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业务上的事 - 人生是个过场 - 人间四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人生是个过场 >

第36章业务上的事

四海自从在北京搞上加工厂,日子慢慢好过起来了,财富不断的积累中。

有句话叫人怕出名多猪怕壮,然而四海却不怕。

因为他用的人多半是老家带来的,工资低一些,有时接活也比市场价略低些。

另外设备也比市场其他商户的全,只有一家叫京甘宁厂的比四海厂大些,但是价格略高,这就让四海的厂更有吸引力。

另外京甘宁的老板是兰州人,在兰州还有厂。北京的厂子自己顾不上,多半是外面找的人给管理的。有几个业务却都偷偷接私活,甚至把活拿到四海厂里干。

这些业务员都是猴精猴精的,在接了客户的活后,想多挣钱拿出来干。业务员就直接在没人的地方给客户打电话,说能不能直接和他合作!

直接和他合作的好处,就是同样的质量,略低一下的的价格。如果客户不同意,肯定是脑袋被驴踢了!

就这样有好活,这几个业务员都抢着拿出来干!

甚至有a和b两个业务员,合伙接了个大活。3万件制品,要水刀切割,大约切一件要3块钱的加工费。大约一件利润5毛钱,3万件就是1万5的利润。

结果a业务员心眼多些,又联了一下客户,说2块5一件的加工费,客户当然同意了。

这样的话挣了钱就都是a的,和b业务员就没关系了。

a业务员把水切割改成了,直接用冲床冲出来,每件活只要1块钱的加工费。交了货后a业务员每件挣了1元5角钱,3万件就是4万5千元。

这个钱就都让a业务员挣了,和b业务员就没关系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最后让b业务员知道了,a不承认b也没办法。再以后业务员都会偷偷干私活,谁也不让知道了。

这样京甘宁厂里的活,越来越少,甚至挣不到几个钱。最后老板都搅黄了,几个业务员都出来单干了。

所以来四海厂的客户比较多,四海几乎天天都在厂里,一是不会有人做手脚,二是少挣点钱没事跟客户打好交道。

比如有业务员报完价客户嫌贵想走,四海就会问明原因,让业务员把价格减一点,把客户留下!

先把场子搞红火再说,做生意就是个人气,只要人气旺,人源好生意就好,那钱自然就来了。

2003年我在别的小厂上班时,来四海厂买料或加工东西,四海见面就打招呼,显得挺热情。

有次我换了厂,再见到四海,他还说好长时间没见了,我说换厂了,四海说来我这干多好,我说下次吧!

四海和谁说话都比较热情,别管说的真假,让人听着舒服。

当时房地产发展的红火,不锈钢装饰的活也比较多。人员缺乏每个厂都一样,不锈钢市场附近的墙上,到处都贴了招聘广告。

所以那时工人流动性大,工资涨的也快。但是市场子活多,最终挣钱的还是老板。

说起北京不锈钢产业的发展史,最早是广东人来干的。

那时侯地产没起来,没有那么多活,大部分广东人都回佛山发展了,主要做板材管材销往全国各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