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婚姻背后的事儿 - 海上晋国沉浮录 - 英雄立马起沙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4章婚姻背后的事儿

自文永三十六年六月初,徐瑜婕替马仲云受伤后,马怡凝一直照顾他,而马仲云对徐瑜婕也是分外感激,经常去看望她。马康远、马荣仁、马俊嘉对徐瑜婕也非常关心,派人赏赐各种名贵药材给其疗伤治病。

马荣仁去看过一次,马俊嘉则多次前来看望。在众人的关心与呵护下,到十一月的时候,徐瑜婕的伤势已经基本痊愈。然而这近半年的照顾,加上马仲云平时就常去姑母马怡凝家玩儿,渐渐地竟然对徐瑜婕产生了好感,喜欢上了她。

十二月三日,马仲云和徐瑜婕在一起的时候,马仲云突然对她说:“徐姐,我要娶你。”

徐瑜婕一听,十分震惊,连忙说:“大少爷,你可别开这个玩笑,我可担不起啊。”

马仲云:“你怎么担不起,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再说这半年里,我真的已经喜欢上了你。”

徐瑜婕:“我可不敢,我是贫苦出身,您是天潢贵胄,我怎么敢呢。救您,是我应尽的本分。”

马仲云:“我不管,我一定要娶你。”

马仲云很年轻,有年轻人的冲动,就强行拉着徐瑜婕去见姑母马怡凝。见到马怡凝后,马仲云跪下说:“姑母,我要娶徐瑜婕,请您成全。她是您的干女儿,您就是她的家人,所以请您成全。”

马怡凝一听,也很惊讶,不过很快缓过神来说:“仲云,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马仲云:“姑母,我虽然年轻,但真没有开玩笑。”

马怡凝:“闺女,你呢。”

徐瑜婕:“女儿谢大少爷抬爱,但女儿真不敢与大少爷结亲。”

马怡凝:“我只问你,你喜欢他吗?”

徐瑜婕:“这让女儿怎么说呢?”

马怡凝:“照实说。”

徐瑜婕很害羞,只是点了点头。

马怡凝:“我知道了,但是这事儿,我也做不了主,仲云,我也得去和你父亲商议,再说还有你祖父、曾祖父。只要你们愿意,姑母会帮你们的。”

马仲云:“谢姑母。”

十二月五日,马怡凝就去找马俊嘉、袁淑敏,专门谈到了此事。

马怡凝:“大哥、嫂子,今儿小妹来是有事相商的。前天,仲云和瑜婕找到我,他们说他们二人想成婚。”

袁淑敏首先说:“什么?我们怎么不知道。”

马怡凝:“仲云不敢和你们说。”

马俊嘉:“仲云也倒是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龄了,不过他好像比瑜婕三三岁吧。”

马怡凝:“是,不过年龄这没有什么吧。”

袁淑敏:“徐瑜婕出身卑微,还比仲云大三岁,这怎么可以呢,自古婚姻都讲门当户对,她有什么亲属啊,她只是小妹救下来的一个外地人,能收留她已经不错了。”

马怡凝:“亲属,有啊。我既然认了她做我的干女儿,我就是她的亲属,这不能吗?至于说到尊卑贵贱,这都是奋斗来的。我家没有高祖辛苦,不也是江淮一介布衣。嫂子,你家如果没有晋公提携,或许也......”

自从谢家与四大家族发生厮打以来,马怡凝对谢怀旭一家十分不满,慢慢地对袁淑敏这个嫂子也颇有微词。如今这话,明显是硬来了。

马俊嘉看到妹妹和妻子硬来,什么也不说,只是笑了笑。

然后,马俊嘉说:“瑜婕这孩子不错,能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很有勇气的。不过此事太大,况且父祖尚在,我们还得请他们的示下。”

袁淑敏:“要是仲云纳她做小,我没有意见,但做正妻,我反对。”

马怡凝:“好,那咱们改日一起去见父祖再说。”

随后马怡凝就告辞了,只和自己的哥哥打了招呼,对嫂子完全视若无睹。

马怡凝走后,袁淑敏很不高兴,对马俊嘉说:“这就是你妹妹,都是你们一家人惯的,如今一个野丫头也想和我儿子做夫妻。”

马俊嘉:“你少说两句吧,别什么野丫头不野丫头的。没有我妹妹,我那年差点儿回不来,没有你口里的野丫头,你儿子半个月前就险些让你表哥给杀了,你不谢就算了,还胡言乱语。”

袁淑敏被骂的无话可说,因为马俊嘉所言句句在理。袁淑敏此时十分恼火,但也没用,他只能恨自己这个舅舅以及表哥太给她惹事了。

十二月十日,马俊嘉、袁淑敏、马怡凝一起去觐见马康远,重病仍不见好的马荣仁在妻子张海雅陪同下也一起来到马康远的寝宫,中心议题就是马仲云与徐瑜婕的事情。马仲云、徐瑜婕则在外等候。

