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一定要说服孙权(1)
第221章一定要说服孙权(1)鲁肃领着诸葛亮,离开众人,进了室内。
鲁肃悄声说道:“我来之前嘱咐你的话,你千万要记得,不可乱说。”
诸葛亮点头说道:“子敬不必多言,我记下了。”
随后,鲁肃带着诸葛亮,面见孙权。
诸葛亮心中想道:“刘备还有关羽的水军,另有刘琦的一万军队以及江夏这块地盘,只要把孙权拉进来,结成孙刘联盟,曹操就必须和东吴一战,而刘备就一定不再是孤军奋战。”
“此行必须说服孙权,这关乎刘备的生死存亡!”
诸葛亮跟在鲁肃身后,来到了大堂上。
看到诸葛亮进来,原本坐在坐席上的孙权急忙起身,迎上前,口中说道:“哦,原来是孔明先生,失敬失敬。”
看到孙权亲自迎接,诸葛亮也赶紧快步向前,拱手行礼:“亮奉刘使君之命,前来拜见孙将军。”
双方行礼之后,孙权回到主座。
先前在廊外与诸葛亮据理力争的文臣们也纷纷走进大堂,随之又有一些武将加入。
文臣武将分左右两行战文武分两行而立。
鲁肃立于孔明之侧,只看他讲话。
诸葛亮首先大肆夸赞了孙权及其父兄一番,之后便说道:“刘使君仰慕孙将军已久,一直心怀交好之意,故此特命在下前来致意,还望孙将军笑纳。”。
诸葛亮说这话的时候,偷眼看孙权,只见他碧眼紫髯,一表堂堂,果然是江东好人物!
诸葛亮心中暗自寻思:“此人相貌堂堂,非比常人。与他直说无用,恐怕只能使用激将法。我先不说,等他问时,我再用言语激将他。”
于是诸葛亮便装作专注地饮茶,并不言语。
孙权问道:“啊,孔明先生,我多次听子敬提起,说先生乃是高才之士。今日有幸相见,特来请教,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诸葛亮赶紧谦虚地说道:“某乃不才无学之人,岂敢赐教将军,惭愧惭愧。”
孙权微微一笑:“先生何必过谦。我心中有许多疑惑,望先生为我解答。”
诸葛亮答道:“将军请讲。”
孙权说道:“先生跟随刘豫州,与曹操决战多次,必然熟知曹军的底细。请问先生,曹操到底有多少人马?”
诸葛亮偏着头,认真想了想,答道:“骑兵、步卒以及水师,大约有一百余万。”
孙权一愣:“一百余万,莫非有诈?”
诸葛亮严肃地说道:“并非有诈,乃是实情。将军且听我为你算一算。曹操在兖州之时,大败青州黄巾贼,从中挑选青壮者组成青州军二十万。”
“后来扫平袁绍,又俘虏招降了约么五六十万兵士。曹操还在中原新招士兵,这批人估么有三四十万。”
“如今又获得荆州的披甲之士十万,其中有荆州水师两三万,加上曹操自有水师,曹操的水师应当不下五万。如此算来,曹操的实际兵力不下一百五十万。亮仅仅只说一百万,其实已经少说了。之所以不敢照实说,是怕吓着江东的这些儒士啊!”
站在一旁的鲁肃,听到诸葛亮的答话,大吃一惊,急的连忙朝这个使眼色。
然而诸葛亮却装作什么也没有看到,只定定地看着孙权。
惊愕之余的孙权稍稍平复心情,接着问道:“曹操部下战将,有多少?”
诸葛亮张口便答:“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
文臣们沮丧的说道:“如此算来,曹操是绝对不可战胜的!”
武将们则大声说道:“不可能!这绝对是危言耸听。”
孙权则默不作声。
待到屋内的声音渐渐平息,孙权又问道:“如今曹操已经占据了荆、楚,还会有更大的图谋么?”
诸葛亮瞟了一眼孙权:“更大的图谋?那是肯定的。曹操已经着手筹划,即将沿江下寨,准备战船。将军以为曹操兵锋所指何处?”
诸葛亮稍作停顿,语气坚决地说道:“除了江东,还能是哪里?!”
曹操欲取江东,孙权早有预见。问诸葛亮,无非是想听听对方的想法,再决定是否与之结为联盟。
孙权说道:“倘若曹贼果真有吞并江东之意,战与不战,请先生为我作一决断。”
听到孙权这么问,诸葛亮心中暗自高兴:
【希望开始萌芽。但要谨慎,离成功还远着呢!】
诸葛亮故作谦虚地推辞道:“将军高看某了。亮只是一个外人,岂能为将军做决断。”
孙权知道,诸葛亮只是在走过场。
汉末的名士,照例是要先谦让再三,这才肯说出自己的金点子。不为别的,纯粹就是为了维持名士的牌面!
孙权说道:“你是子敬邀请来的贵客,不是外人。我诚心向先生问计,希望先生不要推辞,为我献上良策。”
诸葛亮沉思片刻,露出为难之态,缓缓说道:“亮有一言,只怕将军不肯听从。”
孙权连忙说道:“先生有良策,我岂会不听从?还请快快说来。”
诸葛亮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在汉水以南召集部众,与曹操并争天下。”
“如今曹操基本已经消灭北方的主要强敌,接着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在曹操大军面前,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豫州遁逃至此,望将军量力而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