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前程》(49) - 房建辉官场全集 - 房建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四十二章《前程》(49)

四十八、决不妥协李卓群在办公室里似乎和马尚全同时接到电话。李卓群的电话是薛逢阳打来的。薛逢阳说了三句话:有人到省委反映你的问题。你工作上有没有失误和不检点,有没有做过违纪违规违纪的事?干部分流和对干部的处理是否得当?李卓群回答也是三句话:有人到省委反映是迟早的事。目前,要说有失误,就是有几个案子没有及时查处和甄别,有关人员还在逍遥法外,个别冤案没有得到及时平反,照片和小字报的内容纯属诬陷,愿意接受组织任何审查。干部分流基本完成,在冲南还没有具体意义上的不稳定情况出现,处理的干部都是按纪依法进行的。薛逢阳让他立即将到任后的工作情况写个详细报告,尽快送到他手里。李卓群听了好像有点救火的惶急,又好像是在安排后事。联系到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感到问题相当严重。要说不严重,薛书记是不会亲自打电话来询问,还让他写工作汇报。市委那边肯定也收到了和省委同样反映自己的材料,薛书记好像也受到了压力。

李卓群意识到对手不单纯是下面那几个问题官员作祟,而且有现任干部参与其中,很可能动员和利用了上面有些不明真相的领导层人。他感到问题严重,很有可能在这场风暴中被漩到圈外。剩下的这些事情怎么办?事业刚刚开头,就这么夭折了。他实在不甘心。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说清问题,让薛逢阳心里有底,预防万一。可是,自己有什么事需要说清?李卓群决定先落实好几件事后,在写工作汇报。他告诉邹秘书,要有来人,请寒书记代为接待处理,非有重大事情不要来打扰。说要通盘考虑下一步工作。关上门,从里面插上栓。拿起电话给章程打电话,道:“章政委,我是李卓群……那次统一行动抓的那些人开庭没有……哦,让检察院抓紧起诉。刘福三的案子判了没有……什么,两年?还监外执行?看来这个尚无原真的需要动一动了。姚启顺的案子,哦,你昨晚说过,我太着急了。哪有那么快的……哦,真的有进展了。那个女的在上海开饭馆?那你们要赶快派人去上海……哦,这我就放心了。请你转告刘局长,不管遇到什么样风浪或者变故,你们都要稳住。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永远都是你们神圣职责……你不要多心……不必担心我,好就这样。姚启顺的案子一定要给人家一个交代!再见!”

李卓群又打电话给闻泰,让他抓紧调查刘福源、刘世民等人的,绝不给未来的冲南留下隐患。后打电话给梁致远也是督促梁致远抓紧办罗挺案子。随后,又一一打电话给各局局长重申他们该负责的工作。局长们听了李卓群的电话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和李卓群交情不深不好多问。局长们随后打电话给高潮和周志强,问李书记是不是挺不住了,要撤退。两人都说不用担心,李书记的意志那就是钢,哪里那么容易给冷箭射到!两人放下电话,心里老是悬着放不下,似乎心灵感应似的不约而同地放下工作,赶来县委。李卓群正在办公室给各个乡镇打电话。门口响起的高潮、周志强和邹秘书的声音。李卓群知道他们为何而来,但是不让他们进来,恐怕一直在门口和邹秘书纠缠,会招来别人注意。李卓群放下话筒,开门让他们进屋。关上门,示意他们暂坐,继续给乡镇打电话。两人不得已,只得耐着性子等候李卓群打完电话。

电话打完,李卓群没不等两人发问,道:“你们是来看我到底怎么样了是不是?”两人互望一眼,没有说话。李卓群继续说:“不用担心,即使发生什么事变,我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形成的工作局面。我之所以提前和你们打招呼,就是让你们也要有所准备,迎接新一轮考验。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好。假如我个人真的有什么变动,你们优秀的工作成果就是对我最大支持和告慰。当然,这只是我提前预判。我们老祖宗有句很智慧的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身处领导岗位要随时有这种危机感!”

两人听了这才透过气来。高潮道:“那些人是唯恐天下不乱。他们也就是用下三滥手段给你抹黑添堵,其实成不事的。我在街面上打听了老百姓的反映,他们对你都是信任的。不要理睬那些人渣、流氓!”

周志强道:“李书记,你放心,有我们这些人,有广大的群众支持,这就是您最大的后台和靠山,任他狂风暴雨也催不毁这样的坚固长城!”