马怡凝打头炮,力主支持马仲云、徐瑜婕成婚,而且还以徐瑜婕娘家人的身份竭力将徐瑜婕直接推上正妻的位子。

马俊嘉态度暧昧,但他的意思是不反对。而袁淑敏是一个劲儿的反对,不过主要是反对成为正妻。

马荣仁说:“瑜婕是好孩子,救了仲云,仲云是要报答的,我们也是记得的。不过你们现在还年轻,有些事情还是要好好想想。也许你们只是一时冲动呢,我的意思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要慢慢来。”

马荣仁的话说的很婉转,但是意思却很明白,即不反对马仲云与徐瑜婕,包括直接纳为正妻,但是主张循序渐进而来,反对直接成为正妻。

张海雅则说:“知恩图报,如果说仲云为报恩,要娶瑜婕,我信。但他长这么大,你们看他什么时候这么认真过,我觉得他们是真心。不过仲云,婚事是终身大事,你又是长孙,你和瑜婕年龄有差距,这无妨。但现在身份确实有差距,你娶了她之后,你能一直对她好吗。还有瑜婕,你只有一个人,嫁给仲云,有好处,但也会有不舒心的时候,你可都要想清楚。”

张海雅的话属于纯粹就事论事,但却明显与马荣仁的话唱了反调了。

马康远看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就曾孙的婚事表态,已经很明白了。作为年近八旬的老人,他经历的太多了。早已经看清幕后的一切了。张海雅基本是以纯女人和纯家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对袁谢的不满也是可以看出一二来的。而袁淑敏也大体如此,但是她出身大族,是新大族在晋国家庭内部的唯一代表,她既要考虑自己的儿子,又要考虑自己的家族,故而她表示反对,但主要是反对成为正妻。而马俊嘉则是打太极,心里支持,但自己夹在父亲和妻子之间,十分为难,说的都是汤话,实际上是看马康远的态度。而马荣仁的态度则明显有深层考虑。就个人而言,他实际上不反对孙子娶徐瑜婕,但他的想法还有进一步的考虑。他是一直主张重用袁谢家族对抗四大家族,并主张袁谢联合裴苏李等家。可是谢家不争气,牵扯到了袁家,而他对苏家又不满,而他的威望能力尚有欠缺,无法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之间取得平衡。

众人都表完态之后,都在等马康远来一锤定音,但是马康远却装作睡着了,王语蓉叫醒了马康远,马康远说:“哎呀,人老了,都说觉少,可我怎么总瞌睡啊,也许昨天睡晚了。你们都说完了啊,那好,今儿就这样吧。孩子们的事儿,不着急,我慢慢想。我都这个年纪了,再说这么大的事儿,总得容我想想吧。”

马康远这么一说,众人没办法,只能先退下了。但无论是谁都知道马康远确实还在思索,但他究竟在想什么,等什么还是两回事。

这件事没多久就已经传开了,怀远宫内部,大族之间,整个怀远府乃至整个晋国都传遍了。各豪门大族、官僚富商都在猜测最后会如何收场。

十二月二十日,怀远府知府曾隆昌因病请求致仕,马俊嘉上奏马康远并马荣仁,得到同意。下令以同知怀远府的曹子振为怀远府知府。同时让中书省给通远州下令,崔昆泽实授通远州知州兼都统制,沈瑞弘为同知通远州,王裕珣仍为通南知县。另外还出人意料地下令以怀卡知县袁伯言为通远州通判,以范希纯的弟弟范希仁为怀卡知县,以谢怀宁之子谢本安为怀卡县丞。

崔昆泽三十三岁为通远州知州兼都统制,这不算稀罕的事儿,以他的家族背景加上马怡凝丈夫的身份,这并不意外。沈瑞弘、王裕珣的任命也都是去年就定下的。比较意外的是袁伯言竟然升迁了,虽然在通远州里排第三,不如一个县里做一把手有权,但品级毕竟上去了。而范希仁、谢本安的任命则非常出人意料。范希仁是范希纯的弟弟,范希纯才能杰出,无论是马康远还是马荣仁,马俊嘉,都很欣赏这个理财能手,而且范希纯虽是袁宪明的女婿,但却一直安心户部,很少插手职权以外的事儿。谢本安被任命为县丞,马俊嘉的意思也还是能看得出来的,他希望借此分化袁谢两家一体的关系,从父亲那里争取谢怀宁。

文永三十七年正月,崔昆泽返回怀远府,沈瑞弘代行知州事。回家后,马怡凝就和崔昆泽商议马仲云、徐瑜婕的事情。马怡凝有些急性子,说:“祖父到现在都还没答应,他老人家想什么呢?”崔昆泽不说话,只是笑,最后说:“他老人家自然有考虑,你放心好了。”

崔昆泽回来后,自然会要拜见父亲崔弘文和祖父崔智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