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祖母的寿辰
文永二十二年,这一年将是张铭静的一百二十岁的寿辰。马康远在张铭静下令前,就让马康岩以其父马海宁宗正府的名义给张铭静祝寿。
马康岩很明白马康远的心思,他想为祖母祝寿,但顾及祖母节俭,肯定不让动用府库。于是让宗正府出面,而且马康远还把话给马康岩挑明了,他说:“这些大家族,这几年都捞了不少了。这次让他们再放一次血。同时你下令,以祖母寿辰为名,免除今年的田赋。避免这些豪门对佃农等肆意搜刮,将钱转嫁到农民身上。如有发现,一律锁拿。”
马康岩:“臣弟明白了,马上就安排。”
马康远:“哦,对了,另外宣布晋国范围内大赦。把裴智阳放了吧。那些释放的人,最好能让他们去南方耕种,增加那儿的人口。”
马康岩:“臣即刻就办。”
二月初,马康岩让袁宪明下令将裴智阳放回。同时将户部官徐存升正式实授为户部官。
二月中旬,通远州知州邵明举去世。通远州知州兼都统制由裴文玄按顺序接任。这也是马康远对裴家的又一次照顾了。
二月底,马康岩以伯父马海阳、父亲马海宁的名义召集宗亲勋贵开会,说话很委婉,但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他们为张铭静的寿辰出钱。裴光阳、裴智阳兄弟经历此事,已经有所心灰意冷,不过裴智阳在牢里也并没有受什么罪,如今正好弥补。加上裴文玄并没有因为家族的事情受影响,反而坐镇了一方,裴家也会感恩戴德了。
在会上,裴光阳和刚出狱的裴智阳说:“我家罪有应得,晋公如今对我宽宏大量,我感激不尽。我裴家出资十万贯,为太夫人祝寿。另外我们也老了,裴家在东兴、东林还有三千亩薄田,留下一千亩供后代生活,其余全部捐出作为晋公公产。”随即拿出田契交给了马康岩。
马海宁:“裴相客气了。这田契我收下,仍由您原来的人经营,租赋该是你的还是你的。”
裴光阳:“谢三公子了。”
裴家带头做了表率,其余各家,没办法只能是掏钱了。李凯勤一家十五万,张浩博一家五万,崔锦贤一家八万,柳瑞安一家七万,韦博耘一家五万,苏牧一家三万,杜振明一家五万,袁宪明一家七万,田光济一家五万。这样总计从几个大家族之中筹集到了七十万贯,足够给张铭静过寿了。
马康远看到各家的捐献数额后,很高兴。同时对马康岩说:“李凯勤一家了,虽说每次都报效,但终究家大业大啊。苏牧一家确实清贫一些,不过苏景睿在易物司也能弄下。袁宪明一家,这个数也差不多。韦博耘、田光济一家掏这个数,可就有些多了啊。”
马康岩:“那您的意思是退回去?”
马康远:“那不能,退回去对他们也不好,另外找机会弥补吧。”
而袁宪明的女婿范希纯的弟弟范希礼得知这个机会后,找到哥哥的岳父袁宪明,请求为张铭静的寿辰报效。报效数额是十万贯,另外还有一些奇珍。如姚坊门枣、陵园西瓜、河东陈醋、苏杭丝绸、沁州黄米、光州贡面、武当道茶、雪蛤膏。这些都是极为稀罕,而且不少是武国各地上供朝廷的贡品。像雪蛤膏那是产自与东北极寒之地,范希礼的盛华祥商号能得到这些,肯定是走私过来的。
袁宪明看到这些后,对范希礼说:“这些都是极难得到的,你们是怎么得来的。还有你们出口什么?”
