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大族间的争斗
文永三十三年,马荣仁与儿子马俊嘉看似和睦,但实际上已经略有嫌隙。而虽然事实退隐但还是晋公的马康远对此即便不是洞若观火,却也看了出来了。他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父亲和祖父,自己和兄长政权的那种场景。
文永三十四年的正月,在众人朝见马康远的宴会上,马康远说:“我,兴宁五十八年出生,如今七十四岁了,身体康健。我不敢奢望活到祖母那样的高寿,祖母那是神仙下凡,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的。另外,我也不敢奢望活到高祖、世祖和高祖母那样的年龄。高祖活到九十七,世祖一百零一,高祖母一百零六,他们一生戎马,能活到百岁,是天意,是天佑我海山洲。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高寿,能使得乾国、武国不敢跨海远征,我们才能在此生活,并开辟南方。”
谈到这些的时候,马康远流泪了,说:“我现在多么怀念高祖母、祖母在的那段时光啊。高祖驾崩时候,我才四岁,尚没有多少印象。高祖母仙逝时候,我已经十六岁了,我记得那时候我极为伤感。而祖父驾崩时候,几近悲痛欲绝。祖母仙逝时候,在座之人基本都在,你们是亲眼所见,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我今日要重申,任何对四圣之不敬,均按十恶不赦治罪,无论其是什么身份,什么家庭。”
说完这些,马康远走到了大哥马康飞的面前,说:“大哥,在场除了韦老韦博耘之外,只有你比我大,我敬你。”
马康飞:“晋公,臣不敢。”
马康远:“可你也是我的兄长啊,我好怀念我们小时候啊,几十年过眼云烟啊。”
马康飞:“是啊。”
马康飞随即举起酒杯说:“来,让我们举杯一起为晋国繁荣昌盛干杯,为晋公万岁祝福。”
马康远随即说:“敬我们的晋国,敬四圣,敬先贤。”
众人也都一饮而尽。
随后马康远一一与他熟悉的元老重臣干杯,有韦博耘、马康武、马康岩、张轩达、张泽昌、田光济、韦博耘、袁宪明、王洽林等人。
而在此次的宴会上,一直是马康远主将,监国马荣仁则基本上一句话没有说,只是跟着附和。
宴会后,马荣仁回到自己的寝宫,和张海雅也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马荣仁很明白自己的父亲这天说的用意是什么,他理解父亲的苦心,但也觉得很累。马俊嘉回去后,也什么也没有说。
苏景睿等人也参加了宴会,回去后,两个弟弟都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晋公是为了海山洲的团结与和睦,尤其是家族的团结与和睦。”说完后,也随即返回房中睡觉去了。
文永三十四年之后的时光一切平静,很沉稳,毫无波澜。
文永三十五年正月二十日,同知枢密院事的赵佳威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马荣仁下令追赠枢密使,少保。
文永三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崔昆泽与马怡凝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因为崔智刚尚在,崔智刚给自己的曾孙起名为崔旭鹏。其实崔昆泽、马怡凝这几年里也有过几个孩子,但都早夭了。马怡凝一度十分恼火,为了让崔智刚早抱上曾孙,她曾建议崔昆泽纳妾,但崔昆泽都始终拒绝。
文永三十五年二月,马荣仁因一直劳累国事,断开了延续多年的午后议事的习惯,而且一断就是很长时间,直到当年的七月,长达近五个月。但是这几个月和之后的时间,他仍然强忍病痛,继续操心国事。而这几个月里,马荣仁也一直吃药,并秘密找人给自己看病,并不让任何人知晓。
虽然马荣仁的防范极为严密,但是作为妻子的张海雅,还是在七月底就知道了,她找来了太医,一番逼迫后,医生告诉她说,马荣仁得的是重伤寒。张海雅知道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病,很难救治,全靠马荣仁的意志力了。
八月初,张海雅将马荣仁的病情告诉了马康远。马康远听后,十分震惊,前往探望自己的儿子。果然,马荣仁的体形日渐消瘦,而且说不了几句话就咳嗽,还咳血。马康远看着儿子这样,十分的伤心。
回到自己的寝宫后,王语蓉说:“怎么会这样?”
马康远:“哎,谁知道会如此啊,莫不是我也要白发人送......”
王语蓉赶忙制止道:“不说这样的话。”
文永三十五年九月初十,马荣仁大咳血,事情再也隐瞒不住了。朝野尽知马荣仁病重的消息。
马康远下令,以会宁郡公马俊嘉与中书省协助处理日常政务,重大事情上报晋公。
马荣仁得知马康远下了这样的命令,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让马俊嘉接班,他是放心的,但他总是担心马俊嘉身边的人。
马康远倒是不担心有人作乱,他有绝对的自信和能力。
十月五日,裴智阳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六岁。追赠参知政事。
十月十一日,马康远下令:
以宁阳府知府何有谦升任御史台侍御史;
以宁安府知府于旭然出任吏部次官。
同时以沈弘康出任宁阳府知府;
以柳义文为昌宁州知州;
以李学烈破格为宁安府知府。
这次的变动非常反常和突然,事先是没有任何征兆的。
李学烈以兴北县知县破格提升为宁安府知府,跨了好几个层级,让他十分感到意外,却也非常的高兴和不安。在南下上任的途中经过怀远府家中,已经八十四岁的李凯勤对儿子说:“一定要小心谨慎,你以知县跃升宁安府知府,必有反常。在宁安府切记小心,目下局势可能有变,你到了宁安府一定要小心,慎言。”李学烈一一记下,在进宫拜谢了马康远、马荣仁之后就南下上任了。
而与李学烈一起同行的还有何有谦。何有谦抵达怀远府后首先拜谒了前宁阳府知府,已经卸任的御史中丞张轩达。张轩达虽然年近八旬,但头脑还很清醒,而且其子张泽昌还是现任御史中丞。
何有谦入张府,礼毕过后。何有谦说:“老大人,属下突然被调,不知朝廷有何变动啊。”
张轩达:“朝廷的事,非你我所能预期。”
何有谦:“那是,可是属下长期任职地方,如今突然来到朝廷,如履薄冰啊,还望老大人关照。”
张轩达:“我已经退了,你有些事和泽昌商量。”
何有谦:“是。”
张泽昌:“何大人,你来的正是时候,御史台最近事很多,我多少能卸肩了。”
何有谦:“属下不敢,为大人分忧。”
何有谦十二月五日进宫拜谒了马康远,马康远除了说一些场面话以外,着重和他说了几句:“御史台要掌握官员言行,不要怕。御史台是和中书省、枢密院相并行的,虽然略低一些,但职能不轻啊。”
何有谦:“臣谨记晋公教诲,按晋公吩咐行事。”
马康远:“好,很好。”
十二月六日,何有谦正式上任。
刚开始的几天还很平静,不过在十二月十三日,何有谦的手下上报了一桩事情的文书。是怀远府通怀县有人强占民田,而且有人对四圣不敬。何有谦刚开始没在意,准备以寻常方式办理。不过转念一想觉得此事要慎重。他先派人暗查了此事,结果发现强占民田和对四圣不敬的人与参知政事兼刑部官谢怀旭有关。兹事体大,他找御史中丞张泽昌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