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前程》(39) - 房建辉官场全集 - 房建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二章《前程》(39)

三十八、夜晚话情缘

残阳很快叫黑暗包装进残忍里。李卓群潦草地结束饭桌上的任务,任由思绪牵引着走出大门。兴许是街灯的朦胧或许是门外车喇叭声提醒了,一个问题涌到嘴角,就近问门卫老秦到文化馆怎么走。老秦笑容满面地说天都这么晚了还要办事啊,唉,您真是白天黑夜都不得清闲啊。李卓群胡乱笑笑。老秦这才想起他该回答的内容,忙向李卓群说了文化馆地址还指点去文化馆最近的路。李卓群谢过老秦,走上老秦指点的路。心里依然浸泡在揪心里想象中,路上有多少人和他打招呼,说了些什么他一概不清楚,只是给他们微笑和道好的回应。

文化馆离县委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穿过两条街拐个弯就到了。文化馆前面有个院子,院门还是过去铜炮钉的老门,估计起码是清朝晚期的遗物。大门天棚下面亮着一盏半死不活的白炽灯,毫无感情地监视着门前。门紧闭着,就像里面的主人们那样不喜欢这个时候有人来打扰他们。李卓群很犹豫,正在门口徘徊。身后走来一个晚归的行人,看到他这样,好像怀疑他有所企图,停下脚步观看。

李卓群回身,猛然看到那个站着一动不动的人,问:“你——在这儿干什么?”

“你——在干什么?”

“我,来找人……哦,有事要办。”

“好多事白天都能办……听声音,你是……”行人上前几步,李卓群戒备着。行人看清楚了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忽然喜悦地道:“您是李书记,对,您就是。我就住这儿,在文化局工作。刚刚在体育场锻炼了一会,现在回家。我叫吴是非。李书记您好!”吴是非热烈地握住李卓群的手。

他们热烈后,吴是非问:“李书记来有事?”

“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来看看,找个人了解文化馆情况。”

“那感情好!那李书记要不要我领您进去?”

“这么晚了,你还要休息,就不麻烦了。哎,这里有门卫吗?”

“哦,您问这个啊?没有,这个门也就是个摆设,懵懵那些外来的不知情人。门没有门闩和锁,反正里面住着的都是人。哈哈。”

“这怎么可以?”

“这扇门可有年头了,据查是康熙年间的古物,原来的门闩早已坏了。换了新的,门闩又笨重,又没有专人负责开关。天长日久没有人再有兴趣关门和开门了。好在这里也没有藏着有价值的物品,也没有出过偷盗的事,所以一直这样。”

“哦,是这样。那您回吧。”

“好,您忙着。”吴是非和李卓群握手回家。

李卓群推开沉重的木门,发出嘎吱声响,吓了李卓群一跳,赶紧进入,也没有关门。院子不大,栽种着几颗李卓群叫不上名的树木。树木后面是一座老式木结构二层小楼。小楼左右各有一条通向楼后的小路。李卓群判定小楼不是住宅,沿着左边小路走进。后面二十来米的地方立着一座三层办公楼。一二层楼睡着了,只有三楼几个窗户的灯光警惕地探视着黑沉沉。李卓群不知道刘晓雅住在三楼哪个房间,掏出手机想打个电话问问。刚掏出手机,手机发出震动。李卓群就着散射的亮光,看到是边梅号码,忙问边梅有什么事。边梅告诉他要来办公室谈分流情况。李卓群犹豫地回答说:“能不能推迟点,一个小时后见。”边梅说可以。可他并不知道边梅就在他原来站立的地方给他打电话。

吴是非早在李卓群在门口徘徊时,就掏出一只备用手机,将李卓群的去向告诉了边梅。边梅接了电话感到很奇怪,对方说了李卓群在文化馆门外时就挂断了电话。边梅本来确实要向李卓群汇报分流的事。听到这个消息马上骑车来到文化馆外边,李卓群刚刚进去不一会儿。边梅想跟进去,突然想到刘晓雅也住在这里,猛然明白了李卓群是来干什么,也清楚那个通知他的电话不怀好意,所以没有莽撞。边梅想打电话提醒李卓群要注意,别误入别人的圈套,但是,她怕李卓群误解,所以只告诉他要向他汇报,希望他早点结束访问。她知道李卓群来只是尽尽同学之宜,不可能发生什么绯闻之类的事情。过去没有发生,现在不可能发生。打完电话,边梅走到街口手里拿着手机看着门口,准备要是有人进去搞阴谋及时通知李卓群,如果出了事自己也好给他作证。

巷子另一端,隐藏着吴是非。在李卓群进门时,他就打电话问他的另一个同伴东西安装好了?同伴告诉他万无一失,他正坐在电脑前盯着。吴是非这才放心,等待着边梅出现。边梅来了,只站在门口打了一个电话,并没有进去。这让吴是非很是失望,后来,边梅一直站在街口的报刊亭旁望着里面,心里在不断地暗暗咒骂边梅。但是,他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李卓群终于被他调动了,虽然,这其中某个链条中断了。说不定是好事,李卓群就可以放心地和刘晓雅会面。他们会面一定会生出有价值的画面和声音。他希望他们两像干柴遇到热火一点就着,那他们就可以一劳永逸了,禁不住在心里暗暗庆祝。

