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大喜之后的大悲——鲁王病重 - 大明之北洋称霸 - 卢龙军节度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三章大喜之后的大悲——鲁王病重

“神马??朱以歌的夫人怀孕了?”“侬说什么啦?朱以歌的夫人有身孕啦?”

“哎呀!为何这个恶魔还会有后人那,老天不公”

“哈哈哈!朱以歌有后真是可喜可贺我们的利益保障也有底啦.”

“.”

朱以歌的两位夫人怀孕的消息没过多长时间就被传开了,最先知道的自然是靠近天津的京师了,而各人的心情却心思各异,百姓们对于这位允文允武的出身皇室的将军是爱戴有加,自然满心欢喜,很多在家供着朱以歌长生牌的家庭听到消息后更是喜极而泣连呼“老天开眼~~”

不过对于那些朝廷上正直大臣却只是淡淡一笑道声喜而已比没有起到多大的波澜,而在那些江南集团的官吏眼中别提多难受了,朱以歌有了后人那就意味着天津镇集团向心力更强,所发挥的力量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所以在他们眼中除了难受之外更是流露出不可察觉的恐慌。

而在紫禁城养心殿内处理政务的万历帝朱翊均手里拿着骆思恭发来的密报,亦是一脸欢悦的自语道:“哈哈!朱以歌这小子行啊!朕的这位侄子可是好生的叫人着急,这回可好了,朕总算能和贵妃交代了,想必苗苗这孩子也多少能放下些担子了吧”

“嗯~~来人啊!”

“奴婢在。”

“传口谕给骆思恭叫他即可将密报上的这个消息传给鲁王不得有误!”朱翊均突然高声唤来门外侍候的太监书说道。

“奴婢遵旨!”

不到四天神通广大的锦衣卫就将消息传递给兖州府的锦衣卫,接到密函后锦衣卫不敢耽搁,立刻将这封密函交给鲁王府。

“卑职兖州府锦衣卫千户张大鑫有紧急要事拜见鲁王千岁.”兖州府锦衣卫的头头张大鑫高声洪亮却带着恭敬的语气拜门道。说实话再现如今的大明朝能让专门负责“看护”王族们的锦衣卫如此客客气气的说话,实在是不多见而鲁藩确实那极少数幸运之一,无他只是实力耳,谁叫人家鲁藩一脉出了个朱以歌这位精明强干最主要的是颇受圣上恩宠的皇室子弟呢,所以说面对鲁藩的“强势”平日里嚣张无比的锦衣卫也是在吼不住,也就演变成如今这样客客气气、恭恭敬敬地说话。

“好这位大人您稍等,奴婢这就去禀报.”虽说鲁藩一脉因为朱以歌的原因“得道升天”各种利益着实吃了个脑满肠肥的,但鲁王家教甚严即使得势也不改待人接物之初衷——仁义礼让待人,从而也使得整个王府的气氛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大家都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主人都这般了更何况下人奴婢,亦是不敢得势咬人,所以即使是鲁王府的下人太监们也依旧是待人谦和不卑不亢,从这点看来也更受地方官和“负责看护”的锦衣卫敬佩有加双方的关系之融洽直令其他地方官们羡慕嫉妒恨。

“啊!这位公公不必客气,如此就劳烦这位公公了~~”

须叟通报的太监说可以进去了,张大鑫这才快步进去直奔王府正殿而去

“臣锦衣卫千户张大鑫叩见鲁.额?”张大鑫进入殿内头也不抬纳头便拜,谁知眼前之人却并不是以往熟悉的鲁王而是鲁王的庶六子即现在的长子高平王朱寿曾(金字边),当即感觉脑袋短路有些不知所措张口问道:“这为何是高平王殿下在此?陛下口谕在此鲁王千岁为何不前来接旨?”

高平王朱寿增紧皱眉头唉声叹气道:“哎~~寡人亦是为难,好叫大人知晓父王于昨日夜突然气疾复发病重在床,父王病体虚弱不能下床,只好派寡人来前来接旨,还请大人勿怪.”

