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老师家访
第42章老师家访
等晚饭后,严奶奶也问起了杭景书的成绩。
严承安仍旧八风不动,只递给杭景书一个眼神,意思很明显,让她自已说。
“奶奶,我这次考的不错,明年高考应该比去年强”,杭景书斟酌了下,还是决定话不说太满。
严奶奶闻言十分高兴:“那是好事呀,市一中已经市区内最好的学校了,你可以去插班复读了。”
现在的高考不仅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是能实现阶级跨越的门路。
寒门出贵子,大多都是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说到插班复读,杭景书也直接说出了自已的想法:“奶奶,您知道的我家里穷,我打算在家复读,平时只参加考试,按时了解自已的水平就行了。”
可能是心情相对轻松,又或者是最近学习状态很好,杭景书对于这个分数很满意,毕竟只是第一次月考,未来还有一年的时间来努力。
上辈子辅导孩子的时候,杭景书就发现,学习进步也是有曲线的,前期进步越快,后面的瓶颈期就可能越高。
所以她要一步步稳扎稳打来,乘风而起固然很爽,可还是要自已当风最自由。
严奶奶倒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很稀奇地看着杭景书:“我以为你会直接选择去复读,不觉得当保姆说出去不好听吗?”
杭景书闻言亲昵地靠近严奶奶:“凭自已的双手赚钱有什么难听的,我这叫勤工俭学。”
这年头家里没钱上学的也有不少,倾尽全家之力复读的更是很多。
考生的年龄也参差不齐,每个人都想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不偷不抢的赚钱,杭景书没觉得有什么丢人的。
古语有云笑贫不笑娼,比暂时穷可怕的就是一直穷,比家里穷可怕的是心穷。
固步自封,守着所谓的“假清高”才是真的丢人。
弯下腰干活赚的是辛苦钱,走南闯北赚的是头脑钱,每个人都在努力向前的时候你摆烂,就别怪赶不上时代的风向。
严奶奶闻言对杭景书笑得愈发慈爱,伸手轻拍杭景书的手臂:“好孩子,是个脚踏实地的。”
夜晚灯光昏黄,小厨房内的灯光洒在楼梯上,严承安准备上楼前,还是跨步到厨房门口。
杭景书正在收拾碗筷,被突然出现的严承安再次吓一跳。
这人属猫的吗?
怎么走路一直没声啊?
好在杭景书的手稳,没有把手中的碗盘扔出去,略问了下心神后,杭景书才开口:“严先生,这么晚了,是还有什么事吗?”
严承安生的高挑,虽然身材还偏瘦却还有骨架能撑住衣服,他穿着黑色鸡心领毛衣,里面的衬衫随意敞开了两颗扣子,露着突出的喉结和锁骨。
灯光半投在严承安身上,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斯文又锋利。
虽然能看出来严承安很聪明,但他向来和斯文不沾边,更像是一柄带有数据分析的锋利武器。
冷静、锋利、凡事用事实说话。
就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明天会有人来家访,你做好准备”,严承安说完,径直转身回房,留下原地目瞪口呆的杭景书。
家访?
市一中的老师来家访,是因为自已的成绩?
按理来说,市一中是不缺好苗子,可架不住今年的高考刷下来人数太多。
都是不死心要复读的,一看成绩却都很一般,再复读也没好到哪里去。
但杭景书的试卷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这样的好苗子,如果接下来重点培养的话,肯定可以上重本,甚至国内的最高学府都能冲击下。
只要把数学的薄弱项补好,夯实基础把不该丢的分补全,肯定是个好苗子!
第二天清晨,杭景书准备做早饭的时候,漆主任和蔡老师就已经在去往严家的路上了。
蔡老师很好奇:“漆主任,这严家什么时候又有了个高中生啊?”
对此漆主任也一头雾水,“这个我也不清楚,咱们到那就知道了。”
严家前几年出了个严承安,在当时也是红极一时。
这回又来了个好苗子。
蔡老师想想就觉得眼热,怎么别人家的好苗子都和种菜似得,一茬接一茬的往上冲。
想到自已家里那个。
唉,不提也罢。
进入大院,漆主任带着蔡老师往严家赶,一路上还碰到不少熟人。
正巧今天苏向晚也拎着东西来拜访。
两方人马就在严家小院门前正好碰到。
苏向晚穿着白色的及膝风衣,显得整个人纤细利落,披散下来的卷发又给她增添了些许知性气质,手上拎着些水果,还有海城的糕点。
漆主任和蔡老师一路骑自行车赶过来,和衣冠楚楚的苏向晚碰到一块,难免显得有些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