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磨刀霍霍如此负重,在她这儿竟像是背……
第113章磨刀霍霍如此负重,在她这儿竟像是背……
“是这样的,原本不当来劳烦仙师,只是我大军远来,粮草供应不及。想向仙师借点粮,暂时应一应急,却不知仙师意向如何?”寒暄得差不多了,孟霁终于说起了自己此来的意图。
范长生心中立即大亮,但随之心情就有些微妙了。
打从沈介还在山上的时候,他范长生就开始给李特供给粮草。
那个时候李特不过是流民头目而已,不过两三载之间,李特就已经快要吃下整个益州了。
正当范长生为了自己的抉择沾沾自喜的时候,风雨突变,李特居然就这么死了。
并且这李特一死,便如大厦倾倒,李特那些弟弟、儿子们竟都立不起来,数日之间便被罗尚逆风翻盘。
这让范长生有种投入都打了水漂的心痛滋味。
他也不是没想过改弦易辙,转而向罗尚表达一下友好之意。
可人罗尚根本不接茬。
而李流却不断派人送信过来,催他供粮。
看样子,他只能继续被李氏套牢。
而孟霁此举,却是把重新站队的机会送到了范长生的眼前。
范长生借耷拉下来的眼皮,遮掩过那一闪而过的精光。
谁料范长生还在端着架子,没有立即开口,范屏便已经抢着说道:“我们家粮食也不富裕了,去岁秋收的粮食,都答应给李特了。”
“范屏!闭嘴!”
那个一直维持着自己仙风道骨一般形象的老神仙,终于变了脸色。
“可李特已经死了呀。”孟霁像是没看出来那祖孙间的暗流汹涌,只是笑着说道。
·
李流最近的日子不大好过。
他从小是很敬重他二哥李特的,但这不代表着他没有腹诽过李特的某些决定。
他曾一度觉得,自己若是能早生两年,换他来做阿兄,定然是会比李特厉害许多的。
可当阿兄死了,他成为了这批陇上寇的头领时,他才感觉到了压力之大。
他费了很大的心力,才将六郡流民重新拢在了一起,那个时候,他丝毫不敢想什么全据益州,只是想令一切都回到李特在时的样子。
可现实给了他教训,他们在节节败退,他们原本拿下来的城池,一座又一座地被罗尚吃下。
他身边的人也在减少,那个他曾以为固若金汤的北营,那个他的两个阿兄,李特、李庠曾无数次加固过的营垒,居然就那么轻轻松松被人攻破了。
不过一日之间,他就失去了大将李攀,侄儿李荡。
他自己兵败如山倒,如丧家之犬一般,好容易逃了回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又得知了一个让他万分惊恐的消息——
南中来的援军竟不是谣言。
他的斥候已经回报了,那支军队已经快到武阳了,不日就将至成都。
虽然斥候说,援军不过数千人,且皆是步卒。但那一定只是先头部队,大军一定还在后面!
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从范长生那里传来的消息。
范长生表示,他们家也没余粮了,今后恐无法再供给军粮。
“于今之计,咱们只能降了。”李流最终这样告诉自己的子侄同下属们。
·
不同于李氏的惶惶不安,孟霁这几日过得就很舒坦。
她跟范长生约定好了,等大军一到,就来取粮。
自己却婉言谢绝了范长生的挽留,带着部曲回到了成都郊外。
又在雍由的热情相邀下,搬进了雍家堡。这么一来,她那些受伤的部曲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她的马儿也不用自食其力地到处去啃野草了,自有上好的马料送到嘴边。
在大军到来之前,她什么都不用做了,只等着罗尚彻底把李氏咬死,然后她再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但是事情的发展,似乎有些跑偏——
“禀大王,李雄率兵数破罗尚,罗尚军死伤惨重,今已退回太城。”她的部曲如此禀报道。
“等会儿,你说什么?”
孟霁正跟雍由摆龙门阵,闻言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叫罗尚军死伤惨重?李流不是连自己的亲儿子都送到罗尚那里当质子了吗?怎么又打起来了?”
部曲道:“想要投降的,只是李流。李雄并不肯降,竟是绕过他叔父,暗中鼓动兵众,突袭罗尚。”
“这李雄真是好本事,竟是直接把李流架空了吗?”雍由忍不住啧了一声。
孟霁也有些好奇,“可知李雄是如何夺过兵权的?”
“属下在六郡流民处探得,李雄曾有一番言语鼓动人心。他说,他们自来了成都,一向对蜀民残暴,今日一旦束手,便为鱼肉……”
那部曲一边说,雍由便跟着在一边心有戚戚地点头。
莫说那些普通老百姓,就是他这样的世家大族,不也被李氏逼得好好的城里祖宅不敢住,跑到郊外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结坞自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