“什么!千岁病重!?”

张大鑫一脸惊诧的脱口而出,说实话昨天发生的事情而且人家全城的名医都请遍了,自己身为“看护”王府的锦衣卫千户愣是没有接到一丝一毫的消息,这已经不是渎职这么简单了,说实话虽说锦衣卫负责看护这些亲王们以防止造反,但毕竟人家没造反的时候可是身份尊贵的亲王,既然人家是王爷身为看护的锦衣卫和地方官们就有一定责任要保证藩王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在大明可不是小事情须知很多明末被李自成干掉的藩王最后守城的官员大多是自杀殉职或是投降了事至于逃跑求生的也有但却不占多数,因为大明律有规定城内藩王若是不保守城的主官们都要受到牵连责任最重的甚至诛九族。想到这么可怕的后果张大鑫不由的在心里暗自狠狠骂着昨天没有通报的值班混蛋,“也不知道昨天是那个混蛋值的班如此要事居然隐匿不报这叫外人怎么看皇上,这不是明晃晃的给皇上抹黑嘛!若是传出去经有心人这么一传必然会传成陛下苛待王族亲族,到时候天下的这些藩王们人人自危岂不是要闹翻了天,到时候自己的前途可就.完啦”想到这里张大鑫艰难地咽了口吐沫,冷汗直流。

顾不得的张大鑫连忙出口问道:“殿下,不知千岁贵体如何?有没有去名医?”

“哎!全城的名医都请遍了,可是.可是父王的身子就好像突然垮了似的,发病后越来越严重那些大夫们亦是束手无策啊!寡人心中亦是心急如焚,要不是父王有严令不得在半夜叨扰官府和百姓,否则寡人早就去找你们去求皇上的大内御医了..快!张大人你来的正好,劳烦你走一趟速速前往京城告知陛下,求陛下速派御医!”唉声叹气的朱寿曾犹如捉住了救命稻草般紧紧抓着张大鑫的衣领激动的说道。

张大鑫见此心中再一次对鲁王敬佩之余,亦是不作他想一地亲王的性命要紧,地方藩王若是病重放在大明朝可不是小事情更何况是现在风头正盛的蓟辽总督朱以歌的家人,张大鑫更是不敢怠慢神色凝重抱拳道:“臣定当竭尽全力!还望高平王再向周边多请些名医也好为鲁王千岁拖一些时间卑职这就去向快马赶往京城。”

“多谢张大人了!寡人在这里谢谢你了!只要能保住父王的性命,张大人你就是寡人一家的恩人哪!”

张大鑫哪里敢受如此大礼,连忙扶住朱寿增道:“殿下万万不可,卑职受不起啊!卑职职责所在,还请殿下放心!多则三四日臣定然将消息快马送往京师。”

“这殿下卑职这里尚有皇上口谕是关于世孙殿下的,不知.”张大鑫也不知在这个当口合不合适说,故此言语间有些犹豫。

“嗨!张大人还有何事速速将来!别那么婆婆妈妈的啦~~”

“嗯~~陛下口谕,鲁王接旨——”

急昏了头的朱寿增反应过来这可不是要随便说的自然是要摆足架势跪下接旨才行,当即跪下道:“臣高平王朱寿增代为接旨。”

“可——”张大鑫正色道:“锦衣卫传陛下口谕,鲁世孙朱以歌妻妾二人于数日前怀有身孕,此乃鲁藩幸事,大明皇室之幸事也,朕不敢独乐特此通知鲁王叔喜讯同庆之钦此——”

“臣高平王朱寿增代父王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刚起身后,朱寿增心情好了很多,道:“太好啦!我鲁藩一系终于再添人丁了,大哥儿(古代称呼家中长子长孙的昵称)有后,想必父王听到这个消息必然心情大悦,病情或许也能转好也说不定啊!”

