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何方人物
第41章何方人物
上辈子条件好了之后,杭景书也动过出去找工作的念头,但现实是残酷的。
高中毕业的学历基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至于保洁一类的,杭景书还得照顾家里基本没空做。
最后也是从网上进货,然后晚上抽空到夜市去卖,才有了点自已的私房钱。
后来这点私房钱,也没能起到什么作用。
反而被齐家人说教一通。
见亲妈王四兰有些不理解,杭景书边骑自行车边给她解释:“咱们这毛线勾的东西别人看一眼就会,要想一直卖得出去,就得进新货。”
任何年代都不要低估老百姓,她们可能创新能力不高,但复制能力绝对是一等一的。
而且还能做到举一反三。
小挂饰卖的这么好,出现仿制品只是时间问题。
做生意要抢占先机,走在别人前头才是最重要的。
要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也是需要从自身实力出发的。
王四兰听闺女这些源源不断的生意经,心里更是五味杂陈,小闺女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不仅能够安心工作,还能给爸妈找出路。
杭景书在前面蹬自行车的背影仍旧纤细,王四兰手扶着闺女的腰,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给闺女拖后腿!
不就是买车票去进货吗!
一定得干出点名堂来!
等到了大院,王四兰就要把赚来的钱给杭景书。
杭景书当然不要:“妈,这钱你拿着去买车票,过两天我送你去上车。”
母女俩都是利索人,这事说干就干。
想到还得去进货,手里也需要本钱,王四兰就不再坚持把钱给杭景书:“那行,你和妈说说,都买点啥?”
杭景书想了想,按照后世的经验叮嘱王四兰:“咱们可以买些钥匙挂钩,拿回来和小挂饰织在一块,还可以买点纽扣,和发卡卡子,小玩具之类的东西。”
既然要做,就得有充足的准备。
现在小商品市场已经在周边小有名气,杭景书打算先让王四兰去看看情况。
经过今天,王四兰对闺女的看法已经逐渐信服,年轻人的眼光就是好,她们做父母的跟着孩子的脚步来就好了。
说完正事,杭景书就准备推车送王四兰坐车回去,天色渐晚,再耽误下去可能会赶不上的末班车。
杭景书边走边和王四兰闲聊,“妈,现在大姐那咋样?二姐生了闺女没受欺负吧?”
“你就放心吧,大妞那好着呢,二妹那她婆婆也不敢说什么,小闺女白净可爱,你姐夫喜欢的和什么似得”,王四兰说起两个闺女,还是习叫她们原来的名字。
听到这杭景书也放心不少,“我在大院不经常能联系,妈你有事就和侯大爷说。”
王四兰明白闺女的工作难得,对此也十分支持,“你就放心吧!我明天去车站买票,后天早上在门口等你!”
————————
市一中,办公室内。
高三年级主任看站在自已身边的几位老师就觉得头痛。
这次的入学摸底考试,可以用全军覆没来形容。
昨天严承安来送试卷的时候他还浑不在意,结果今天高三一班和三班的班主任都冲过来朝自已要人,他才知道,严家又出了一个潜力股。
而且还挺神秘。
能和严家攀上关系的,都不是普通人。
有钱有权还努力,真是不给人活路啊!
之前高考后,复读的人大批大批涌现,市一中承载了不少压力。
这年头凡是能复读的,家里都有两把刷子。
能把孩子塞进市一中复读的,更是有好几把刷子。
本以为今年的升学率摇摇欲坠,没想到又来了一个带飞的。
一班班主任推推眼镜表示:主任,你懂的,我这里都是精英。
三班班主任不甘其后:主任!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啊!
杭景书人还没出现,已经引起各班主任的争抢了。
向来以严谨著称的侯老师推推眼镜,提出了异议:“这试卷是咱们学校出的没错,可没见到人,不好就这么安排吧。”
此话一出,办公室里的老师们也都冷静下来。
也对,不知道这卷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可信度不高。
即使卷面上的字迹清秀整洁,也不能断定没有作弊。
也有老师持反面意见:“既然人家敢把卷子拿过来,就没有作弊的必要啊,不然入学还不是会露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