瓦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叫阳光映衬得格外妩媚。马尚全忍不住道:“真是一座人间天堂啊!”大家纷纷称赞。

随着山路的深入,脚下的道路越来越难走了。马尚全已经歇了两次,还是东倒西歪站立不稳,口干舌燥。看样子,再走下去他会摊倒在道路上。刘京东道:“县长,景致大概如此,傈坡寨哪里也和这里大同小异,只不过多了一座寨子而已。我们还要去小李庄,时候不早了。”

薛慕里赶紧说:“刘县长说得不错,那里几乎和这里差不多。我们还是赶紧去小李庄考察要紧,要不,我们下午是完不成任务的。”程湘南也力劝去小李庄。

马尚全自嘲地说:“看来,要进入傈坡寨,还真得要好好准备一番才行。那好,我们去小李庄。”众人轮换着搀扶着马尚全走出。

村口聚集的男女老少更多。见他们走回,张旺迎上去问什么时候动工。还有问拆迁的事和怎么安排他们。马尚全接受了来时的教训,光点头微笑不敢说话。

刘京东道:“大家不用担心,马县长今天来就是决定这些事的,会安排好大家。请你们不要着急,你们看,那不是来人在勘察线路了吗?”大家顺着刘京东的指向,看到好几个人拿着仪器在测量。有几个年少的发一声喊,跑了过去。那些从来没有见过新鲜的也随着过去。

刘京东赶紧打开车门,扶马尚全坐进车里。

小李庄在城东十二里处。下了主公路,驶上一条机耕路。车子不断随着路面颠簸,里面的人叫苦不迭。好在这条路不长,一公里不到就完成了颠簸。众人下车后,没有立即进庄,而是陪着马尚全做活动,一来消除颠簸带来的疲乏和酸麻,二也是打量小李庄。庄里看到来车来人,不断有人出来观看他们。马尚全当先走进小李庄。看到村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刘京东抢着向村民们介绍说,这是我们县马县长,今天特意来看望大家。并考查你们这里的旅游资源,准备开发这里。大家听说要开发旅游,都高兴地围拢上来,将马尚全围在核心,及其热情地和他们握手,询问。高兴得好像比过节还要喜庆。

马尚全等大家热情稍缓,笑呵呵地问:“你们知道李书记家在那里吗?”一个二十来的青年道:“他就是我大伯家的二哥,我带你们去。我叫李来喜。”

一个手拿烟袋锅的老汉拦住问:“二闷子怎么没来啊?”马尚全等人听了不知所措。

李来喜道:“舅公,您老怎么还是叫小名啊?卓群二哥现在是县委书记了,他有大名,叫李卓群!”马尚全等听了才知道“二闷子”就是李卓群的小名,脸上都放出微笑。

舅公问来喜:“怎么了,有了官名就不作兴叫小名了?他那个是公家人叫的,我又不是公家人,叫那做什?”

马尚全笑道;“舅公,李书记他有事去了,他忙,没工夫来!”

舅公不悦道:“什么忙不忙的,来县里老长时候了,也不来家来瞧瞧!他老子娘天天还惦记着他,给他留着花生大枣,我那头猪都没卖,一直留着预备他回来用。真真瞎操了心了,嗨——”说着直摇头。将烟袋锅子别到背后,气鼓鼓地走了。李来喜小声告诉马尚全说,他就那样,逢人便说他的外甥如何如何,这一程又改口说他外甥外放了当上县太爷,还说将来肯定当专员省长什么的。现在没有来他肯定十分失望,所以才这样。

“没关系,你领我们去李书记家看看吧。”

“马县长,看之前我要告诉你,我大伯是个老实人,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我大妈是个哑巴。”众人听了暗暗诧异。

马尚全说没关系,问家里还有什么人。李来喜说还有大哥大嫂和一个上初中的侄子。那孩子书读得好,是学校里尖子,和卓群二哥不差上下。大家不愿意听李来喜吹嘘的话,马尚全催促李来喜带路。李来喜领着众人走,村民们也跟着走。李来喜好像话还没有说过瘾,边走边说卓群二哥还有一个妹妹,嫁到山那边的苏家疃。大哥话也不多,嫂子倒是能说会道,心眼挺好。现在嫂子当家。李来喜恨不得将李卓群的家史全部说完,可是没等他引申下去,有人在后面喊道:“到了,那个柴门就是二闷子哥家!”大家听了,终于忍不住笑。

李来喜推开柴门,吓得正在院子里昂首散步的大公鸡啯啯叫了两声,蹿进一座柴火堆下面,几只母鸡乱跑乱窜。院子十分干净,院底立着三间瓦房,两边沿着院墙分别建有几间小屋。李来喜介绍道:“左边的两间是厨房,右边的是两个小房间,一间是侄子住的,一间是卓群二哥回来睡的。”说话间,李来喜朝正房喊道:“大伯大嫂,我们家来客人了!”

