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孟大忽悠此生唯愿以大王为主,听凭大……
第91章孟大忽悠此生唯愿以大王为主,听凭大……
于陵承看着孟霁的表情不对,立即道:“你不会又想去救那些呷西嘛?我跟你讲,我的呷西你不能动的。”
“怎么会?”孟霁笑了起来,长长的眉毛也舒展了开来,“我在听说你们造反后,就想参与了,这样的好事,怎么不带侄女呢?这是嫌弃侄女兵少吗?”
“哎呀呀,那我们这次是昆叟联军嘛,你嘛,你不是昆叟的嘛。”于陵承的眼睛就滴溜溜地转。
可这话糊弄不住孟霁,“我怎么不算叟人了,我可是妥阿哲的后人!”
“济火寨有你阿舅了嘛!你们只能派一个人来嘛!”于陵承立刻又想到了一个理由。
孟霁心中发笑,这于陵承以为她年纪小,不知事,想拿这些借口搪塞她。
她哪里不知道,这些部卒头人打着为遑耶复仇的名号造反,其真实的目的,无非是想要瓜分掉南中而已。
南中一共七郡,他们这次抱团的部族就有十来个,一人一个郡都不够分。哪里愿意再加她一个,分薄自己的那份羹。
当下孟霁只作不知,她昂首道:
“一个部族自然要派最强的来,昨夜之事,难道不能证明我比我阿舅更强吗?”
她骄傲的样子,十足是一个得了头名的少年人。
少年人是不懂得遮掩野心的。
于陵承看得明明白白,这个孟霁是想把她阿舅挤出去,自己取而代之!
窝里讧嘛,怪不得能做出夜袭舅营的举措来。
如果只是换一个人的话,根本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况且,还有一点最重要的——
济火夷的先祖妥阿哲,当年被蜀汉封为罗甸王。
济火夷不论是所占的土地,还是麾下的呷西,都远超南中其他的部族。
这也就是吐朵阿克还不是济火夷的头人,于陵承才可以跟他平起平坐。但也得被吐朵阿克隐隐压上一头。
如果济火夷的代表换成这个没什么心机的小娃娃,他就不信,他还能被压一头!
然而就在孟霁以为于陵承就要点头的时候,他却把手一摊,露出一个为难的表情,“那你阿舅不能同意的嘛!”
他再想把吐朵阿克换下来,也不会去平白得罪济火夷未来的头人嘛。
孟霁冷笑,“他不能同意有什么用?南中七郡,你们拿下来了几个?据我所知,永昌、牂牁眼下都还在晋廷官吏的手中吧。”
她边说,边在帐中踱步,“没错,这些郡府无兵,还被你们围住了郡治,但只要守在味县的刺史不投降,他们就还有个主心骨,晋民可能被征召起来,组成军队,随时准备反扑……”
话还没说完,于陵承霍然转身,一步跨到了孟霁面前,打断了她的话。
“你的意思是,你能拿下味县?”他脸上戏谑的笑容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
孟霁不说话,只是背着手,得意地看着他。
“等等,”于陵承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你从吐朵阿克营里抢的那些女娘呢?你送去哪里了?”
孟霁面上的笑容便加深了,“送回家了。”
“你见着李毅了?”于陵承惊了一下。
“是,我已经说服李刺史投降了,他的条件只有一个,南中可以按照你们的想法瓜分,他甚至可以帮着做个见证,或者说,按照你们的要求来任命新的官吏。”
“他有什么条件?”
“他希望至少明面上,还是由他继续来做宁州的刺史。只要你们肯答应,他就会命令那些死守城池的晋官给你们开门。”
·
李毅投降的决定,在这些昆帅、叟帅眼中,是十分顺理成章的。
毕竟李毅被他们困城困了这么久,肯定要粮没粮、要人没人,不投降,也没别的出路了。
于是这群昆叟帅,便喜滋滋、急吼吼地聚在一起,准备进城接受他们的任命了。
今天这些夷帅来得是很齐的,光是大大小小的昆叟头人、夷帅就有二十来个。
然而乌泱泱的各部昆叟军在城门外聚集了半天,城门却迟迟没有打开。
就在城下众人纷纷开始犯嘀咕,猜想李刺史是不是反悔了的时候,李秀自城上坠绳而下,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是你!”
立即有人认出了她来。
“那日就是你率援军将我们撵出来的!”说话的夷帅显然是有些不忿的,拳头一挥一挥的,想要上去出出气吧,又觉得有些不合适。
李秀根本不看他,只是冲着众人一拱手,“李刺史有话让我同大家讲。”
“李刺史有何赐教?”孟霁接口道。
“既然大家说定了,依旧奉李刺史为刺史,便希望诸位大帅能看他份上,不要带大军进城,不要扰民。”
有夷帅当场就不干了,“不准我们带兵进城,难道他在城里布下了鸿门宴?”
话音刚落,孟霁便是扑哧一声笑了,她斜眼看向那夷帅,“这是怕了?”
孟霁是这群夷帅里面年纪最小的,又是个女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