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先生和学生 - 每日情报:从猎户开始打造长生仙族 - 诗呢歌大魔王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先生和学生

“剑心澄澈,心境平和,好一个女子剑仙风范。”

数百丈外的高楼之上,一位老人双手扶栏,远眺那座布局精妙,景致玲珑的花园,喃喃开口。

“需要弟子亲自前往,请来一见?”

身后阴影中缓缓走出一位一身宽大黑袍的魁梧男人,龙行虎步,气宇昂藏,行至老人身后微一垂首,姿态恭谨。

“不必,迟早会见到。”老人松开漆面斑驳的木栏,转过身来,露出一张布满皱纹却威仪十足的面容。

“说说坊市。”

魁梧男人微微抬头,轻声道:“此事我已与各大世俗门派,山上宗门,朝廷工部与钦天监协同踏勘,建坊所需沙石土砾、木材砖瓦及各类工料,由工部统筹,已从官道,水路分运,另调拨驿马三百匹,驼队二百乘,专司辎重转运。

预计中秋之前,诸料皆可抵址,不误兴工,工部已委派郎中一员,督率匠作,依时推进。

现有两家附庸家族清河李氏,琅琊柳氏,率先确认进驻,建立旁族,已派驻子弟监工,献家族秘传地脉稳固阵、聚灵引泉阵协助工部。

当地村民,皆由县衙依《周律·田宅令》办理,每户可于临远县置换三进宅院一所,另赠安家银百二十两。恋土不移者,则由将作监遣匠作营为其翻修屋舍,增设辟邪门神,发派延年草药,兼补偿银五十两。

现除了一些年纪颇大,腿脚不便的老人,与已建立中的本地家族,四成民户已签契书,暂无闹事者。

工部现派出十二位舆房之人重新绘就《坊市山河形势地形图》,将青牛村暂升为镇,预计打造九条跨州级仙家渡口航线,辟七条官道,沿途设燧站九处,驿亭二十一座,传讯剑符塔七座,与神水国、大隋王朝等邻邦建立商路。初期将以大周特产的香茗、大隋海盐,神水琉璃为大宗货物,开启贸易往来。

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第一座渡口,三条驿路,并正式通商;五年之内,全面竣成。

目前暂按小镇规模规划街、巷布局,已派遣粘杆郎筛查本地具有修行资质者,并普及修行常识,以免日后仙家往来引发惊扰,合乎大周律例。

此外,亦聘请曾规划北俱芦洲‘剑墟’之匠师统筹此事,力求事无巨细,皆有所本。”

老人听罢,微微颔首。

魁梧男子望着这位曾辅佐三代先帝的老国师,似还有话难言,欲言又止。

“你初入第九境,正是武道如日中天,我又非山林间择人而噬的猛虎,何以也学得之豹那般,敢怒不敢言?”老人道。

男人羞赧道:“学生跟了先生十几年,可也只是学了点远见皮毛,跟先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自然是比不了,学生有一事一直想不明白,所以趁着汇报想问问先生。”

老人略作沉吟,仅是一眼便看穿男人的心思。

“是想问我为何对此坊市之事如此看重,甚至超过修建第五座镇楼?”

男人点点头,不过却开口道:“先生,若是不想说便算了,师兄弟这几人,就属我脑袋愚笨,一些事情可能说了我也未必听懂。”

老人摇摇头道:“没什么不能说的,大周这百年连续南下,三十万铁蹄踏碎了不计其数的边境小国,大周军纪严明,所获之物尽数上交,填补国库,但仍是杯水车薪。连年征战的军费开支早已是让陛下捉襟见肘,如今又修建镇楼,更是雪上加霜,若不早日开辟商路,以贸养战,只怕脚下这座倾尽心血打造的‘三十六重天’,也难逃变卖,我纵是在派兵作战上有天大本事,也难为无米之炊。”

魁梧男子微怔,追问道:“仅此而已?”

老人拍了拍他的肩,笑意微深:“仅此而已。”

魁梧男人见老人嘴风严密,没有半点透露意思,识趣不再多问,换一话题道:先生怎么看那范姓修士带走璃龙一事?”

“你知得,我向来论迹不论心。”老人目光远眺,似穿云海,“我在世久矣,见过所谓天资卓越者如过江之鲫,但能如顾浊流一般破土而出,终成参天大树荫庇一方,却寥寥无几,你可知为何?”

魁梧男人眼珠轻移,随后皱起眉思索片刻,终是摇了摇头。

老人继续道:“其实世间事理抽丝剥茧,到最后皆万分简单,仍拿顾城主举例。”

话语一顿,他袖中干枯的手指掐一诀印,如叩门扉,向万里之外那位魔道巨擘致意一问。

炼气修士不比武夫只讲横练肉身,锤炼筋骨,打熬真气等被无数人弃如敝履,称下九流的粗夯功夫。

自称为仙人,便讲究“通玄玉真”的玄妙说法,低境暂且不论,单论高境,达到此时境界的修士,多少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心神之感,若有人直呼名讳,便会牵动冥冥因果,勾连灵机,映照心湖涟漪,使人顿生感应,如在耳畔低语,镜中现影。

其理在于,高境炼气士真名载道,早已非俗世符号,而是性光凝结显化,就好比坐镇军中的帐中主帅,其真名便是唯有主帅方能使用的调兵号角。

而千里之外,若有不知轻重之人直呼其名,便如同有人擅自吹响号角,号声一起,寻常士卒或不知情,但主帅必有察觉。不仅知有“调兵”之事发生,更可从号角传来之方向,声气,韵律之中,辨出吹号者的心念,是敬而触之,或无意偶遇,抑或心怀叵测,暗藏杀机。

再征得顾城主同意后,老人继续说道:“顾城主说来和范姓夫人有些相似,皆是无父无母,勾栏出身,不过不比那人的当红清倌的相貌被一位修士相中,收为炉鼎,从而踏上修行。他则更加凄惨一些,出生便被种下寄生灵兽,以消磨根骨寿命为代价滋养灵兽,致使炼气士极为看重的长生桥破败不堪,几近崩毁,几乎是无缘踏上仙路,生命垂危。

为续命延息,他先是习武练拳勉强续命,而后凭着一股狠劲,踏上一条杀伐证道之路,斩道侣,灭同门,杀师尊,屠弟子,夺机缘,抢造化,硬生生在绝境中修复了长生桥,又在血海尸山步步登临,闯出赫赫凶名,威震一方。

自古以来,破关之后自有大儒辩经,只要修为境界高,便有人帮你自圆其说,你瞧顾城主现在可有人敢说个不好?

这世间从来看结果胜于过程,所以,你可懂我意思?”

魁梧男人紧皱眉头。

似懂非懂。

“我曾断言你武道将止步第九境,一直未说明缘由。”老人望向他,目光如古井深潭,“今日既谈到此,便多说几句。你随我门下多年,心性淳厚,我自然知晓。但你如久困笼中的金丝雀,羽色鲜亮,价昂名贵,却始终守着一亩三分地,心性未见寸进,甚至反退。”

男人长叹一口气,前几日刚跻身第九境的欣喜荡然一空,郑重抱拳,躬身请教:“请先生指条明路。”

老人笑问:“在宫中安度晚年,荣华富贵,已是无数人心之所向,何苦来哉?”

男人严肃神色道:“没有妻儿,总得给世间留些痕迹。”

老人收敛笑意:“只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死了怎办?”

“那就死了。”

毫不犹豫。

老人凝视这位被皇家贵胄尊为“武道引路人”的陪练武夫,忽抬袖一指北方,那是茫茫瀚海的方向。

“去,递一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