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趁虚而入袭营之人自称是南中阿彻大王……
第114章趁虚而入袭营之人自称是南中阿彻大王……
罗尚这次派去攻袭郫城的,是之前投诚的隗伯。
是日夜里,隗伯引军到达郫城城下的时候,内应从城头放了长梯下来。
隗伯军一见城内火起,便按照事先的约定,争相往梯子上爬。
变故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
城下道边,忽然鼓噪起来,一支不知几时躲在那里的伏兵,攻向隗伯正半挂在城头的军队。
隗伯兵猝不及防,当即被打得抱头鼠窜,嗷嗷地往成都方向逃去。
李雄率军紧追不舍,直追到成都城下,却是令手下兵卒高呼:“已得郫城矣!”
城头上守军一看,下面不就是自己人吗?便立即开了少城城门。
直到李雄的军队进入了少城,罗尚才后知后觉地反应了过来,忙屁滚尿流地退入了太城。
至此,因为李特身死,而失去的地盘,便尽数被李雄夺回来了。
“阿兄若是在天有灵,必然十分欣慰。”李骧,也就是李流的弟弟,看着自己这个侄儿,简直欣慰极了。
李雄屡战屡捷,正所谓年少得志,说不得意,那也是不可能的,不过他却强行按捺下兴奋,“哪里是我的功劳,都是叔父教导有方。”
语毕,他一拱手,“城中之事,便暂时拜托五叔,侄儿先行一步。”
“成,你去哪儿?”李骧问道。
“侄儿去北营,”李雄道,“接阿母入城。”
李骧点点头,“二嫂伤势未愈,在军营住着总不好,还是到城里养伤为宜。你快去吧。”
“是。”
当李雄转过背来,朝着城门方向而去的时候,才终于稍稍纵容了一下自己愉快的心情,于是,他的步履便轻快极了。
他止不住地去想,阿母这段时间一直郁郁寡欢,食不下咽,今日若知自己夺回了成都少城,必定是能多进一碗饭的!
他一面这么想着,一面引兵纵马往北道而去。
还没有跑出多远,远远便看到有不少人相对而来。
李雄眉头一簇,意识到这有些不寻常,毕竟成都现在坚壁清野,城外几乎很难见到老百姓,眼下又怎么会有人朝成都的方向而来?
然而待他看清那些人的时候,惊得立即从马上跳了下来。
那些成群结队朝着成都奔来的,是他的兵卒!是他专门留下,驻守北营的兵卒!
李氏在益州经营日久,也攒下了一点家底,早已不是当年连武器都不齐整的流民模样。他的这些守兵,皆是铠甲噌亮。
但是眼下,他们看起来完全没有平日里光鲜得意的样子,竟是个个丢盔弃甲,仓皇如丧家之犬。
李雄的眼角止不住突突地跳起来,他猛地上前几步,揪住了一个兵卒,“出了什么事情?”
“将军,”那兵卒几乎要哭出来了,“有人突袭北营,北营……已失!”
李雄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胡扯!我北营防卫森严,谁能轻易攻取?”
他离开之前,分明深挖壕沟,谨慎布防,就算是他把大部队都带走了,单凭着那些防御工事,也不可能这么容易被攻破呀!
“是真的,将军,那些人竟是丝毫不畏死,他们在腰上绑着绳子,就跳入水中,顶着箭矢游过壕沟,强攻进来……”那兵卒说起当时情形,依旧心有余悸。
自来了益州,他们对付的不是罗尚的废柴兵,就是手无寸铁的黔首,哪里遇见过这样的硬茬,甫一失利,便直接丧了胆。
旁边的溃兵也接嘴道:“是呀,那些人太强悍了,刀兵相接之时,我们根本不是对手。而且他们人多,我们、我们……”
李雄听到这里,忽然打了一个激灵,刚开始的震惊渐渐平复,惊惧便从他的脚底蔓延了上来,“老夫人呢?老夫人可逃出来了?”
没有人回答他,所有的溃兵都低下了头去。
“是谁,袭营的人是谁?”李雄听见了自己牙齿磨在一起的声音。
“那人自称是南中阿彻大王。”
·
北营是李氏的老巢,历经李庠、李特、李流三兄弟,又传到了李雄手里,他们尽心竭力经营三载,囤了不少辎重、财货。
譬如粮食啦、各类武器啦、金银铜钱啦、丝绸绢帛啦……
特别是那些武器,什么刀枪剑戟、什么甲胄头盔,比之前在昆叟寨子里缴获的可像样多了。
拿来就能直接用!
孟霁累并快乐地清点了好久,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顶重要的俘虏没有处置。
孟霁掀开军帐走进去的时候,罗氏夫人正一动不动地坐在中军帐中,就像是一尊雕像一样。
甚至于听见孟霁身上甲胄的响声,她也没有睁开眼睛。
这是孟霁第二次见到这位夫人,与第一次那种气概非常的模样相比,她现在的状态看起来十分差,那张暮色沉沉的脸上,笼罩着一层死一般的青灰。
如果不是她的胸膛还有起伏,孟霁怕是会以为那里坐着的,只是一具死尸。
孟霁看了一眼案几上没被动过的吃食,开口道:“夜深露重,夫人还是吃一点东西吧。”
罗氏夫人还是没有睁开眼睛来,“将死之人,吃与不吃,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