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98章
悦澜有悦澜的招牌,他们的几样甜点是很出名的,应季的新品也总是广受好评,这里头是与门店全然不同的运转逻辑。赵肆适应得很快,薛禾给她把基础打得很好,没见过的学个一两遍的也就会了,更何况还有徐小丽提点着。
她也勤快,待人也好,打过的工又杂什么都能干点,有时候串场帮自助餐档口煮个面摊个饼都是游刃有余,很快就跟前台后台各个岗位的人混熟了,见谁都能得个笑脸,有空的时候去大厨房串个门还能被投喂新菜。
休假的时候她也带黎砚回来过,带她看酒店背后顾客看不到的整条服务链路,带她尝悦澜的招牌甜点和徐小丽传说中正宗的法甜手艺,带她去蹭饭吃——她们的员工食堂味道也很不错。
她甚至都开始带学徒了——成熟的师傅哪有那么好招,她们很多时候不得不招些学校刚出来的实习生自己慢慢带,她意外地跟之前的黎砚回同频了:我自己都还没出师呢,怎么有资格带学徒呢。
但饼房的这种学徒跟她给薛禾当学徒是不一样的。她只是教他们怎么完成工作,布置任务、验收检查、指点提醒、兜底善后,只是这些。也是这时候,她才意识到她在薛禾那里两年学会了多少东西。
怪不得徐小丽看她像是看个误入宝山的小孩,徐小丽的小徒弟看她又为什么总是好奇又在意——她的小徒弟就是她本试图塞给薛禾的表妹。
后来薛禾纡尊降贵地来了一次,看了一圈,又尝了徐小丽的应季新品,在徐小丽期待的眼神里说某个配料多了一点,有点夺味了,少掉几克。徐小丽重新做了一份,果然是,开心得不得了,奉承话停都停不下来。赵肆在一边看着,心说小丽姐怕不是薛姐的脑残粉吧。
薛禾转过头来看她,问她做的东西呢。合着是查作业来了。
赵肆的标准跟徐小丽的标准自然是不一样的,马马虎虎算过关,薛禾满意了,给了徐小丽一个你很上道的眼神。
回头出来,薛禾跟赵肆说,注意看大家是怎么配合的,琢磨小丽是怎么让厨房高效转起来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丽你要怎么做。
赵肆记在心里,慢慢看慢慢想。
到了三月,黎砚回想动弹的心思有点按耐不住了,公司内部的环境越来越差,无效的加班越来越多,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上。
这个心思一旦起了,就再也按不下去了。她一开始上这个班的时候,加再多的班都心甘情愿兴致勃勃,但现在不行了,所有的重复琐碎繁杂低效都会让她感到不爽,她感觉这样的班好像在浪费她的人生。很烦躁。
这些问题她在过绩效的时候跟樊泠提过,樊泠叹气说这个事她解决不了。
事实上樊泠也不好过,她是铁杆的改革派,在“奇迹”的宣发上投入心血无数,初时也是风光无限,但当形势逆转的时候,她也感到无能为力。她可太生气了,好好的一把牌叫公司打得稀烂。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东风压西风,眼看他楼要塌,别说黎砚回心思浮动,连她的心思都要浮动起来了。她是这个态度,黎砚回心里就有数了,这混乱的态势短期内结束不了。
可她是要稳定还是要挑战?换一份工作能有青禾好吗,她又有些不确定。
就在她敲敲打打磨磨唧唧改简历的时候,顾晓昀发来了消息,问黎砚回要不要去她那里。
消息好快。黎砚回惊叹。
她没有急着回复,指尖轻敲桌面,她在思考和权衡。
好一会儿,她在输入框里敲字:“晓昀姐,我请你吃个饭吧?”
