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退隐的前夕 - 海上晋国沉浮录 - 英雄立马起沙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5章退隐的前夕

文永三十七年马仲云大婚后,一度沉迷于与妻子的新婚欢快之中。马俊嘉准许他们自由生活,考虑到徐瑜婕孤苦一人,无依无靠。在晋国只有马怡凝最为亲近。崔昆泽在马仲云大婚后就随即返回了通远州上任了。马怡凝一个人在崔府除了照顾儿子外,也觉得很闷。崔智刚、崔弘文也同意马怡凝让她自由选择在哪里居住。马康远对这个孙女也是万分疼爱,任她来去自如。

马仲云、徐瑜婕对崔旭鹏这个姑姑的儿子也非常喜欢,虽然他们相差了十六岁,但是却非常喜欢这个小弟弟。徐瑜婕更因为照顾过崔旭鹏一段时间,更是万分疼爱。

这一年马荣仁五十九岁。从前年文永三十五年得病后,他的身体就时好时坏,政务实际上不少交给了儿子马俊嘉来办理。孙子大婚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却无心于政务了。儿子已经成熟,在父亲马康远的培养和保护下,加上四大家族和新老大族对他都很支持,他觉得儿子已经可以接班了。他有了想交权的打算。但是交权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是马康远的意见以及儿子的态度,还有就是勋贵重臣的意见。

三月二十日,马荣仁觐见马康远。最近没什么要紧的事儿,马荣仁来找自己,马康远不知他为何。叫他进来后,两人谈话。

马康远:“仲云最近开心吧。”

马荣仁:“小两口新婚燕尔,自然开心了。儿今天来,有要事要与父亲商议。”

马康远:“什么事。”

马荣仁:“父亲,我的身体你是知道的。自前年重病后,虽然休养调养加上服药,有所好转,但身体仍然时好时坏。我想退隐,让俊嘉来接班,我也好安安心心养病。”

马康远:“这太突然了,是你的意思还是有人逼你的。”

马荣仁:“父亲不要多虑,这是我自己的意思。”

马康远:“太突然,此事尚需详细计议,你万不可将此事轻易说出,否则必然大乱。”

马荣仁:“儿子明白。儿子的意思是让俊嘉还年轻,有活力,多加历练。儿子老了身体不好,故而想退隐。”

马康远:“你尚未花甲,怎能如此消沉,高祖六十多了还在宁西杀敌呢,世祖八十尚在东林督军。”

马荣仁:“这些儿子都知道,但儿自知无有高祖、世祖之能力,也无父亲之魄力。儿想给俊嘉加官,让其多承担一些事情,至少我能省心一些。”

马康远:“这可以,但你退隐一事万不可轻易表露,否则对你儿子绝非好事。”

马荣仁:“儿明白。”

四月一日,马荣仁以监国名义下令:

会宁郡公,仪同三司马俊嘉协理政务多年,举措有度,特加封开府仪同三司,靖远军节度使,中书令,督理中外事务及军务;

原枢密使韦俊骞虽仍在守孝期内,然事务繁剧,中书省乃用人之地。该员精力尚足,尚未六旬,且系勋臣之后,不宜总居家,特夺情起复,擢升为中书侍郎,协理中外事务及军务。

这两道命令的发布,着实让朝野颇为震惊。

自于宁清在安宁三十七年建议将中书令一职悬空虚职化后,中书令一职只作为追封官职,但如今让马俊嘉出任中书令,其王族成员的身份,必将意味着这个职位至少在马俊嘉上将会重新实职化。而中书侍郎一职,自张铭海之后,也是追封官,如今韦俊骞被授予中书侍郎一职,协助马俊嘉。这样看来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对于马荣仁以监国名义发布的命令,田志明、徐存升等虽然不解但却不能有异议,只能遵循,但是他们也隐约感觉到事态朝局要发生变化。

四月二日夜,田志明以左相名义请右相徐存升及枢密使张泽昌在家中商议这个突然的变化。

田志明:“今日议事,既公且私,你们怎么看最近的变化啊,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泽昌:“中书令一职悬空已经三十七年,如今再设,确实别有深意。依我看,监国莫非是要,说不来。”

徐存升:“中书令悬空不过三十多年,而中书侍郎早已经不设更久。自张铭海、马海晋之后,再无人出任这个职位。韦俊骞出任中书侍郎,实际上是要凌驾于中书省之上了。加上他们还有协理中外事务及军务的名义。”

田志明:“此事不同寻常,我们宜小心应对。中书省是处理大政方针之地,不可随意乱来。”

四月三日,韦俊骞第一次来中书省办事。

在一番客套的欢迎之后,田志明说:“以后中书省事务就赖韦相主持了。”