刘晓雅听到李卓群就在她的楼下,不知道自己住哪个房间,激动得丢下手机,拉开门,站到阳台上朝黑暗里挥手。李卓群看到三楼阳台上挥手的人,从背后的灯光里看出是刘晓雅在向他挥手,揣好手机,健步上楼。刘晓雅见到李卓群泪水溢出,连忙进屋,等李卓群进来,立即关上门,情不自禁扑进李卓群怀抱里,双手紧紧地抱住李卓群不松手。李卓群被刘晓雅这个突然疯狂的举动吓得呆住,就那么让刘晓雅紧紧地抱着。刘晓雅双肩剧烈耸动,泪如雨下,压抑的哭声变成呜呜一片,分不出声音里的内容。埋藏在心里十几年的情感终于找到喷发的豁口了,一发不可收拾。李卓群此时已经清醒,但是,他不能也不愿意残忍地将刘晓雅的脑袋从自己胸前分开。那样对刘晓雅太残酷了。刘晓雅突然放开李卓群,连着后退几步,低下头,站着不动。刚才和现在判若两人。李卓群清楚刘晓雅为何突然如此,心里既感动又自责。坐到窗边一张凳子上笑着说:“小雅,坐,我们说说话。”

刘晓雅坐到床沿,从床头扯出一条纸巾擦眼睛和脸庞。李卓群乘机观看室内。是那种闺处的温馨,陈设简单又整洁得体。窗前桌子边摆放着一盆水仙,清白相间,幽香满室,更觉着清雅无比。李卓群感受到了刘晓雅的生活是积极的乐观的,只是婚姻上不尽如意,因此才有电话里的幽怨。有了这个判断,心里开朗了许多,懊悔、自责、负罪的感觉减轻了许多。试着说:“工作得还行吗?”

刘晓雅抬头,展颜笑道:“工作不就是那样,有什么行不行的?我刚才失态了,你担待些。”

李卓群从刘晓雅的微笑里感受到久违的甜美,他本想说:你还是当年的你,甜美、可人、温和、善解人意,可又怕勾出刘晓雅刚刚收束起来的情感。听了刘晓雅不咸不淡又理智的矜持感到陌生得怕人。下面的话不知道怎么说。刘晓雅的话刚出口,怨恨自己怎么这样无情、胆怯,伤了李卓群的心。竟也无话可说。

李卓群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冒险打破刘晓雅的心结,道:“小雅,过去的不再回来了。我们都要面对现实。我觉得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一个真心爱你的人,开始新的生活企划。生活中有许多无奈,但是有更多的选择。你说是不是?”

刘晓雅抬眼看了李卓群一眼,李卓群一脸真诚和期盼,垂下眼睑道:“我都三十二了,早已列入嫁不出去的行列里了。”说着哈哈哈大笑,又猛然住口。

李卓群说:“现在的人还讲究年龄?只要你愿意我保管你比谁都有魅力,还不张家抢着李家……”李卓群发现这句话有语病,闭口不语。

刘晓雅道:“我啊,张家倒是抢着来的,可是我不愿意。我愿意了吧,可是李家又不要。你说我该怎么办?”说着竟又笑了起来。李卓群想不到刘晓雅现在变得利嘴利舌,竟将大智慧卡在脑袋里。刘晓雅看到李卓群这幅窘态,收了笑说:“开个玩笑,不必当真。哎,你说我还这样吃香,我自己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要不你给我介绍介绍?”

“真的?”李卓群两眼放光道。

“你觉得有假吗?”

李卓群确实觉得有假,但是他决定借着这个机会促成好事。他心里有了他认为比较合适的人选,那就是高潮。高潮和刘晓雅年龄相当,人也长得帅气,工作能力强。难能可贵的是高潮也喜爱音乐和舞蹈。初一下午团拜会上他见识过高潮的歌喉和舞步,在他看来高潮要干专业歌唱也不是什么难事。另外高潮很会待人,这和他的秘书出身有关系。

李卓群笑道:“那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可是,到时候你可不能叫我下不来台啊?”

刘晓雅看着李卓群笑笑,什么话也没有说。李卓群忽然想到边梅的电话,连忙笑着说:“老同学,看也看了。我还有个事要处理。”

刘晓雅默默起身送李卓群出门。

吴是非看到李卓群出门,赶忙打电话问:“你那边的事情干完了没有,他出门了。要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对方说办公室里的摄像头安装好了,卧室里里没有安。吴是非问怎么回事。对方说,电视台的闻文来了,一直坐在李卓群办公室沙发里。吴是非听了异常兴奋,意想不到的因素出现了,马上即将演出一场大戏好戏。指示对方撤出,不要管闻文。

