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赶赴战场,大破土蛮(上)
天津兵行军速度在当世绝对是超一流水准,随着北海道的牧场兴建后全军短时间内就从半骡马化蹦到全副骡马化。行军速度大幅提升三倍都不止,关键是到达战场后战士的体力能得以保存,对敌接战更是勇猛不少。宣府距离天津有三百公里,朱以歌率部从傍晚出发一日急行军约二百里,整整三天后也就是腊月十九日才赶到宣府城外,此时保定府的援军还刚过京师而已
“弟兄们咱们已经到宣府了,把路上跑死的骡马尸体收集一下,交给辎重营处理后当军粮.”朱以歌一见宣府城在前,当即回头大声下令道。
到了宣府城下,朱以歌派人进城说明来意缴了手令后,监军蔡英德才放朱以歌等将来入内,不过大军却被拦在城外。不等众将疑惑不解时,监军蔡英德带着犒军的酒肉出城,见到朱以歌连忙笑脸相迎道:“哎呀呀~~殿下您可想死咱家啦~~自从万历二十二年倭岛之战一别这一晃眼咱家可和殿下您有快两年未见啦~~自从数月前得知殿下产子,咱家被调任宣府担任监军军务繁忙没有亲自贺喜是在抱歉那~~”
朱以歌一见是老熟人蔡英德,亦是笑脸相迎拱手说道:“啊无妨~~蔡公公不也是派人去过了吗,心意到了即可。只是本王略有疑惑,我大军刚至手令也勘验无误,为何不叫大军入城休整呢?”
蔡英德脸上表情一变,突然正色道:“不瞒王爷您,李总督走之前特意叮嘱咱家,说等北海王援军来时短暂休整一会儿不可耽误立刻开赴长城外大安口和龙井关处阻敌增援!军情紧急还望殿下海涵.”
“嗯,无妨既然军情刻不容缓,本王自然不会耽搁,额记住!现在天津镇指挥官是副总兵刘以生,本王嘿嘿只是顺路,顺路知道不?”朱以歌露出你懂得表情说道。
蔡英德心领神会一笑随声附和,之后大军暂时在城外扎营休整半个时辰,劳军的酒肉也没有浪费就当是战前的战饭罢了。
半个时辰顶多就是吃口肉喝碗水歇歇脚的工夫转瞬即过,朱以歌不敢耽搁,看休息的差不多即令刘以生集合队伍,奔赴战场!
就在第一批援军——天津镇在此刻启程时,远在一百多里外长城战场。此时李如松亲率宣大精骑和马木哈部骑兵及其家丁骑兵共两万人在此和二十万土蛮大军进行鏖战。
本来三天前,八都鲁特汗刚刚休息美了,要准备启程时正好和前来准备“堵枪眼”的李如松双方在路上碰个正着;好吧,既然大家“一拍即合”都有同样的想法,那就来吧!就这样双方接上火干了起来
很快,李如松的两万骑兵由于明军大部分都装备良好,棉甲、铁甲样样不缺;再说武器方面虽然明军骑兵照比天津骑兵差一点,但三眼铳、硬弓强弩还有骑兵炮样样不少。最后装备精良的两万明军骑兵刚一接火还未杀到跟前就将三万土蛮大军前锋给杀的四散而逃,身穿简陋的兽皮和皮甲手持软弓和弯刀的蒙古骑兵哪里是明军的对手,在这个比谁更烂的世界里很明显蒙古人做得真够彻底,武器装备先不说就连他们祖先曾经引以为傲的战斗意志全都丢的一干二净,要不然初一接战三万人只遭受三千人的损失,一成的战损率就承受不住隐隐有崩溃之兆。不过毕竟这三万前锋后面还有十七万人(算随军家属),人多势众的优势也在前锋部队没崩溃多久就被稳住。
骑兵作战不像步兵那样若是冲锋起来速度不容易脱节,这也使得李如松的两万人在打散三万土蛮前锋后没敢轻敌而入,看着这虽然人多势众却散乱不堪的阵型如排山倒海般一浪一浪冲锋过来的蒙古骑兵,李如松神情若定眼神中充满鄙视之光说道:“哼~~蒙古人真的堕落了,他们祖先的看家本领——曼谷列都忘记了吗?哼哼~~一群只会没头没脑乱冲的乌合之众又有何惧?”李如松这一在战略上蔑视对手的态度也在无形间影响着人数处在劣势的明军骑兵,使得人数虽少的明军士气大振皆是群情激昂紧握着三眼铳和弓箭跃跃欲试。
而在土蛮大军中军内,八都鲁特见到充作前锋的三个部落居然刚一接战就溃败下来,顿时勃然大怒道:“混账东西!泰赤乌、把兔儿、蒙力克部你们都是废物吗?难道蒙古人的本事你们就全都丢的一干二净?混蛋!中军随本大汗冲锋!一举冲散敌人!”
不过一旁的大王子巴图赖一把拉住暴怒失去理智的八都鲁特劝阻道:“父汗!您是大汗身份重要,还是让儿臣冲锋吧!”
八都鲁特被长子拦下,见颇像自己的长子有如此勇气,当即满怀欣慰气也消了不少应允道:“好!巴图赖果然是本汗的儿子!去吧!给你一个中军直属精锐万人队,一举冲散敌军!”
“是!父汗!”
