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不算完美的结局(含番外)
漓王大婚,场面盛大。婚后,沈谙与辛绾在人前扮演着恩爱夫妻,举止亲密,琴瑟和鸣。京中很快便流传开漓王与王妃如何鹣鲽情深的佳话,仿佛之前她与秦沧的那段过往,从未发生。
而太子沈玠,因军粮案失势,又见沈谙声望日隆,愈发焦躁不安,行事屡屡出错,多次遭到皇帝申斥,地位岌岌可危。
时机渐渐成熟。
中秋宫宴,皇家齐聚,百官列席。皇帝心情颇佳,宴席间歌舞升平。
沈谙与辛绾坐在席中,与众人谈笑风生,眼神却偶尔交汇。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忽然,殿外传来一阵骚动,似有兵刃相交之声,紧接着,数支冷箭竟从殿宇高处射来,直取御座上的皇帝!
“护驾!护驾!”内侍尖声惊叫,殿内顿时乱作一团。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坐在离皇帝不远处的辛绾,下意识般扑身挡在了皇帝面前。
“嗖——”
一支利箭,正中她的左胸心口位置。
“绾绾!”沈谙目眦欲裂,冲上前抱住她倒下的身躯。
辛绾脸色惨白,气息微弱,却用尽最后力气,抓住沈谙的手臂,声音断断续续,却足以让身后的皇帝听见:“殿下……护、护驾……”
她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
“御医!快传御医!”沈谙悲声怒吼,同时厉声下令,“封锁大殿,给本王搜,务必抓住刺客!”
混乱中,侍卫很快在殿中抓住了几名“刺客”,并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与东宫有关的令牌和信物。同时,早已安排好的人证也适时出现,指证太子因失宠生恨,意图弑君篡位。
皇帝看着倒在血泊中、生死不明的辛绾,又看着指向太子的“铁证”,回想起太子近日的种种不堪,心中又惊又怒又痛,终于彻底对太子失望。
“逆子!你这个逆子!”皇帝指着面如死灰的太子,气得浑身发抖。
皇后跪地痛哭求情,最终,皇帝不忍杀子,下旨废黜太子沈玠,终身囚禁于宗人府。魏谦、杜衡等太子党羽,以谋逆、贪腐等罪,或处斩,或流放,彻底倒台。
不久,废太子沈玠在囚禁中“自缢身亡”。
皇帝经此打击,身体每况愈下,逐渐不理朝政。而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在众臣劝进下,皇帝立平定西南、护驾有功的漓王沈谙为太子。
沈谙成为太子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下令三法司重查当年辛怀民贪墨案。凭借辛绾之前搜集的线索、祺贵人提供的图案,以及从魏谦、杜衡府中查抄出的与西夏信王往来的密信,很快便查明真相:辛怀民是因发现太子一党与西夏信王勾结,倒卖军马、贪墨军饷的罪行,才被栽赃陷害,含冤而死。
皇帝下旨,为辛怀民平反昭雪,追封谥号,为辛家满门恢复名誉。
*
半年后,京城传出噩耗,因替陛下挡箭而重伤的漓王妃辛氏,缠绵病榻许久,终因伤重难愈,终是香消玉殒。
太子沈谙悲痛欲绝,以太子妃之礼厚葬之,其深情形象更得世人称颂。
然而,在远离京城数千里之外的漠北边关,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依旧有风沙,有严寒,但也有了一片片新开垦的田地,绿意盎然。一位被称为“秦夫人”的女子,常戴着帷帽,行走在田埂之间,与老农探讨着如何引水灌溉,如何选育更适合漠北生长的粮种。她带来了江南的农耕技术,并结合漠北实际加以改良,使得边关军屯的粮食产量大增,逐渐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大大缓解了朝廷运粮的压力和贪腐的可能。
将士们都说,秦夫人是菩萨心肠,将军是战神转世。秦将军镇守边关,练兵严谨,威慑外敌,护得一方太平。而秦夫人则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让他们能吃饱穿暖,无后顾之忧。
傍晚,将军府邸的庭院里,秦沧从身后拥住正在查看禾苗长势的辛绾。她的脸色比起在京城时红润了许多,虽然身体底子仍弱,需要精心调养,但在漠北这辽阔自由的环境中,在心爱之人的陪伴下,她的眉宇间再无阴霾,只有平和与满足。
“今日感觉如何?”秦沧低声问,下颌轻轻蹭着她的发顶。
“很好。”辛绾放松地靠在他怀里,看着天边绚烂的晚霞,“你看,我们种的黍米,长势多好。”
“嗯,都是夫人的功劳。”秦沧吻了吻她的耳垂,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与爱意。
那场假死,是沈谙与他们共同策划的最后一环。既全了沈谙“深情”的名声,助他稳定储位,也彻底让“辛绾”这个身份从世人眼中消失,给了她和秦沧一个真正重新开始的机会。
那一箭,看似凶险,但因她心脏在右,且沈谙安排了最好的太医和药物,最终有惊无险。
沈谙履行承诺,为辛家翻案,也遵守约定,放她自由。
“秦沧,”辛绾轻声唤他。
“我在。”
“等这边关真正粮仓满溢,四海升平的那一天,我们再去江南看看,好不好?”
“好。”秦沧收紧手臂,将她更深地拥入怀中,声音低沉而坚定,“你想去哪里,我都陪着你。这一生,再不放你离开。”
远处,号角声起,是士兵换防。
近处,炊烟袅袅,是人间烟火。
而未来,还很长,足够他们携手,看尽这世间烟火,共度每一个平静而真实的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