顾晓昀欣然应约。她现在在愚山网络做数据中台负责人。愚山网络主营的是手游,出的一款科幻风自由探索游戏这两年风评很好,是一个特别新锐的公司,规模倒也不算大,光从大小和稳定来说是远比不上青禾的——这个年头一款热门游戏的寿命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草台班子也有机会做出爆款,但只靠一款游戏的话这个游戏公司的寿命可能也会很短。公司规模很多时候也代表了这是一艘什么样的船。
顾晓昀一如既往地知道说什么能打动人,她自己是从零一路走上来的,当然也知道黎砚回现在的困境和犹豫。她给出的条件和筹码,也同样足够动人。动人得都像是魔鬼低语。
“……我还是要你来做人群建模和客群分析,基本的数据库搭建我已经做完了,从需求出发的底层建设不会难用的。也会给你配取数工具人,不需要你做那些初级又无聊的重复工作……”
“……我们跟项目组的合作十分愉快,我们能够直接参与到决策里去,是一起使力,有话他们也直讲,没那么多内耗……”
“……不鼓励加班,无意义的工作也很少,甚至你可以自己来决定做什么,倒不如说我很愿意听你的想法……”
“……你现在在青禾拿多少?我给你加到满意。”
黎砚回问了一个和最初一样的问题:“为什么是我?”
顾晓昀往椅背上靠了靠,姿态更随意了一些,笑道:“我刚才问你在青禾的事了吧?你知道吗,你把你想要什么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了,我一看就知道,我们是一样的。”
更何况,黎砚回心里的种子是她亲手种下的,她在一开始就告诉了黎砚回这一行做到顶尖该是什么样的。那时候黎砚回当然不会理解,但只要她还在往前走,种子就会发芽,她就一定会走到这条路上来。
“至于能力,我相信你有,我信我看人的眼光,也信樊泠的眼光。我也还是当时的话,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分析师太难找了。”
难找到她亲自培养了一个。刚到愚山的时候她的团队还不需要这样的配置,黎砚回也还太稚嫩,但现在她需要了,黎砚回也成长了。
这等待的时间同样是一场筛选——青禾胜在稳定,什么东西都是有流程的,这样的地方能够快速给新人建立规范,但也会让很多人依赖流程忘记思考,飞速地被同化成庞大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
可金字塔上层不要头脑简单的螺丝钉,金字塔每一层的跃迁都是一场大筛选,没有考核没有测试没有固定的一个节点,只是自然而然地流动——无时无刻不在流动,有些人跟上了,有些人留下了。
顾晓昀把黎砚回放在青禾,让她自由地去生长,如果在这个过程里黎砚回泯然众人停滞不前,那么自然就不是她需要的人,也就没有通过这场筛选,她就会漠然地舍弃她,把视线转向他人。
这样的种子她撒下过很多,有些长出来了有些没有,她选择过很多人也舍弃过很多人。她热情又亲切,但也同样的功利又冷漠。
黎砚回自然也只是其中一个,只不过最匹配她当前需求的人是黎砚回罢了。
她给黎砚回留了机会,黎砚回抓住了。所以,她把障碍扫清了把路铺好了,再来邀请黎砚回做她的伙伴。
这一次不是徒弟不是学生,是同行的伙伴。
她的野心清清楚楚写在脸上,她的诚意也同样清清楚楚地在那里。
黎砚回没有理由拒绝。
她们达成了一致,特别愉快地吃完了那顿饭。
黎砚回问:“是樊姐告诉你的吗?”
“哈哈,是我找她问的,她不情愿你走起来也麻烦,我也得做背调不是。”顾晓昀大笑,“你真该看看樊泠吃亏的样子,她真的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撕了我。”
“可她……”
“说到底她的团队其实没有那么需要你,她到底是做营销的,那才是她的根本。”顾晓昀说得直白,但也很实在。
因为有樊泠默许,她的离职手续办得很快,竞业也没有生效。小夏很是不舍得,约她一起吃了散伙饭。
五月,黎砚回入职愚山网络。新公司在溪大附近的高新技术园区,反倒是赵肆上班的酒店在另一头,两个人倒了个个,好在住的地方去哪里都方便,不需要再搬一次家。
两个人的薪资加起来已经很高了,生活进入一个稳定期,两个人都更有余裕了一些,虽然都很忙,但面对新的挑战也很有趣。
她们又坐在一起算钱,表格一拉,两个人都觉得真好啊,一切都欣欣向荣:两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了,储蓄的数字也在慢慢地增加,甚至一些小小的投资理财也有蛮好的收益,当然支出也变高了——她们已经可以有更多的余裕花在自己的生活上,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