片刻,门口出现一个中年妇女,看到一院子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愣怔着说不出话来。她背后出现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李来喜指着马尚全道:“大嫂大伯,这是从县里来的马县长,来看望你们呢。这些都是县里领导。”

大嫂堆上笑容,连忙招呼众人进屋。李来喜热烈地请马尚全一行进屋,自己忙东忙西地张罗座位,大嫂拿出纸杯和水瓶要给大家倒水。马尚全和刘京东止住。

马尚全道:“大嫂你就别忙和了,和大伯坐下说说话。”

大嫂道:“你们大老远从城里来,咋能不口渴呢?”坚持倒水。李老闷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咧嘴憨笑。等马尚全等坐下,将手里的烟袋锅子递到马尚全面前笑着说:“抽烟抽烟!”

马尚全站起笑道:“李大爷,我不会抽烟,他们也都不抽烟。您老自己抽。”

李老闷讪讪退下。站在门外的人看到,止不住笑出声音来。马尚全此时觉得自己太冒失了,这会子十分尴尬。勉强装模作样地坐着,脸上尽量放出笑容。突然,从房里走出一个老妇人,手里端着花生和大枣。放到桌面,脸上笑容呆板,用手示意大家吃花生大枣。李来喜忙招呼大家吃。哪里有人愿意动那些东西。老妇人见无人动手,自己抓起花生和大枣往马尚全手里塞。马尚全连忙站起道:“大妈,我们肚子不饿。您老留着,下回等我们饿了来吃!”李来喜站起来和老妇人比划一阵子,老妇人点头,发出一声谁也听不懂的声音,脸色灰暗地站到老伴身旁。

李来喜对马尚全道:“马县长,我大妈就这样。她说她很高兴。”

大嫂倒了水,给众人一一送到手里。笑着说:“我们家小门小户的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各位领导,实在不好意思。等他二叔回来了在说吧。你们先喝口水解解渴。”大嫂把来喜拉到一边小声问话。马尚全喝了口水放下纸杯道:“大伯,今天来看看你们二老,认认门子。现在目的达成了,我们还要上山查看还要下地瞧瞧。”

李来喜道:“马县长,你们真是来搞开发啊?”

刘京东道:“要不,我们来干嘛了?”话出口立即觉着不对劲,连忙改口道:“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来看望李书记的二位老人家和家人,二是来勘察旅游资源的。现在我们该干第二件事了。”

大嫂笑着说;“那我就不留你们了,你们工作忙。招待不周,让你们笑话了!”

马尚全满面笑容道:“很好很好,都是家常过日子嘛,哪有那些穷讲究。二位老人家,大嫂我们走了?”

“慢走慢走。哎,来喜你陪陪马县长他们吧,他们不熟悉。你大哥又不在家——”

“大嫂,你放心。马县长,我们走吧!”马尚全笑着向屋里三人摇摇手,随来喜出门。那些村民们也跟着一路唧唧呱呱上山。

转过李卓群家,后面就是一条上山小路。这座山不高,但是长得挺奇怪。中间是一条直通主脉的山脊,随着地势越来越高,向内里许的地方分别向两边延伸,划了一个九十度的圆弧,直奔小李庄后面,和中间的山梁构成一个巨大的鱼叉状。

李来喜见大家来了兴趣,自己的兴趣也上来了,忙给众人介绍说我们这里人叫它钢叉山,你们看,这多像三股钢叉?大家啧啧称奇。李来喜听了更加来劲,说也有人叫它叉鱼坳,你们看这两边的坳里空的。也有人叫它定军山。说坳里能藏兵,听说李闯王当年还在此住过军呢。

“噢,还有这事?”刘京东道。

李来喜道:“这也是传说,是不是真的,没人能说得清。不过有一个传说可以说是初步兑现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