韦俊骞:“田相哪里话,中书省还是你的地盘,我这个中书侍郎不比你大啊。”

田志明:“客气了,家父常年老病在床,我也确实需要回去尽孝了。今日我就向韦相告假了。”

随即田志明拂袖而去。

韦俊骞刚来就遭到了这样一个欢迎,心中的烦恼和苦恼可想而知。而接下来中书右相徐存升及各参知政事都对他是不冷不热。只有兵部官康元悦对他是礼敬有加的。

韦俊骞明白,田志明不是对马俊嘉出任中书令不满。因为马俊嘉虽然是中书令,但因为其督理中外事务,加上铁定的接班人地位,实际上是不在中书省办公,主要是在宫中。而韦俊骞这个中书侍郎,在田志明等人看来无疑比马俊嘉这个中书令还可怕。中书令职能悬空已经是定制,只不过为了加重马俊嘉的权威而封。但中书侍郎并未明文规定,故而田志明对韦俊骞十分的不满,丝毫不顾及韦家和田家的交情。加上田志明是马康远的次女马琴蔓的丈夫,田志明更是有恃无恐。

同样的事情,枢密院不久也发生了。枢密使张泽昌是马康远的大女儿马琴佳的丈夫,不久也在四月十日称病在家。枢密院由谢怀宁暂时代理。

韦俊骞也是勋贵出身,但是比起田志明、张泽昌这样实打实的豪族勋贵,他就什么也不算了。

田志明告假,徐存升这个右相倒是在,却总是磨洋工,遇事不紧不慢的。范希纯、康元悦不想卷入争斗,倒是对韦俊骞十分尊敬,可是范希纯也没有办法。徐存升是他的老上级,对他有恩,老上级如此,他如果过于与韦俊骞走得近,也会让人说闲话的。康元悦不是什么勋贵,加上是军人出身,才四十九岁,与韦俊骞这个也是军人家庭出身的人很聊得来,加上与马俊嘉关系不错,倒是不怕他们,可也不敢过头了。裴文玄是裴孝信的侄孙,裴孝信对韦昊英有提携之恩,裴韦两家交情一直深厚,裴文玄理解韦俊骞的苦衷,但裴文玄也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一方面是世代交情,还有亲,另一方面又是现实的上司,裴文玄这段时间过的是十分煎熬。

从四月初开始到六月底,中书省六部枢密院,只有兵部、礼部、学务司还对韦俊骞比较配合,刑部、户部、易物司算是模棱两可,吏部、工部则完全是跟韦俊骞唱反调。这还不算与中书省平级的御史台和枢密院。枢密院谢怀宁虽然影响大,也有威望,但因为女儿没办法与张泽昌成了姻亲,谢怀宁想支持张泽昌也没办法,而御史台的何有谦是张轩达的老下级,接的又是张泽昌的班,更是与韦俊骞对着干,虽然何有谦私下曾说过理解韦俊骞的话,但没有办法啊。

在这样的局面下,韦俊骞是心灰意冷,他想到辞职,六月中旬他曾向马荣仁递交辞呈,被拒绝。后来他又通过马俊嘉提出辞呈,马俊嘉也婉言拒绝了,他说:“你是名将之后,这也是一场作战,刚开始,你怎么能认输,你认输了我怎么办。”后来他想到直接觐见马康远,希望马康远能准许他辞职,但是马康远就没有见他,并让王元珣带话给他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思很明白,马康远祖孙三代人都不让韦俊骞辞职。

无奈之下,韦俊骞在六月二十八日不得已去拜见马康飞。马康飞是马康远的兄长,还是韦昊英的姑父。韦俊骞的父亲是韦博耘,韦博耘的妹妹就是马康飞的妻子韦乐蓉。虽然他们都已经八十多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

进入马康飞府中后,韦俊骞说:“姑父、姑母,侄儿前来实属无奈。蒙监国重用,用我为中书侍郎,可是我已经在家赋闲多年,如今重新启用我,我是完全两眼一抹黑啊,求你们跟晋公说说,让我回家赋闲吧。”

韦乐蓉:“你难道不知道晋公、监国重用你,有用意吗?”

韦俊骞:“我知道,可我已经不想再问世间事了。”

马康飞:“哎,这么像是韦昊英的孙子啊,你爹活着也笑话你。”

韦俊骞:“我真是心如死灰,想安稳度日。”

马康飞:“想必你已经该拜的都拜了吧,他们都不会同意的,是吧。”

韦俊骞:“是的。”

马康飞:“你想啊,你直接找他们,他们都不同意,我们老两口能管用吗。从监国当年安排令尊为俊嘉的老师时候起,就已经想让你为相了。”

韦俊骞:“这个我知道,如果当年我在枢密使任上进而为相,我绝不会如此,可守孝期间,我已经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