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明确继承
兴宁六十年二月初五日,马宪永一行抵达了宁安府。这次出行将近一年,但是收获也是很大的,主要是政治上的收获。靠着几十万石的粮食换来了安宁,换来了稳定,他还是很高兴的。
马宪永返回后,先告知了众人狄羯的封赏。崔宁政、张铭海及马海晋等向马宪永禀报了他离开近一年的主要事务。
宁雄的城池基本完工,转移了部分仓储和人口;
兴宁五十九年从昌宁县转移了三万人口,安置在了光化、兴北和怀远;
从乾国转运的十万人,分别安置到了东兴、兴北、思岭;
从转运过来的十三万人中,吸取了一万精壮成军,加紧训练;
这些都基本完成了,马宪永对于这些倒是挺放心。
另外就是马海宁的次子出生了,起名为马康雄。
不过也有悲伤的事情,在这近一年里,去世了好几位元老。
首先是兴宁五十九年五月十日,节制思岭驻军的枢密副使张承宗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马宪永不在,马海晋和崔宁政商议后,又与元老王弘博等商议,报请马文慧同意后,追赠康怀军节度使,枢密使,子爵。
兴宁五十九年七月十三日,枢密副使史敬源也因病去世,年七十四岁。追赠枢密使,建雄军节度使,子爵。
兴宁五十九年十一月五日,王弘博的夫人郑倩萱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追赠一品诰命夫人。
兴宁五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太保、开府仪同三司、保安军节度使、县公陆子华去世,追赠为太傅、安国公。
兴宁五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怀远府知府兼驻扎怀远府都统制高延恭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追赠康宁军节度使,子爵。
除了这么多元老去世外,王弘博、曹翰卿、田欣澜、田欣勇也都常病重。尤其是田欣勇也七十六岁,身体却极为糟糕,已经是卧病在床了。
在兴宁五十九年八月十日,王昱成的女儿出生了,起名为王语蓉。
高延恭去世后,经马文慧同意,以王重晟为怀远知府,兼任都统制,王有佳为光化知县。
张承宗去世后,节制思岭驻军取消,调侍卫亲军左右军各一部进驻思岭县。
马宪永当夜留下了儿子马海晋,告知了狄羯的封赏,同时询问他家中及其他事务,马海晋对答如流,同时说。
马海晋:“父亲,我建议这几日我们去看看一些元老,如王弘博、曹翰卿、田欣勇和欣澜姑母,他们身体都不好,估计都没有几天了。”
马宪永:“很好,你祖父母身体如何。”
马海晋:“祖父意识还清醒,不过反应迟钝了许多,身体行走艰难,毕竟已经九十五岁了。加上许多故友的离去,身心极为悲伤。祖母比祖父强一些,但身体也很不好。而杨筱婷,怕是没几天了。”
马宪永:“哎,都老了。抓紧看也没有几天了。”
马海晋:“新从军的人,父亲如何打算。”
马宪永:“你的意见呢。”
马海晋:“这万人分散部署,全部分散在天武军和左右亲军中。我建议让天武军成为上军,兵力为左右亲军之和,居中驭外。同时天武军下分几个军或者营,避免兵力庞大出事。”
马宪永:“好,你安排,随时报我而行。”
二月初六,马宪永和妻子张铭静以及崔宁政、马宪永就再次急匆匆启程赶往怀远府。因为几天后就是马文慧九十五岁寿辰,马宪永必须赶回去。
二月十二日夜,马宪永总算是赶回来了。
二月十三日,马文慧寿辰,马宪永、张铭静、马宪英、崔宁政去给父亲祝寿。马文慧没想到儿子刚回来,就急着赶来,十分的高兴人。人老了,看着儿女还能如此,自然是十分高兴,不觉热泪盈眶,尤其是马宪永远行将近一年,回来还没有完整的休息。
今年的祝寿,只有他们自家人,没有召集其他人,也召集不了了。刘婷娜看着风尘仆仆归来的儿子,那种心情没有人能够理解。
次日,马宪永向父母通告了此次出行的成果,马文慧很高兴儿子的成果,但还是提醒儿子:“我们有实力,乾国才会给予我们这样的优待和特权,但是乾国始终没有放弃拿下我们的想法,因此建设海山洲,维持一支有实力的军队,始终是最重要的。宁西是屏障,一定要确保。礼藩邻,奉朝廷,保家业,是没有错的,但这些的前途就是实力!”
马宪永:“父亲的嘱托我一定会记住,让后代也要牢记。”
马文慧:“明年你把年号改了吧。还有你也六十多了,接班人的问题也得提早确立啊。”
马宪永:“我听父亲的,接班人,父亲觉得哪个更适合呢。”
马文慧:“海宁没这个心思,海阳以前好惹事,但现在很有勇武,不过为政理民不能光靠勇武。”
马宪永:“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了,我也倾向于海晋。”
马文慧:“我也活不了多久了,只有这件事儿了。”
马宪永:“我知道,我会尽快的。”
二月十七日,崔宁政先行返回宁安府。马宪永和妻子及马宪永尚在,主要是视察了怀远府的情况,以及去怀远的几个县看了看。兴南县由文儒的王昱成治理,民风稳重柔弱。怀通地处怀远与怀卡交界处,民风要强一些,田晓敬治理的比较刚强,不过田晓敬也利用汉土交界地带的优势,在两地交界处收税设卡,既能获得收入,也能防范不轨,马宪永大加赞赏。崔锦贤是马宪永的外甥,而光怀县地处二者之中,境内有部分驻军,人口比较稠密。马宪永的目的就是让崔锦贤文武兼备,历练他。崔锦贤有勇略,短于文治,不过这几年为官一任,确实比较稳健了,马宪永也就放心了。
三月五日,马宪永一行返回宁安府。
七日,韦昊英、马海晋向马宪永、崔宁政、张铭海、裴孝信呈报了天武军的扩充计划,并连带侍卫亲军左右军的计划:
从转运人口中招募得到的精壮者万人,全部招募从军;
天武军额定编制一万五千人,亲军左军一万五千人,右军万人;
天武军扩充为两万人,亲军左右军各万人;
天武军现有人员一万二千人多,缺编约三千;
左军现有一万一千人,缺四千人;
右军现有九千人,缺编一万人。
拟从天武军中抽出一千人充实到右军,使右军足额;
对天武军、左军进行全面整训,不合格者裁减,合格者保留。余下名额由招募人员中择优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