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赶往临远县 - 每日情报:从猎户开始打造长生仙族 - 诗呢歌大魔王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3章赶往临远县

灵尾鱼?

识海中浮现的文字,让这个常年跟野物打交道的汉子,不由愣住了。

方圆百里大小湖泊的鱼,不敢说全认识,但跟着某个爱钓鱼的老头也识了八成。虽不敢自比一提鱼就侃侃而谈的老头,寻常鱼虾在陈淳安眼中也鲜有秘密,可灵尾鱼的名字,真真是头回听说。

尤其那“壮筋活血,温养窍穴”的功效,让他忍不住犯嘀咕。

这几年碰见的稀罕物事,也就一些珍惜药草、野物筋骨皮毛有着舒筋活血、固本培元的效用,那都是一年到头见不到一个巴掌的玩意,药铺里当镇店之物供着的宝贝,这……一条鱼也能有这等本事?老头也有没见过的东西?还是这鱼有什么非同寻常的地方?

琢磨一阵后,向来以眼见为实的陈淳安回笼心绪。

不管如何,趁着明日去县里卖货,去碰碰运气,看能否捡漏拿上,转手有风险,留给孩子媳妇补身,也是桩美事。

抚着身旁妇人柔顺发尾,陈淳安心头安稳,缓缓阖上双眼。

次日,天还蒙蒙亮。

陈淳安早早起身,让准备给众人热饭的妻子再多睡会,唤醒了两个孩子,独自去了灶台。

陈景巧瞧着屋外尚未露脸的日头,还想赖床,一听到去武馆,立马精神抖擞,一个鲤鱼打挺翻身下床,床底下摸出珍藏木剑,又不知从哪拿了条绳子系在腰间,木剑随手一挎,胡乱扒拉两口糊糊,便冲到院里,“嘿嘿哈哈”地抡打自创的王八拳。

陈景明简单洗漱后,叼着块粗饼,去了趟屋后的牛棚,牵着那只脖子上挂着铃铛的老黄牛进了院子,套上板车,又独自走向鸡圈好一阵忙活。

待陈淳安用过早饭出门时,一辆堆放野兔野鸡箩筐的牛车已稳稳停在院门前。

两个孩子端坐筐旁,连那个素来寡言的黝黑少年,眼中也满是期待。

“路上警醒些,早去早回。”齐素兰叫住正要扬鞭的丈夫,伸手为他仔细抚平领口褶皱,轻声叮咛。

“晓得了。”陈淳安挠了挠头。

叮当一声铃响,黄牛拖着三人缓缓驶离。

陈淳安回首,向着倚门而望的妻子用力挥手,直到那身影彻底隐入晨霭,才缓缓转过身来。

路途迢迢。

比起沉默寡言的兄长,妹妹陈景巧则话痨许多,对这趟首次县城之行,满是好奇。

“爹,青牛村因为有个像青牛的大石头才叫青牛村,那临远县为啥叫临远县呀?”

“因为临近远沧河。”

“爹,打猎的人叫猎户,练武的人叫啥?”

“要是记得没错,是叫……武夫。”

“爹,里面的师父会不会吃小孩啊,铁匠铺那小胖子去了就再没回来过,是不是给吃啦?”

“你是说李小胖,送去念书了。”

“爹……”

童言稚语,倒也不觉路途漫长。

近两个时辰后,牛车吱呀作响,穿过东临县高耸的北门。

刚一入城,喧嚣的热浪扑面而来。

占地顶数十个青牛村的县邑,青石街道宽敞平整,人流如织,两旁商铺鳞次栉比,伙计的吆喝、商贩的叫卖、车马的辚辚声交织一片。

“豆腐!豆腐!比琉璃坊清倌还滑嫩的豆腐!”

“快来瞧瞧,玉容斋新上的胭脂!”

“童叟无欺!算不准不收钱!”

“……”

从未见过如此气派景象的陈景巧,骑在爹爹的肩上,小手搭棚,东瞅瞅西望望,看什么都觉新鲜有意思。

牛车熟门熟路地穿过几处宽敞青石街道,停在了县城北隅一座气派的府邸前。

汉白玉狮威严,朱漆大门巍峨,门楣上高悬一块乌木烫金大匾。

威远武馆。

陈淳安将牛车拴在门口一株柳树上,叮嘱两个孩子不要乱跑后,独自走向大门,整了整有些凌乱的领口衣角,咚咚咚三声,敲响大门。

片刻,足有两人高朱红大门缓缓敞开肩宽的缝,一位身穿灰色短打,瞧着约莫十五六岁的清瘦少年,走了出来。

抱拳,作了一礼。

“对不住,这几日报名弟子众多,门房实在忙不开,敢问有何贵干?”

听着门内呼啸成浪的出拳声,陈淳安抱拳笑着说道:“叨扰了,想送家中两个孩子来试试筋骨,不知……这敬茶钱,是个什么章程?”

清瘦少年歪过头,视线正对上陈景巧不断挥舞的小手。

“两个?”他收回目光,确认道。

“对。”

少年略微沉吟,伸出指头,一项项算来:“拜师费也就是敬茶钱,一人一年十两银子,这是入门规矩,药膳药浴是打熬筋骨的根本,这块开销省不得,每月最少也得半两银子。”

“此外,练功的衣裳鞋袜,跌打损伤的膏药散剂,还有寄宿的铺盖被褥等一应杂物……零零总总加起来,一个孩子一年下来,没个二十两银子怕是打不住。”

陈淳安下意识咽下口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