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回程在即,大阪或者名古屋也要加入
第245章回程在即,大阪或者名古屋也要加入南盟?
尽管南洋那边,在郑毅不在的时候已经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事情,有些还颇为棘手,但郑毅还是坚持在日本一直待到了1947年的年初。
他本来甚至还想待到东京审判结束的,奈何这所谓的国际法庭做事太过于磨磨唧唧,从46年5月3日开始审,审了足有大半年居然都还是没有审完。
郑毅也是无奈,只得从槟城派了许生理为代表替他参与,他自己,则确实是不不好再待下去的了。
临别之际,整理这几个月在日本的所得,却是连郑毅都忍不住心生了几分感慨。
战前的四大财团有三个都被他搬去了新加坡,而且光是他个人就占股了30%,当然,到了新加坡之后肯定得安排他们拆分就是了。
整个日本,大型的工厂中,除了炼铁钢炉、化工高炉、造船龙门吊,这种确实是太难以搬迁的大型设备没有办法只能留在日本之外,其余的中小型设备能搬的都已经给搬走了,整个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一口气倒退了至少三十年都不止。
整个日本社会的中坚人口流失超过了两百万,而且郑毅在日本的所有主流城市之中都有设立了移民处,欢迎日本民众往南洋移民。
当然,门槛会比较高,后续的移民怎么着也得会点汉语,如果没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话至少要有一技之长,能证明是这次大打包中的漏网之鱼。
亦或者是未婚,且三十岁以下,长得确实是漂亮的大美女。
当然,有钱也行,能在槟城商品房区域买下至少一栋房子的,这种人南盟永远都是欢迎的。
八所大学,共三十万师生,乃至部分的初中高中老师,如今都已经在新加坡了。
正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南洋华人本来就是极重教育,再加上是郑毅亲自主抓,新加坡那边也不敢怠慢,新的校舍肯定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建好的,却是也将这三十万人都安顿了下来。
分在于原先英国殖民者的各个行政机构之内,直接在以前英国人的办公室之内就开始上课了。
日本的土地改革仍在继续,而且如火如荼,但有了赵春树和背后的南盟军亲自入局,速度却是要比历史上快得多的,当然,乱子也大得多,几个月来就没有一天是不开枪,不死人的。
保守估计,最近几个月被打死的日本人至少有超过了十万人,虽然埋下了不少的隐患,但确实是在顺利的推进的。
郑毅这边接到的投诉和求情信足有好大的两个箱子,但郑毅看都没看全都给扔了,即使是丰田利三郎亲自找他说情也不好使。
在他看来那些农村的日本大地主就没有无辜的,几乎全是侵华战争的参与者,甚至是鼓动者,家里几乎没有没当中高级军官的。
赵春树那帮人做事或许确实会过分一些,就连逼良为娼这种事也不是没有,他都不知道这货是怎么搭上的关系,与中东那边的叙利亚自由军居然都有了联系。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叙利亚,可是全球唯一一个还有超大型,合法,人口贩卖市场的区域。
据他所知,这段时间赵春树往那边是卖了不少人的,男的女的都有。
只是他选择了装不知道罢了,丰田利三郎和吉田找到他,他也只是说自己一定彻查。
那我查不出来是因为我能力有限么。
这些人,哪怕是赵春树杀他们全家,也没什么不好接受的。
南盟一直以来对日做事讲究的都是个恩怨分明,和战争没关系,或是相对关系不大的普通日本百姓,郑毅可以用“被昭和政府蒙蔽”来为他们开拓,甚至是除那些菊军团等特殊军团普通的,普通基层士兵的战争罪行,只是等待和接受东京审判的审判结果。
事实上据他所知,虽然是模糊地带,但是厦门商会和琼州商会那帮人至少在日本招募了三千名以上的日本海军士兵。
因为新加坡要发展航运生意,确实是实在太缺乏有相关经验的水手了,郑毅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对于切实推进了战争进程,在战争进程中充当了主导作用的所谓的,贵族团体,郑毅是真的巴不得这些战争余孽统统去下地狱的。
有些事他身为一个在国际上都必须有所体面的大人物,是不能做的,也必须维系自己讲文明懂礼貌的人设。
日本的煤矿,银矿,以及冶金、化工等产业,以及住友银行,和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多块核心地皮,大多都在住友集团的名下。
在郑毅的强烈建议和不懈努力之下,整个住友集团的所有管理层,和日本军方战犯一道都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这个据说有三百多年历史,比清王朝都还要长的日本最老财团,终于在郑毅的手里烟消云散,成为了真正的历史。
住友旗下的所有产业都被拆分和拍卖,不过这年头日本本土谁也没有多少钱,就是有,他们也不敢露出来,以至于这些产业在拍卖中大多数都落入了南盟之手。
郑毅自己是没有参与的,他赚得已经够多了,他本人对日本的不动产意向也不大,但南盟的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槟城日侨们,却是宛如一群贪婪的秃鹰,开始在住友的尸体上大快朵颐了起来。
听说连丰田利三郎都出钱在银座那边买下了一整条街,并将其委托给了赵春树打理。
当然,还有一些小玩意,郑毅也是要在走之前尽可能的搜刮带走的。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依然还是东京大学的办公室里,郑毅拿着这幅王羲之《丧乱贴》看得不禁连连点头:
“真不愧是书圣的作品啊,你看这个字,端得是龙飞凤舞,铁画银钩,好东西,是我中华文明的无上瑰宝啊。”
他其实也不太懂书法的,但是王羲之这三个字的分量,他还是很清楚的。
这幅《丧乱帖》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的国宝之一,虽然日本方面一直说,这东西是早在唐朝的时候,由他们日本的遣唐使通过正当的外交手段获得的。
可他妈谁信啊!
王羲之的东西在唐代也是国宝啊,妥妥的皇家珍藏,哪个唐朝皇帝会这么不靠谱,将其赏赐给倭奴呢?
不管是怎么来的吧,合法也好不合法的也好,反正现在是郑毅的了,这倒也未尝不算是物归原主。
“吉田先生,有心了,这份临别赠礼,我很喜欢。”将东西收好,郑毅心满意足地对吉田点头道。
吉田的脸色当然是不太好的,甚至可以用很难看来形容,这幅丧乱帖虽然不太可能是什么遣唐使弄来的,但早于日军侵华却是肯定的,也确是日本国宝。(大概率是光绪在戊戌变法阶段送给日本的礼物)
他身为日本老大,却将日本国宝拱手送人,这怎么看都是堪称国耻的。
可这东西是郑毅亲自跟他开口讨要,他能有什么办法呢?不给么?
南盟在日本可是有十万驻军的。
“郑先生喜欢就好,其实,中日友谊,一直以来都是源远流长,我们动静的旧城至今还叫大唐城,还有着许多的大唐,大宋风格的中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