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新的时代开启 - 海上晋国沉浮录 - 英雄立马起沙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新的时代开启

安宁三十五年、三十六年,马康远也在很焦急地等待前往北方使臣的消息,同时继续在沿海不断进行着规模不一的进攻行动。

何宗信一行经海路前往乐东国的行程相对是顺利的,于十月中旬的时候就抵达了乐东国,然后经历了一番交涉,总算是于十二月的时候得以经乐东国前往漠北。

安宁三十六年正月底,何宗信一行等抵达了漠北乾国皇帝的都城和林城,朝觐乾国大皇帝。

何宗信一行人在二月初五得到了大皇帝的接见,并递上了表文,还有珠玉、美女、香料等贡品以及进献了俘虏。

何宗信事先都准备了乾国的礼服,穿着此服装觐见。

大皇帝非常高兴,派人盛情款待了一番。称:东南之地,为朱武暴虐荼毒最深,然海山洲孤悬海外,犹恪守臣节,不远万里而来,真乃忠臣义士啊。

马宪永在表文中这样写道:

臣回海山洲后,时刻不忘先帝及陛下之恩。欲劝父亲西进,然道路艰难、大海阻隔,多有困惑。后父亲中道而逝,臣赖陛下之恩及祖父提拔得以继承父位。臣即位后,即派何宗信、旭德利两人各率使臣携带表文、贡品从海路和西南两道觐见陛下。

臣家世受国恩,臣又受恩最重,为先帝及陛下所器重,时刻不敢忘记。臣将世守臣节。臣部虽兵马有限,势力单薄,然仍将从海路袭扰乾国财富之地,相机进取。以待天时有变,则将与陛下之雄兵会师中原。

何宗信一直在漠北停留到了五月份,才等到了旭德利从西南而北上的使团的朝觐。在这期间,何宗信也跟随狄羯军队参加了几次深入武国北疆的小规模作战行动。

旭德利的朝觐团队,刚出来到了南交国就开始以普通商民的身份为隐蔽,然后顺利进入西南。并与守卫西南的狄羯梁王取得了联系,首先达成了利益诉求一致,并决定共同向南交国施压,使其不得阻碍海山洲与西南的往来关系。旭德利非常高兴,立即派人先会海山洲告知马康远。

从西南梁王辖地出来后,旭德利、刘希曜的团队继续北上。而沿途恶劣的地形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困难。故而直到次年五月初才抵达了漠北。

旭德利也得到了乾国皇帝的接见,并赏赐了不少财物。

七月初,何宗信、旭德利的使臣团队从漠北启程,此次他们将合兵一处,这样人员总计有一千三百多人。另外,乾国大皇帝还特派三千骑兵护送他们边界上,然后他们经西北南下川西然后抵达西南梁王之地,后从南交国经海路返回海山洲。

当然,乾国大皇帝还特意给赐给何宗信、旭德利羊马共五千匹头,供其路上使用。还下诏专门褒奖其忠义行为。

封马宪永为太师、魏王,准其致仕;

封马康远为安海行省右丞相兼同知枢密院事、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马康远与朕故交,忠诚不渝,其祖、曾祖多次竭尽忠勇,非比他家,故特赐以重号王爵,加封为晋王,颁金印兽钮;

东南诸路及南洋各地为国之南疆,可特设东南诸路及南洋都元帅府,以马康远为元帅,赐虎符,可便宜行事;

顺义公主、王媛薇同为晋王妃;

另外封何宗信、旭德利为正五品的武节将军、武德将军;

封刘希曜为正五品的奉政大夫。

何宗信等一行人到月底抵达了乾国和武国的实控线附近,然后就开始向西穿越西部的戎狄部族区,然后向南而行。直到安宁三十六年十一月底的时候才抵达了西南梁王的辖区北部。而一路上,他们也损失了上百人之多,只剩下了千人。

在抵达了梁王辖区后,他们这才能略微休息一下。等到第二年春节之后的二月再行启程返回海山洲。

安宁三十七年,马宪永一百零一岁了,张铭静也九十八岁了。马宪永活到了这个年龄,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但是身体和意识终究不听使唤了,而且大小病不断,已经全赖药物在维持了。张铭静的身体比他强一些。

