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南洋之旅的前后 - 海上晋国沉浮录 - 英雄立马起沙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2章南洋之旅的前后

文永三十年、三十一年,马荣仁以强力打击薛家和改革盐酒茶和整顿矿山而结束了。打击和整顿行动树立了马荣仁在海山洲和大族之间的威望。然而马荣仁的眼光不止于此,他还要在南方树立自己的威望,准备采取更积极的南方经略方针。其中首要步骤就是派人先去南方了解情况,并根据当地和洛那卡国的情况,视情而定来确定对南方及洛那卡国的方针国策。

文永三十二年正月上元节刚过,马荣仁召来马俊嘉和马怡凝。

马荣仁:“本来前年希望你们出去的,但是因为你们祖母生病而延误了,去年又因为薛家谋逆和改革盐酒茶而再度耽误了。今年不能再耽搁了,你们准备一下,二月开始的时候就准备动身吧。这次你们带上几个人都去南方吧。海山洲目前大局已定,不会出多大问题,所以就一起前往南方吧。”

马俊嘉、马怡凝:“我们听父亲的安排。”

马荣仁对儿子马俊嘉说:“你是长子,是大哥,出去一定要小心,要谨慎,还要照顾好妹妹,切记啊。”

马俊嘉:“儿子明白了。”

马怡凝:“女儿谢父亲照顾。”

马荣仁:“你们准备准备,去拜见一下祖父、祖母,让他们安心,然后准备出发吧。”

马俊嘉、马怡凝:“是。”

正月剩余的十几天里,马俊嘉、马怡凝兄妹觐见了祖父马康远、祖母王语蓉,然后选择了自己的伙伴。人员有张泽昌之子张运青、田志明之子田进浩,韦俊骞的女儿韦婕婷,崔智刚的孙子崔昆宇,裴文玄的儿子裴泽林。与上次他们定下的人一样,不过也增加了一个人,即杜昌勋(文永三年出生)。只是因为此次亲兄妹同行,没有了马俊乾。

而作为他们的随扈,马荣仁派马振雄、马振虎挑选了十余名侍卫尾随。

二月五日,马俊嘉、马怡凝、张运青、崔昆宇、杜昌勋、田进浩、裴泽林、韦婕婷等人从怀远府出发。马振雄、马振虎率十余人随后也跟随出发。

此次出行的人员可谓是海山洲晋国青年一代的精英翘楚,四大家族及田、裴、韦等老牌大族可谓几乎是全员出动了。

二月十日,马俊嘉一行抵达了宁安府,在此住了一天。十一日,他们从宁安府乘船出发前往铭英州。

按照以往的正常的南下路线,他们从宁安出发经三群屿然后就抵达了铭英州。不过此次马俊嘉、马怡凝则另辟蹊径,他们先去了兰翁岛。这里都是流放人员之地。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本来想登岸上去,但是因为风浪被迫返回,只能是南下三屿县,然后去铭英州。

二月二十日,马俊嘉一行抵达三群屿。三屿县知县李锐已经在任多年了,对这帮远来人员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但他也没有询问,而是派人热情接待欢迎了他们。

二月二十五日,马俊嘉一行南下抵达了卡延河口,如今已经改名为宁河港了。从改名为宁河港后,加上易物司副使李临铭对南方贸易的整顿,宁河港已经成为南方一大港口,贸易非常忙碌。

这些人都是第一次来南方,看到贸易繁忙的宁河港,自然很好奇。在这里贸易的人有汉人,有一些开化度较高的土人,还有洛那卡国人,也有更南方的麻逸国等人。而汉人之中又有铭英州的人,也有在洛那卡国的汉人,也有海山洲往来做生意的人。

宁河港位置优越,北面是大海,南面沿着河流可顺流而下,是目前铭英州与洛那卡国的界河,西面就是洛那卡国了。

从铭英州南下约一天的路程就抵达了文林县。这里比较安静,没有宁河港的热闹。从文林县继续南下就抵达了铭英州州府所在地。

铭英州自晋国租借以来,如今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州城已经很有规模了。马俊嘉一行在这里歇了歇脚,先住了下来。然后去城中溜达闲逛。城中汉人居多,但还是有不少的洛那卡国人,不过这些人也能说几句汉话,有的还说的很不错。

马俊嘉一行在铭英州的街头吃了饭,这里的饭菜与海山洲大同小异,但是价格要比海山洲贵不少。田进浩说:“这儿比海山洲物价高,也不足为奇。一方面这里是州城,另外这儿的粮食、蔬菜、肉类不少还需要从外地运来,价钱难免就要高了。”

韦婕婷:“你是怎么知道的。”

马怡凝:“他爹常来往两地,肯定是他爹说的了。”

田进浩:“是,我是听父亲说的。”

在州城里住了几天,他们就继续南下。南下就是南部司马的辖区了。这儿可就人烟要比北部更加稀少了。

虽然人烟稀少,但是天气和空气都很好,他们这些年轻人一路策马驱驰,心情倒还是非常舒畅的。

也许正因为心情不错的缘故,他们边骑马,边聊天,有的还骑的挺快,一不小心马俊嘉、张运青的马踩踏了人们的田地。

马怡凝、田进浩等看到他们这样,赶紧说:“大哥,趁没人发现,赶紧走。”

马俊嘉也反应了过来,准备就走。

不料此时,有二十余人拿着锄头就过来了。其中一个人说:“你们是哪里来的人,踩踏了别人的庄稼,就跑啊。”

马怡凝:“兄弟,别误会。我们不是跑,我们也是无意的。这样,您说,需要多少钱,我们赔你们。”

崔昆宇随即拿出两贯钱的会钞,说:“这是两贯钱,够了吗。你们可以到城中自由兑换。”

领头的人说:“我们不要这些。”

田进浩随即又拿出了现钱,说:“这是现钱,你们不要会钞,现钱总可以要吧,拿了钱,放我们走可以吗。”

领头的人说:“会钞我们不要,钱也不要。你们得按我们的规矩办。”

田进浩:“你们什么规矩。”

领头的人说:“我们的规矩是但凡踩踏秧苗田地者,第一把马匹留下,第二要在此耕种一个月,以示惩罚。”

马俊嘉:“这是谁定的规矩啊。”

领头的人说:“这就是我们这儿的规矩。”

马俊嘉、张运青等很不高兴,但是韦婕婷、马怡凝说:“我们可以把马留下,但我们还有急事,能否让我们离开啊。”

领头的人本来还要拒绝,旁边一个人在旁说:“大哥,我看这些人不是本地人,穿着也和常人不同,我们还是小心为上。”

领头的人觉得有道理,说:“这事儿我做不了主,你们和我去见我家主人,由他来决定吧。”

马怡凝:“好,请兄弟带路。”

领头的人随后就带他们一路向南,走了约五里地,来到一家房舍。马俊嘉看了看四州,这里一片沃野,都有人耕种。而房舍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有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虽然不奢华,但简单大方。

领头的人对他们说:“你们且等等,我去通报。”

马俊嘉:“好。”

不一会儿,主人出来了。一看,然后赶紧行礼道:“妹夫,哦,不,大公子,你怎么来了啊。”

马俊嘉:“袁伯宏,二舅哥,是你。”

袁伯宏:“草民袁伯宏给公子等请安,下人多有得罪,在此赔礼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