很快巴图赖就率领一万人八都鲁特直属的万人队出击前往迎战,这些号称精锐的万人队虽然在八都鲁特眼里是精锐,但无论是作战意志或者武器装备都和明军精锐骑兵差远了,这万人队大部分都装备着双层厚重的皮甲还有重刀、重枪和硬弓,不过即使这些能对明军产生杀伤力但那也在火器面前不得不低头。
这支精锐和之前李如松上来就击溃的那前锋部队来说只不过前者是正规脱产的部队平时专门用于征战护卫大汗,而后者只不过是前几天刚从部落里征召的牧民罢了,前文说过蒙古人确实是全民皆兵,但这也间接影响蒙古士兵精锐程度体现。毕竟精锐是靠不间断的苦练才得来的,平时放牧又哪有时间苦练杀敌本领所以只会打猎技巧的蒙古牧民前锋很自然而然的就被李如松上来整一个下马威——杀的大败!
不过,正在李如松将再次冲锋到他身前的牧民骑兵杀的四散而逃时“隆隆东隆隆——”从中军而来的巴图赖部呼啸而至。李如松一开始从比之前严整不少的马蹄声以及远远望去冲锋过来的骑兵阵型就能得出结论,这种从后面冲上来的骑兵绝对不简单,至少也不是自己之前那般都不用动刀只用火器远远就能击溃的了的。
所以运用骑兵经验丰富的李如松不敢大意,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就应该重视对手。所以李如松利用长城外的大草原一览无余的平坦地形,下令避敌锋芒所有部队向左机动,同时又令众军士们重新装填好发射完的火器,就这样明军在,李如松的指挥下动如脱兔静如处子,整支大军开始不急不躁的和脱阵而出的万人蒙古骑兵兜圈子玩,使得兴致冲冲的巴图赖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整个万人队不由的士气为之一泄气,随着巴图赖和土蛮大部速度差距越开越大,距离也随之拉大,很快巴图赖不知不觉距离本部越来越远甚至达到三里,攻守之势转瞬而过。
蒙古人退居大漠多年,就连铁甲都要靠平日里明朝边关商人走私和朝廷的赏赐才能获得,要不然也不会北元灭亡后诸多蒙古各部开始跪添曾经的仇人,对于环境残酷的蒙古高原来说精良的武器才是你生存的唯一保障而这种东西蒙古人已经丢的一干二净,现下也只有大明才有;而用作军事观察的单筒望远镜就更是见都么见过,所以十数万马蹄阵阵作响激起来的烟尘更是遮天蔽日,前方的情况还处在后面中军的八都鲁特根本看不清楚,他只看见个大概那就是明军在“狼狈”的逃窜,而自己的儿子似乎“得胜而追”,于是盲目自大的八都鲁特哈哈一笑,自觉是自己的儿子已经分出胜负后。当即命令还在慢跑的中军全体加速,左翼和右翼各分出三万人包抄明军决不能让明军“跑了”,而后八都鲁特自己亲自率领中军的精锐加速冲锋,后面带来的家属们就不冲锋了在后方捧个人场就行了。
很快随着八都鲁特的一番安排,土蛮部全体动了起来,他们手持弓箭双腿夹紧马腹呼喝着怪声加速冲锋,一时间战场的节奏隐隐有脱离李如松的掌控看似加快了不少.
另一边,李如松一看后方烟尘滚滚,马蹄阵阵看样子土蛮大军在后面“散步”的军力已经全压上来了,在回望后面还快速追击自己的一万蒙古骑兵,李如松的表情也不由的变得凝重起来。
由于明军和蒙古人骑乘的战马大都是蒙古马,所以速度上没有什么快慢距离倒是一直和后面追击的蒙古骑兵保持三百步,看到这里李如松觉得若是不能解决后面的苍蝇那么更后面的威胁转瞬及至,骑兵冲锋的速度可比步兵那慢吞吞的速度快多了,所以李如松咬了咬牙坚决的下令道:“如柏,如樟,如楠咱们若是不解决掉后面尾巴,早晚会被土蛮大部给围上,倒不如趁着土蛮大军还没杀到这里先冲垮后面的苍蝇,到时或许还能撑上一句!”
“诺!我们听大哥的..”
“大哥说的对!”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李如松的三个兄弟皆是随声附和,就这样两万余骑,分成三路瞬时间阵型变成了小范围的包围圈,刚刚还冲锋的巴图赖哪里知道前面的明军竟如此不安套路出牌,变阵的速度非常之快,瞬间两翼由李如樟和李如梅各分出三千骑减缓速度向后绕个小弯就拐到了巴图赖的后面,由于巴图赖被打个措手不及,骑兵追击冲锋时又不可能降得那么快,于是乎很悲剧的是巴图赖就这么陷入明军的包围圈,在局部战场上明军形成优势兵力以二打一且装备士气都远高于巴图赖率领的蒙古万人队。
见此李如松觉得时机成熟,当即挥手下令将其包围绞杀,李如松本部此时也减缓速度全军调转马头和后面包抄到位的部队齐齐杀向陷入明军自创的人造包围圈中,面对从前后方向杀来的明军,巴图赖面对这种突发情况头脑简单的他哪里应付的过来,顿时慌了神张主帅的意志也间接的影响到整个万人队,这个蒙古万人队由于被明军吸引冲地过快估计就连后面正赶来的土蛮大部也救援不及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