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决战前的阴谋 - 大明之北洋称霸 - 卢龙军节度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九章决战前的阴谋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明军和安南军的士兵皆是早早起床吃过战饭后开始在各自的军官带领下站好队形准备接下来第二天的战斗,说实话仗打到这个份上安南军的士兵们已经有些气弱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安南军却刚好在昨天“连胜”的节骨眼上罢兵休战,当然即便他们强自硬撑也无甚作为,毕竟这些“胜利”都是以自身巨大伤亡得来的,稍有风吹草动就是崩溃的开始,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休整一夜也是无奈之举.

伤亡惨重的安南军的士兵们其实整个晚上休息的并不好,因为整晚整夜那些伤兵的惨叫以及越来越弱的哀嚎声无不刺激着士兵们的精神,这还是各部军官带头努力严加看管的结果,要不然不营啸就算够给面子了。“父王,您看将士们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哇,今日恐怕.”郑平见鱼贯出营的各部将士脸色略带疲顿颓废的样子忍不住悄声在郑松的耳语道。

“哎~~孤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战阵之上鼓舞士气无非就是两种手段封官领赏而已,只是昨日我们都用过了今日却恐怕不够用哇~~”郑松亦是紧皱眉头满嘴叹气道。

“咦?父王儿臣或许有个法子能令将士们重整士气!”一直久久不发话的老三郑宁眼前一亮说道:“既然封官领赏不是太管用那么何不加大封赏力度呢?”

“哦?如何封赏才能令士卒重整士气呀?”郑松见平日里不怎么会出谋划策的三儿子竟然能有注意,不由地起了考校的兴趣问道。

然而接下来郑宁的话却令郑松和郑平前后踌躇起来。

“父王,既然这点封赏不足以吸引将士们,倒不如我军待破了顺化城许诺将士们三日不封刀~~~”

“嘶~~~”郑平听见此话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气,三人不封刀而且还是屠的安南境内的城池,郑平实在想不到自己的这个平日里如闷葫芦的弟弟竟然有如此狠辣心思。

不过这个狠辣的建议却令郑松的脸色一阵复杂交织,又是心动又是踌躇很明显他是心动了。

看到自己父亲有点心动的意思,郑宁接着建言道:“父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反正这顺化也是阮家的地盘,届时父王既能驱除明军也能扫平阮家势力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郑松听郑宁说罢,眯着的双眼仿佛有一种魔力一般死死盯着郑宁的双眼说道:“宁儿~~你的本事为父是知道的,这等狠辣建言可不是你能想出来的,说!到底是谁给你出谋划策?”其实郑松当听完郑宁的话除了动心外却是闪过一丝怀疑,多疑的性格能令他走到今天,当然凡事郑松考虑性格也多多偏向怀疑的目光去审视,所以当郑松的怀疑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时,就想到平素自己这勇猛却不善言辞的儿子竟然说出如此狠辣且条理清晰的建言,不得不说郑松的怀疑也从这点开始,似乎郑松觉得这个看似颇为动心的计策内里总隐隐感觉有一种阴谋的味道只不过是若隐若现,故此郑松才觉得出言一试,这一试果然试出了暗藏的危机.

郑松的质问顿时令郑宁如坠冰窖一般冷汗直流,心虚的他由于长久以来都沉浸在父亲的阴影之下很快脸上就浮现出一丝慌乱之色,这一丝慌乱很快就被郑松察觉到,接着问道:“宁儿~~说吧,到底是说教给你说的这些话?你知不知道若是如此行事,我郑家就永远征服不了顺化以南的安南土地甚至于就连我郑家的统治都有可能不稳,试想一下哪一国的百姓喜爱一个动辄屠城的残酷家族呢?此计狠辣真是诛心那!到底是谁欲要害我郑家?”

郑平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急切的逼问郑宁道:“三弟,快说呀!这人必须死掉才行!这是要欲将我郑家先祖苦心经营的声望全部毁掉呀!”

“父父王,儿臣也是一片好心那!都赖那黎项非要鼓动儿臣将此计献于父王兼之儿臣也确实想为父王排忧解难故此才.”郑宁的话音越说越弱,不过意思已经很明白,这一切的背后捣鼓坏水的家伙正是统领后军的黎项统制使了。

“是他?其实我早该想到了”郑松当听见是黎项后,并没有应该出现的愤怒,反而将拳头攥紧脸上充满遗憾的呢喃着。

郑平一片不解剑眉倒竖双手抱拳谏言道:“父王,既然查明是黎项贼子欲要陷害我郑家,儿臣这就带人将此贼子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对!儿臣也跟二哥去,都怪儿臣糊涂才差点酿成大祸,所以儿臣也一同前往亲自斩了那个老贼的狗头!”郑宁亦是一脸愤愤捶胸顿足地说道。

那知接下来郑松的话却令兄弟二人一阵错愕.