高潮道:“哦,我忘了一件事了。我堂叔高光太副书记,在我来之前打电话来问我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了。我将这里的事情说了,也做了解释。”

周志强埋怨道:“高局长,你怎么能这样信口开河呢?你是知道你那个堂叔的,他对李书记的做法是有看法的。这个时候怎么告诉他这个情况?”

李卓群笑道:“没事!纸里哪里能够包得住火?反正是会有人向上级反映的,迟说不如早说的好。早弄清真相早主动。高局长,刘晓雅没事吧?”

高潮笑道:“你别看她是个女的,她比我还坚定呢!她还担心你咽不下这口气呢,让我见了你的面说说。”

李卓群哈哈一笑道:“高潮,你真有福气,难得你有这么通情达理的女友。”

高潮笑道:“书记说笑了。我到是担心庄大姐……”

“这个不用你挂心,她早已来过了。没事。哎,高潮,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啊?我都有点等不及了!”三人大笑。在笑声里送走两人。

李卓群这才坐下来安心写他的工作汇报。刚刚写了几行字,感到心绪不宁,干脆放下笔,起身出门。告诉邹秘书在办公室值守,有事打电话到信访局。

信访局里,大部分办公桌后面是空的,只有两个女干部在埋头工作。李卓群没有惊动她们,走进曹振义办公室。曹振义正在编排月度工作安排表,见李卓群进门,起身迎接。给李卓群沏茶,李卓群抬手止住,道:“坐下,我们说说话。”曹振义收起茶具坐到李卓群身旁。李卓群问:“现在上访情况如何?”

曹振义笑容满面地说:“开年这一个来月里总共收到三件要求解决问题的信,二十来件提建议的,还没来得及送给你。”李卓群听出曹振义话里的原因,他不是没来得及送,而是看到自己遇到麻烦,没有送。嘴上惊喜地道:“哦,只有三件?处理了?”

“处理了,相关部门似乎没有停留就解决了问题。”

“那些建议都提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曹振义走到桌前从两只卷宗下面抽出一只文件夹,递给李卓群。李卓群看到曹振义从卷宗下面抽出文件夹,印证了此前的猜想是正确的。但没有道破,接过文件夹翻阅。曹振义解释说:“建议集中在四个方面。”

李卓群合上文件夹道:“你先说说。”

“一是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措施。二是农村老宅基地空置房屋置换的可能性研究。三是集镇管理和发展问题。”曹振义说到此处停了下来。

李卓群问:“你不是说有四个方面的建议吗?怎么只有三个?”

曹振义笑笑说:“那一个我看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说!有想法就是好事,我还怕大家都没有想法呢!”

“不过,我认为这个想法不错,只是太不切合实际了。”

“怎么个不切合实际法?”

“那个建议是纪委一个刚刚分来不久的大学生写的。他的建议很详细,中心只有一个:同级党委无权管理同级纪委,而由上一级党委管理。”

李卓群眼睛一亮道:“这个建议提得好啊,我也有这样的考虑,下一步首先在我们县里推行试点,将乡镇各部委办局的纪检权收归县委直接管理,只对县委负责。这样就排除了同级党委管理同级纪委的事了,同级纪委手里才有了真正监督和调查同级党委的权力而不受干扰。县纪委由市里管理对市委负责,我们都在县纪委监督之下。那个大学生叫什么名字?”

“我侄子,叫曹枥,木子旁加一个历史的历。”

“好!我看完建议在和他讨论。曹枥是党员吗?”

“大三入的党。李书记,他还太年轻,只凭着一时冲动,年轻人还好出风头,不必当真。我知道,这是事关体制变动的大事,省委书记恐怕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李卓群明了曹振义的担忧,是怕他现在办这件事。他何尝不知道?他连干部财产申报工作都一再推迟,目的就是让干部们有一个适应期,让大局稳一稳。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

曹振义说:“我们现在在各个行政村都选任了一批信访观察员,他们及时了解村内问题和矛盾纠纷,及时反映给我们。我们及时派人了解、处理。”

“这很好啊,是个开创性工作……”话还没有说完,手机响了。接听。是邹秘书打来的。说省里来的长途。李卓群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办公室。站在室中稍稍喘息了几口气,让气息平稳了一点。邹秘书走出,随手带上门。李卓群提起话筒道:“我是冲南县李卓群。您好,请问,您是哪位领导?”也许是对方嫌他来迟了也许这会子正好有事,李卓群的话对方没有及时应答。足足等待了十几秒,对方才开口,只是几声不疾不徐的笑。李卓群听声音似乎不像省委省政府的哪位领导的声音,心里马上平静了许多。李卓群也笑着说:“您好,您有什么指示吗?”

电话里传来笑后的真实道:“我虽然是个领导,但是领导不了你。你还愿意听我的话吗?”