范希礼:“不瞒大人,确实是走私。或者是高价购买。我们出口的主要是多余的粮食,还有土产茶叶、甘蔗、椰子油和一些木材等。”
袁宪明:“出港卡的那么严,怎么走私的。”
范希礼:“正常情况确实是不能,可以转口啊。通过南方蛮邦转到武国南方来得到。另外南方和西部、东部海域常有海盗走私,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
袁宪明:“武国最近有何动态啊。”
范希礼:“武国皇帝朱彰标在去年去世。”
袁宪明:“这个我知道,还有什么呢?”
范希礼:“他去世后,因其长子早逝,传位其孙。其别的儿子不服,开始与侄子争夺皇位,发生了混战。战场主要在北方,但是南方也受到了影响。南方朝廷为了对抗北军,必然对南方征调索取加大,管控也会相对松懈。”
袁宪明:“嗯嗯,我明白了,你向太夫人进献这么多,有什么要求。”
范希礼:“小民不敢啊。”
袁宪明:“商人都是贪图利益的,你们盛华祥出血这么多,不可能没有回报的,说吧。”
范希礼:“小民希望能继续做些出口的营生,只不过关卡太多,希望......”
袁宪明:“我明白了,看在咱们两家的关系上,我会向右相建议的,但是成与不成,就自求多福了。”
范希礼:“谢大人。”
三月中旬,袁宪明趁马康岩相对闲暇的时候,将范希礼的礼单交给了马康岩,说:“相国,这是一家名叫盛华祥的商号为太夫人寿辰所进献的礼单,托我代交。”
马康岩拿后一看,说:“这十万贯对一些大商号倒是不算什么,可这些东西,别说我们这里,武国内陆也是罕见的,还有是贡品,他们能得来,绝对是走私了。你认识走私商人?”
袁宪明:“不瞒相国,臣女婿的弟弟就在这家商号做事。”
马康岩:“商人,无利不起早。我也做过生意,去武国买过吗,那也是走私。走私是危险,但绝对获利巨大,富贵险中求啊。”
袁宪明:“他们怎能和大人的远行相提并论啊。”
马康岩:“说白了是一样的。他们如此大方,肯定是想获取些便利。”
袁宪明:“那是自然,不过臣也打听了这家商号。这家商号算是咱们海山洲有名头的大商号了,而且还养着一帮在武国内陆的探子,这对于我们得到武国的消息和获取一些物资是有好处的。另外就是武国朱彰标死后,已经爆发了内战,趁他们交战,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一些商号获取所需啊。”
马康岩:“这个倒是很有些意思。自从武国朱彰标海禁尤其是我们侨置昌宁后,与内陆的交往就和断了差不多,如今他们内战,确实是个机会。不管南北两方谁赢,按照正常的习惯,都会有国策上的变更。”
袁宪明:“相国高见啊。”
马康岩:“我可以向晋公建议,晋公对于贸易之事十分关注,所以还是有希望的。”
三月三十日,马康岩在向马康远报告张铭静寿辰筹备情况后,发现马康远心情还不错,借机向马康远递交了范希礼的那份礼单。马康远看后,也明白这些东西的来源以及渠道,说:“谁孝敬你的啊。”
马康岩:“谁能孝敬我,是商人们孝敬祖母的。”
马康远:“你能收下并和我说,肯定有你的想法了。”
马康岩:“晋公圣明。这礼单上不少东西都是贡品,能有本事从武国走私贡品回我们这里的,肯定不简单,臣也已经派人打听了,此商号叫盛华祥,有相当的实力,而且在武国内部有门路有探子。臣觉得对我们以后撕开武国海禁的口子是有些作用的。另外,武国内战爆发了,这也是个机会啊。”
马康远:“武国内战,羊祖辩已经报过了,和你们说的大体差不多。”
马康岩:“羊将军的意思是什么呢?”
马康远:“他主张严密防范,同时他觉得可以适当对武国沿海尤其是大江下游或双海路一带进行些试探,希望能获得些人口和物资。”
马康岩:“臣觉得可以双管齐下,让水师和商人同时行动。”
马康远:“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我得好好想一想。”
马康岩:“晋公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