“殿下此言极是!还请殿下速速将这个好消息带给鲁王千岁,卑职这就去了,告辞!”张大鑫不敢耽搁拱手抱拳说完后就转身而走。

“劳烦张大人了——”

事情紧急诸多礼节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朱寿增随即赶紧吩咐下去在向邻近州府请名医就诊,自己则快步跑向王府寝宫内.

寝宫内,鲁王颐坦的病床前排列不少侍疾的王子王孙们,虽说人到不少,但在急匆匆赶来的朱寿增眼里看来却是满心的酸楚,不是生不出娃娃而是养不大呀

“父王!父王!好消息!好消息!”

见朱寿增急匆匆大呼进来,泰兴王朱寿鋐一瞪眼不满地抱怨道:“兄长何故大呼小叫的,没看父王病重吗!”

朱寿增像是没听见朱寿鋐抱怨似的一下子跪伏在病床前伏在鲁王的耳边激动的低声道:“父王~~您听得见吗?”

“咳咳咳~~混账~~孤还没死呢,有.话就快说”鲁王艰难的抬起眼皮用了很大力气说道。

“呜呜呜呜~~~父王!刚刚锦衣卫传来陛下口谕!大哥儿那孩子有后啦!您的两位孙媳妇都怀有身孕啦!您要做曾祖父啦!父王您快好起来啊!”朱寿增说着说着抑制不住眼泪带着哭腔在鲁王耳边说道。

“啊?你你说什么?”鲁王顿时来了精神突然等起眼珠子用那不符合病人神情的语气大声质问道:“你刚刚说.孤的嫡孙大哥儿他有后啦?”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嗯!是!”朱寿增亦是满眼含泪重重点头道。

说实话这个消息对整个鲁王府的人都是一股强心剂似的消息,现在鲁王重孙子辈的后人几乎还一个没有,当然除了朱以歌还未出世的这两个孩子,而轮到孙子辈的除了朱以歌之外那个异类,眼前跪着的三两个几个刚断奶的孩子就是朱寿增和朱寿鋐兄弟二人这几年各自的成果,不过有了之前数不清的孩子夭折,这几位就连朱寿增和朱寿鋐都心里没底,所以说鲁王一脉的人丁稀少可见一斑,而如此近鲁王却在自己最最痛苦病重之时听到自己就快有重孙子了,怎们能不叫这位盼孙心切的老人欢喜鼓舞,顿时这个消息在经过朱寿增再三去肯定后似乎鲁王的病情还真有所好转也不咳嗽了,终于!本来就病恹恹的鲁王在喝下一碗治疗气疾汤药后,气色稍微红润安详的睡了过去,这一幕也使得一众皇子皇孙们舒了一口气。

朱寿鋐事后不好意思的朝朱寿增讪讪道了一声歉,朱寿增也没放在心上宽慰道:“行了!咱们兄弟二人还用得着这么客气?你也是心急父王的安危,无妨~~~无妨~~”

四天后,张大鑫还不知道鲁王的病情已经被朱以歌有后的消息给“治疗”的好转一些,他还当着四天前的情况马不停蹄地直奔京师经过四天六百里加急后,终于赶到紫禁城在东暖阁觐见皇上。

“臣兖州府锦衣卫千户张大鑫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大鑫一脸风尘带着疲惫深色行礼道。

朱翊均不知道鲁王病重的消息,却是奇怪一个口谕为何劳烦一个兖州府锦衣卫千户亲自前来复命,当即疑问道:“爱卿是兖州府的锦衣卫?刚刚听宫门的侍卫说你有紧急要事前来还动用六百里加急快马,却不知有何要事至此大动干戈啊?”

一路上马不停蹄口干舌燥的张大鑫咽了口吐沫恭敬的回答:“臣确有紧急之事前来禀报,臣接到飞鸽传书后就立刻去王府宣读陛下口谕,孰料就在宣旨当天的昨夜,鲁王突然病重,贵体垂危遍请名医亦是无药可医,高平王无奈这才叫卑职连忙赶往京师向陛下求援几名太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