李卓群赶忙笑道:“领导,您说哪里话了,您这不是在指示我吗?我敢不听您的指示?您贵姓,以免我唐突了。”

对方也不隐瞒道:“我是人大刘景仁。怎么样,还愿意听我的话吗?”

“哪里哪里,刘主任您请指示!”

刘景仁又是一阵开心大笑,笑后说:“我有的只是对你的赞美和欣赏啊。我当冲南书记时都四十出头了,你才三十出头啊。优势啊!可以预见,你到我这个年龄早就到中央了啊!政治明星政治明星啊!还可以预见,你在冲南干不了两年就会高升的。你在冲南干得很出色,产除干部队伍中的积弊,狠抓廉政建设,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治理社会秩序,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哪一样都是莫大功绩啊。特别是成功地实行了干部分流,这是中央和省里想做而没有做成的大事啊,仅凭这一点足以扬名全国。我决定向省委推荐你担任更高更重要职位。像你这样敢作敢为又非常冷静稳妥的年轻干部就应该不拘一格提升啊!我想你用不了一年就离开冲南高就的。呵呵,对我的推荐满意吗?”

李卓群谦虚地说:“刘主任,您太抬举我了。我那是职责所在,多有考虑不周之处,引起一些意见和事端。”

“哎,那算什么?只要你干事,必然招来非议。这是在正常不过了,庸人才不会招来非议。可那有什么作用?但是,我倒是有个建议,不知你听不听。我是看在你是我们冲南一脉的情分上说的。”

“您说,您说。我一定照办!”

“哈哈,那好。你现在干得很出色了,现在该是求稳的时候了。只要将你现在的那些发展经济的项目顺利完成了善莫大焉功莫大焉!古人云:‘月满易亏,水满易溢’啊。这是很有哲理的。”

“谨遵教诲!定当反思!”

“这样最好,最好!我会尽心竭力地为你保驾护航的。呵呵,那就这样,不耽误你的工作了!再见!”

“再见!您老多保重!”

李卓群放下电话,他很清楚刘景仁打电话的用意。他早不打电话晚不打电话,恰恰在出了麻烦的时候打来电话,是配合那些麻烦给他敲钟,让他有所收敛或者完全放弃将要开展的查处工作。他们这些人在这个方面是极其敏感的。他那表面上的褒扬和推举实际上是和自己在讨价还价,是在暗示。但是,有两点刘景仁是真心的。推荐李卓群是真的。他不希望李卓群在冲南这么干下去,要把他挪出冲南。其次,他们暂时还不会对李卓群大动干戈,目前的动作是投石问路。李卓群要是借机下坡,什么事情也没有,要是不听话,那才有真正的麻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卓群目前在冲南有了基础,市里领导支持还有部分省里领导看重,要将他整掉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搞不好他们自己会惹上是非的,要不他们也不会留李卓群到现在。李卓群也想到这些,但是,有一点他这个正人君子没有想到。那就是刘景仁之所以这样吹捧他,并不是要要给他摆功劳,也不是要他真正的有所收敛。他很清楚李卓群的为人,只要是他认准的了事情,他不会罢手的。他们的目的是麻痹他,让他疏于防范,好让他们从容布局。还有就是让他心里产生出取得成就的荣誉感。人一旦对自己产生了荣誉感,当他面对突然而来的打击是会立即生出强烈的抗拒,甚至是反动。李卓群一旦这样,会越陷越深。当然,李卓群现在没有想到这些。因为他不愿将有限的时间花在阴谋之中,心里装着的不是权谋和机诈。自己的分析帮着他扩展了好心情。此时,他觉得没有必要再写工作汇报了,他们不动手,用不着急于说明自己。他打开从曹振义那里带回来的建议信件仔细阅读。看完信件,写出了自己的意见,准备打电话找相关人员谈话。李巨所、边梅和王部长推门而入。李卓群放下电话笑容满面地让他们坐到沙发里,叫邹秘书给他们泡茶。三人看到李卓群一点不着急的样子,心里的石头落下了。

邹秘书泡完茶,知道他们有事要说,走出,将门轻轻带上。李卓群这才笑吟吟地问:“三位,你们有事就请说。”

李巨所向他汇报老大楼改造工程完工了,请你过去查看验收!李卓群高兴地问这么快啊,不是说要到三月底四月初吗?三人听都笑了起来。王部长笑说今天不就是三月底了吗?今天是三月三十号,过了明天就是四月一号了!

“哦,你看看,我这日子过的。唉,那省农科所的专家们都在这里呆了快两个月了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