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读书真的有用!这一刻,这六个字的含金量在四个少年男女脑海中……
第333章读书真的有用!这一刻,这六个字的含金量在四个少年男女脑海中……
读书真的有用!
这一刻,这六个字的含金量在四个少年男女脑海中具象化了。
原来,读书真的有用,读书真的能找到工作!
一直以来的户口限制问题,让农村孩子无法进城进厂找工作,因为进厂是有户口要求的,要非农业户口,哪怕像许红荷这样读过高中,像江家村的记工员一样,读过初中,依然无法在城里找工作,‘读书无用’四个字,仿佛要刻在大河以南的人基因里!
除了极少数干部家庭,依然坚持让家中个别男孩读书外,整个大河以南都找不到几个识字的人!
后来国家建立扫盲班,刚开始,扫盲班的作用,就好似村里妇女们集中在一起纳鞋底、编草鞋、编竹篮的地方,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每人抱一捆竹篾,坐在大队部门口的地上,上面老师讲课,下面人手如蝴蝶穿花般在青黄色竹篾间飞舞,讲课的老师都是大队里的会计,为人温和,课讲的都无奈。
这种现象一直到许明月穿过来,先自己成为了记工员,再带着许凤台和许凤发成为了大队部的记工员,情况才慢慢好转,到许明月成为了大队部主任,许凤台成为小队长,许凤莲嫁人后,也成为了水埠公社财务部会计后,扫盲班就再也不是摆设,所有的人,中午吃完饭没事,就去大队部,夏天就在大队部里面,江地主家的宅子极好,冬暖夏凉,穿堂风极大,堂屋也大,地面都是青石板铺就,又干净又凉爽,坐在上面,躺在上面听老师讲课。
有年纪大的记忆力不行,听不懂老师讲课,就在青石板上一躺,或者靠着墙眯会儿午觉,这么多年下来,无法进学校读书的人,就在扫盲班扫盲,一眨眼时间,这样的习惯,他们已然坚持了有七八年。
七八年下来,哪怕他们平时不写字,凭着印象,也让他们大致的把试卷做完。
许二丫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回到家的时候还忐忑呢,没想到全家全都喜气洋洋,从来都是家里活干的最多,饭吃的最少的,今天她爹妈都难得的给了她笑脸,给她打了一碗浓稠的野菜粥,夸她道:“二丫不差,那么多人考试都没考中,二丫考上了!”
许二丫正欣喜着自己终于被爹妈看到,就听她妈满脸喜色地对坐在她爹下手的青年男子说道:“明天你就替代二丫去上工,一天十个工分呢,以后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烈日下干活了,那夏天的大太阳,晒死个人!”
炎炎夏日,‘晒死人’三个字不是形容词,而是实事。
谁都知道双抢辛苦,中暑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中暑了及时休息,情况就缓解了,有些人中暑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人就没了。
许明月的外婆就跟着她的婆婆学了一手救治中暑、刮痧的本事,受到十里八乡的人尊重,实在是他们这个地方的医生太少了,大山里就更少了,许明月从小就听着妈妈和她说,谁谁谁中暑快不行了,去找外婆急救的事情。
实事上,她外婆连个土郎中都算不上。
许二丫前一秒还因为得到了母亲给她盛的一碗稠粥,在被夸奖了的高兴中,笑容还没来得及加深,下一秒就僵在了脸上,不敢置信的擡头看着满座的家人。
家里人人都一副喜气洋洋理所当然的表情。
二丫母亲见到许二丫脸上僵硬住的表情,一巴掌拍在了她的后背上,她刚吃进嘴里的一口野菜粥,就这么被她母亲给拍了出来,呛咳了起来。
二丫母亲一边嫌她埋汰,一边骂她:“你那什么表情?你还不愿意咋地?你也不看看你多大了?再过两年就得给你说亲嫁人了,到时候工作你还能带得走不成?到时候不还得你哥哥来接手?还不如一开始就让你大哥去干呢,你大哥好了,以后你嫁人,不得给你撑腰?你婆家要是知道你大哥是养鸡场的正式工,不得高看你一眼?说不得还能嫁到河对面去呢!”