二月初,王睿渊感觉大限将至,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孙子王元珣的婚事了。王元珣有喜欢的人,就是裴慧阳的女儿裴怡婧,可是王元珣做侍卫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但是这方面很木讷,就是不喜欢表达。王睿渊很是着急,如今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就让妻子崔锦琬向马宪永转达了这个意思。马宪永很关心,让马海宁出面,裴慧阳自然同意。然后在三月初就赶紧办了,以了解王睿渊的遗愿。这一年王睿渊已经二十六岁,裴怡婧二十二岁。

二月底开始,张铭静的身体急转直下,马宪永不能离开张铭静,急召所有名医为张铭静看病,总算是暂时抢救了下来。而这段时间,马丹丹、苏玄涛也一直陪伴,可是她们也不再年轻了。马丹丹这一年四十二岁,苏玄涛五十七岁。她们庆幸马宪永夫妻高寿,她们也老了,这样她们就安全了,年老色衰了,不会再有人觊觎了。

三月十日,马宪永得报,曹友敏因病去世,年七十一岁。马宪永、张铭静大为悲痛,是痛哭不止,因为悲伤,自己的病情也加重了。

曹友敏去世后,弟弟曹友庭等人也都悲伤欲绝,曹家兄弟姐妹这么多年来的辛苦,知道的人很多,但除了马宪永、张铭静夫妻外,关心他们的人都不多,高门大户对他们的看法比苏牧还低,如果不是马宪永、马海晋多年来的关照,他们早就被挤压下去了。

曹友敏去世,七十岁的曹友庭顺势提出为姐姐守孝,请辞签书枢密院事。刑部官曹友渊、礼部次官曹友松也都提出请辞。马康远全部拒绝,但是这三人意志坚决,最后马康远同意曹友庭请辞,加银青光禄大夫衔致仕。曹友渊、曹友松免去所任职务,转任弘德院任闲置,官升一级。

曹友渊被免职后,刑部官一职,于宁清建议以谢昌琰接任,得到了同意。而曹家的故友林规横也因为常年与曹家相处,也为曹友敏戴孝。于宁清提议以林规横接任曹友庭出任签署枢密院事,也得到了同意。

五月,因为一直忙于照顾马宪永夫妻的马丹丹和苏玄涛过于劳碌,也先后病倒了。马丹丹相对轻一些,苏玄涛病的最重,加上她事务繁多,身体一直时好时坏,是病的最重的,而且竟然是一病不起。

马宪永、张铭静得知苏玄涛生病,让人看病。因为他们本身也是病人,相对年轻且身体还好的马海宁这时就成了大忙人。

五月底,医生向马宪永禀报:苏玄涛积劳成疾,加上多年来就有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救治,已经病入膏肓,恐怕就在这几天了。

马宪永、张铭静得知后更是震惊,大骂周围的人没有照顾好苏玄涛,也觉得自己这些年来让她太劳碌了,忽略了她的身体。作为最后的弥补,马宪永让人将苏玄涛接到自己和张铭静的寝宫,还有马丹丹。四个人日日夜夜在一起,其实是四个病人日日夜夜在一起。

六月十一日,苏玄涛略微好转一些,看到马宪永、张铭静、马丹丹都在陪着她。她说:“你们不要陪我了,我没事儿。”

马丹丹:“苏姐姐,我们一定要守着你,我不让你走。”

马宪永:“孩子,放心,你会好起来的。”

张铭静:“我们一定把你救好。”

苏玄涛:“没用了,你们叫我什么,孩子?”

马宪永:“是的,孩子。”

苏玄涛:“我好想也是个孩子啊,这么多年来,你们第一次叫我孩子,我真想成为你们的孩子啊,可惜,可是,我......”

苏玄涛激动的哭了。这二十多年来,马宪永、张铭静对她就像是自家人,但一直称呼名字,这次是极为少有的称呼孩子。苏玄涛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果马宪永能把她当做孩子,无疑她自己就觉得能摆脱低下的身份。

马宪永:“我们一直把你当做我们的孩子啊,你也就是我们的孩子啊。”

苏玄涛:“如果没有当初,我不会认识您,可又是因为当初,我无法成为您的孩子,为什么上天要如此啊。”

张铭静:“好了,不哭,现在你就是我们的孙女,好吗,孩子。”

苏玄涛:“真的吗,我可以吗?”

马宪永:“当然可以啊,你是我们最好的女儿。”

苏玄涛含着泪笑了,并叫了马宪永、张铭静为父母。

六月十五日夜,苏玄涛进入了弥留之际。马宪永、张铭静、马丹丹、马海宁在她的身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