“罢了,你们各自会本部各司其职不得有误,这件事情就当没发生过谁都不要提起!”

郑平,郑宁不可置信道:“父王?”

“还不快去!将士们也都该出了营寨速速归阵!尤其是你宁儿在后军万不可轻易露出什么表情,就当平常一样即可。”郑松一摆手挥退兄弟二人。

郑平、郑宁二人虽然不解,但自己父王这般坚决的口气他二人也不敢违逆,随即兄弟二人只得领命各自回归本阵。

待这兄弟二人走远后郑松满目沧桑目视后军的方向呢喃自语道:“哎~~~黎项,黎项啊!难道这黎家给你的家奴身份就真如此珍贵?本王的一片真心为何就换不来你的拥护?难道真要走到那个地步吗?”

说完郑松遗憾地摇了摇头带着亲卫向着大军阵前而去

与此同时,明军也早以准备就绪天津镇和其他军镇的步兵早已进入关墙下的阵地,这里的阵地可不是前两道那般好相与。这里的阵地完全都是按照天津镇以往作战时的超豪华“套餐”配置,其阵地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的节奏,顶上一座坚城要塞也不为过,阵地交错综合碉堡敌台星罗密布到处都是,交通壕和防炮洞亦是数不胜数,且战壕前亦是完全豪华版布置像是用水泥浇灌的拒马鹿角还有地雷阵、铁蒺藜阵、满布陷阱的壕沟均是天津镇数次大胜以来赖以战胜的不二法宝,而这种布置一眼便知就是典型的朱以歌式的防守反击战术.

其实朱以歌每每作战均已以一力降十会降服敌军,在朱以歌心里认为既然你已经有了领先这个时代不知多少年的战术思想以及先机还有精良的武器装备,那么凭借这几点既然能足够战胜敌军就没必要去搞那些阴谋诡计了,例如昨晚一夜无事就会有人不满意的说:既然夜袭效果不大但也可以用一下疲兵之计呀,当然有些计策很好但也要因地制宜才行。

而朱以歌与敌军对战形势完全就是我强敌弱的态势,这场战争就好比钓鱼:朱以歌正是钓鱼的那个人而安南军正是那条大肥鱼,鱼儿再肥硕也终究是猎物,所以朱以歌之所以费尽心思层层布置就和钓鱼一个原理,生怕将心思谨慎的鱼儿给吓跑了,而所谓的那些诡计若是此时施展出来不光有些画蛇添足而且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将敌军吓跑,到时候没能将安南军主力诱入关墙前者狭窄的地形内被敌军跑掉要想包抄全歼就难了。

先不提早已严阵以待的明军阵地,反观安南军中包括郑松上下都还固执的以为令他损失惨重的两道明军防线乃是明军的主力军,依照安南军的将军们估计两万人主力按照常理再加上三四万人的辅兵再加上一些民夫凑个“十万大军”也不无可能,再加上中原出战每每都喜好吹嘘诈称人数,所以包括郑松在内也都乐观的认为这两万人的“主力”都被“击溃”,那么剩下的明军也仅仅是强弩以末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就这样在这种轻松乐观的灌输之下安南军的士气再一次得到回升,当然这里还有加大封官论赏的结果.

就在安南军上下乐观的擦亮兵器甲胄排列整齐准备“轻取顺化”的与此同时后面距离安南军五十里地的明军骑兵也早已列阵而待,当然他们现在不是出击的时候,只有当听到战前约定好的三声信号炮响方可发动攻击,所以此时骑兵的将士们皆是大气不敢出一个在敌军后方隐藏着,五十里地对于五万骑兵来说那可不是有多远的距离,基本上只要这几十万马蹄稍稍多震动几下前面的安南军就有可能察觉出来,当然战场上不确定因素多得很,也难保天命不在安南这边也说不定,至少现在明军骑兵就没被发现,只等接下来给安南军的最后一击了。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呜呜呜呜咕咕咕——传平安王帅令全军呈方形阵前进——”

“传平安王帅令全军呈”

很快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安南军连同后军的辅兵和民夫共八九万人齐头并进,虽然安南军开战前的八万主力只剩下将近五万人,但安南军此时大军开进加上后军未计入其数的辅兵和民夫在人数照比前方的明军来上倒也不落声势,毕竟明军用来正面作战的步兵也不多也就四五万人的意思,十多万人抛去石柱兵和广西郎兵一部驻守岘港外还有的朝鲜以及倭国兵负责围住顺化城在将五万骑兵分出去能用到正面战场上的也就四五万人要真论起来明军正面战场的人数反倒不如安南军,不过安南军这种看起来倒也蔚为壮观一对上惯会以质量取胜的天津镇,那么这种壮观的景象保持不到五里地很快就将变成另一番景象——那是血与火交织的景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