哪怕如今临河大队‘富裕’了,嫁到河对面,依然是大河以南人的执念,只要说起嫁人,最大的向往就是嫁到河对岸的炭山。
许二丫好不容易止住了呛咳,却低着头,把头埋进了碗中,一句话不敢说,不敢回嘴。
她已经被打压的习惯了,习惯了处于家中食物链的最底层,习惯了被掠夺,心里甚至也顺着她母亲的话想着,是了,大哥要是有了工作,婆家会高看她呢,大哥当上了工人,以后就能替她们姐妹们做主,不会被婆家欺负了去。
可泪水依然止不住的蓄满了眼眶,一颗一颗的落入碗中,她却不敢擡头,让家人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害怕让他们知道她不甘。
不甘。
是的,不甘。
明明,考上的人是她,工作是她的啊!
为什么……为什么……
另一边,江荷花家中同样如此。
江荷花是家中长女,她下面还有个小她两岁的弟弟,其它弟弟妹妹年纪都小,不符合养鸡场的招工要求,她弟弟十四岁了,个子比她都高了,去养鸡场工作却是没问题的。
她爹在饭桌上直接就对着她弟弟许石头宣布,“明儿养鸡场上工,你替你大姊去!”一句话说完,就开始吃饭。
江荷花作为长女,在家里的地位还是不同的,她愣了一下,反驳道:“爸,这样不行吧?”
对于江荷花的反驳,她爹倒是不生气,而是夹了一口煮成烂糊糊壮的干豇豆,说:“咋不行?你都十六了,还能在家里待多久?城里工作都是家人接替的,咱自己大队的,咋就不能让你弟弟接替了?”
江荷花心里不愿意,她咬着唇,“那假如不行吗?”
她爹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家中年龄最小的五岁小姑娘脆生生地问:“那是阿姐的工作!”
被正在夹缸豆的中年男人用筷子唰一下抽在了小姑娘的脸上,吓得江荷花忙过去抱住被抽的吓到了的幼妹又哄又抱,那一筷子明明是抽在小妹脸上,却仿佛抽在她心脏上,因为她知道,父亲抽的不是小妹,抽的是她!
正在厨房出来端菜的中年女人看到小女儿脸上红肿的筷子痕,忙把手中碗筷放桌上,埋怨道:“你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打幺女作甚?”
她忙抱起了小姑娘,小姑娘到了母亲怀里,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般,疼的嗷嗷大哭起来,女人看到小女儿脸上红肿的筷子印,心疼的脸上直抽抽,嘴里‘哦哦’地哄着,小姑娘哭的直抽噎,脸迅速红轴了起来。
江荷花同样虚抱着妹妹,低着头眼里含泪,被中年女人看到。
中年女人好不容易哄的小女儿不再嗷嗷大哭了,趴在她怀里哽咽抽泣的时候,这才看向自己的大儿子,“工作是你姐考上的,她现在还没嫁人呢,想接她工作至少也得等她嫁人了再说!”她眼睛只看着大儿子,却不看中年男人,下巴往荒山方向点了一下说:“人家许书记还在临河大队待着呢!”
谁不知道许书记最维护她们这些命苦的女人?
许书记自己嫁人后就受婆家折磨,后来母女俩被逼的没了活路,深秋季节跳河,更是差点没了命,被救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从此后就再也看不得女人受欺负!
中年男人听到妻子的话,沉默着不做声。
坐在他下手的半大少年也说:“爸,阿妈说的是,我还在学校里读书呢,等我到十五岁,毕了业,我也去考记工员,以后说不定还像许书记一家一样,能当干部呢!”
中年男人脸上这才露出笑脸来,说他儿子:“就你还能当干部?”他嘴上说着怀疑的话,眼里却满满都是等着大儿子小学毕业后,将来当干部的期望。
这时代的小学,分为初小、高小、完全小学。
比如去年进入学校完整的学完了一年的十五六岁年纪,今年没再来的学生,如江荷花,她就相当于学完了一二年级的内容,完成了初小毕业。
高小则是三四年级,完全小学是五年。
临河小学开办总共才一年多,可随着学生入学的年龄不同、接受程度不同,在第一个半年之后,原本的一年级,就逐渐分为了快班和慢班,最快的班现在都进入三年级教学了,最慢的现在也已经进入了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