李卓群从原路返回。在路上打电话问边梅在哪里,说让边梅到他办公室说。边梅其实推着自行车远远随着李卓群。尽管边梅不相信李卓群做出越轨的事,时间也证明了李卓群来不及做出越轨的事。因为从进门道出门前后不足半个小时,他们两又是第一次见面,不可能一进房间就发生那种事情。这么多年没有见面,如今见面总要有时间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除非他们早就有勾结或者一直在联络。边梅认为这是不可能,她对李卓群如今的了解甚至超过李卓群本人对自己的了解。但是李卓群夜晚亲自一个人偷着来看望刘晓雅,说明刘晓雅一直在李卓群心里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想到这里,心里顿时泛起酸意。自从李卓群来的当天和自己在一楼过道里说过老同学之类的话以后,再也没有看到和听到李卓群对自己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完全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标准的同事。连初一晚上请他到家吃饭,也没有兑现,反而去了李巨所家。初五从乡下回城才和李巨所一道过来。吃饭、谈话是那样心不在焉,好像又在完成一项新的艰难任务似的。连丈夫老穆都看出了李卓群冷淡和不在意。事后反而引起老穆无端的怀疑,问她是不是和李卓群约定好了故意这样掩人耳目。老穆和自己是同班同学,他是知道自己当年追过李卓群,为此两人当晚进行一场暗战。边梅又想象李卓群和刘晓雅会面的情况,是说是哭是拥抱了还是保持距离礼仪相待?说了什么话?边梅一路胡思乱想,也不看路,车子撞到一只路边的垃圾桶上,差点让自己也撞上去。好在李卓群离她远得很,要是让李卓群听到了,一定会回来查看,那时候就尴尬。

闻文向值夜班干部说明情况,在值班干部允许下,坐到李卓群办公室沙发里等待李卓群。等得她十分着急,跑出来问值班干部李卓群哪里去了,值班干部当然不能给闻文确切回答。闻文只好耐着性子在李卓群办公室里坐等。反正有的是时间,闻文改坐等为站立游走。这样可以保持轻松减轻等待的焦灼。她哪里知道,这样反而更加焦灼。她忽然看到李卓群的办公桌和这宽敞的办公室及其不协调,感觉像给巨人脑袋上戴上一顶小丑的帽子,可笑之极。而办公桌就是这顶小丑帽子。办公桌上摆放着几本书,闻文立刻来了精神,走过去翻看。书不多,也就七八本。有环保方面的书,有旅游方面的书,有建筑方面的书,有农业综合发展方面的书,有娱乐新闻方面的书,还有一本《军事学概论》和《反杜林论》。闻文随手翻开《反杜林论》,里面褶皱重重,许多书页天头地角和旁白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可以看得出来李卓群读书很用功,有自己的想法。要不也没有这些心得体会出现于书页之中。闻文又翻开《军事学概论》,里面竟然也是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她放下《军事学概论》翻看其他的书,也都是如此。不禁呆住了。

楼道里响起了脚步声,同时响起了她期待听到的声音。是那个值班干部和李卓群打招呼声音。闻文赶紧将书籍归拢放好,坐到沙发里。门开了,闻文装出很惊讶的样子站起来招呼李卓群。李卓群惊讶道:“文记者,你怎么来了?有事?”

闻文听了也很惊讶道:“李书记,你下午在招商局楼下不是亲自答应让我来的吗?”

李卓群拍了一下脑袋,哈哈大笑道:“你看我这个记性差的,未老倒先糊涂了!坐坐,想喝茶还是白开水?”李卓群拿起桌边的水瓶找纸杯。

闻文笑着拦住道:“李书记,你就别忙和了。我什么都不喝!坐下来歇歇,接受我的采访吧。”

“采访?”

“啊,要不我来干什么?”

“用什么采访,你带着机器?”

闻文从口袋里掏出一架袖珍录音机道:“这个不就是了?”

李卓群笑笑问:“你想知道些什么?你问吧,尽我所能说的回答。”

闻文将录音机的喇叭口面对着李卓群,放到茶几上,按下开关问道:“请问李书记,您来冲南快两个月了,老百姓对您非常拥护甚至感激。您对此有何看法?”

李卓群没有料到闻文会问这样的问题。可以看得出来,闻文是有准备的,看法敏锐,是个可以成就大牌记者的特质,便不假思索道:“我和我的同志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做的正常工作,没有什么特别例外。要说我们暂时做出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那也是全体干群努力的结果,是广大群众拥护和支持党的好政策的结果。个人永远是党的事业链条中一个很微小的组成部件,并没有什么特别地方。我说的都是诚心实意,没有任何矫情和所谓的谦虚成分。”

“您说您做的这些工作是正常,但是您的前任却没有您这样的效果。现在从县城到乡村,只要说起李书记,没有人不夸赞您,没有人不感谢您,有人说您是包青天转世,有人还呼喊您‘万岁’。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待?”

这两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更加刁钻,怎么回答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搞不好还要引起误会和麻烦。李卓群稍一思索说:“那都是群众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寄托到一个人身上的集中反应,群众希望党委和政府机关秉公执政服务群众。至于你说的前一个问题,是当时条件不像现在这么成熟,当然,有些同志和群众沟通得不够,了解不够深入,所以虽然做了大量必要工作,效果显得弱了一点。如果要是放到现在,那一定会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