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第303章[VIP]
第303章第303章[vip]
许明月怕她冷,问她:“要不要去我那里坐月子?我那里有火炕,暖和些。”
许凤莲闻言笑喷了:“哪有去姐姐家坐月子的?”她知道阿姐不在意这些事,可还是给许明月普及说:“我们这就没有这样的事!”
普遍的认为,坐月子是不吉利的行为,去别人家坐月子,会把别人家的福气一起坐没了。
许明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习俗?不过是不在意罢了。
许凤莲心底感动,可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她,对本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很是遵守,笑着说:“阿姐,你别担心我了,建国和张医生把我照顾的很好,我这里暖和着呢,你别担心。”
此时外面炉子上煮的糖水蛋好了,她婆婆夏云芝端了一碗红糖蛋进来,一碗递给了许明月,一碗递给了许凤莲:“累了一晚上,快吃点东西睡一会儿,月子里可不能哭,也少说话,不然以后眼睛花,嗓子疼,快来吃点。”又对许明月说:“她阿姊忙了一早上,到现在一口饭都没吃,也赶紧吃点。”
也就是许明月是公社书记,才有糖水蛋的待遇,普通人家能有一碗稀饭,都是看中儿媳妇的娘家人了。
许明月也笑着对夏云芝说:“夏姨也没吃早饭吧?”她叫江建国:“建国,你再拿个碗来,我吃不了这么多,给你阿妈分一些!”
夏云芝忙推拒:“哎呀,我不要,你吃,你自己吃!我一个老太婆了,还吃什么糖水蛋!”说是这样说,脸上笑容却止也止不住。
她坚决不肯受许明月给她的糖水蛋,说:“你吃,你吃,我出去下面去,都没吃早饭呢,可不能饿了大家伙儿。”
许明月也不爱吃糖水蛋,将她碗里的四个糖水蛋一起给了许凤莲。
许凤莲刚生完孩子,消耗极大,四个鸡蛋她根本不够吃,又吃了两个,不好意思了,喊江建国进来吃。
外面大姨姐还在看着呢,他哪里敢吃许凤莲生孩子吃的口粮?一个劲的喂许凤莲,许凤莲推拒不过,甜甜蜜蜜的吃下剩下的两个糖水蛋,睡下了。
她此时还没有奶,小孩子出生后,是要喂奶的,这事许明月有经验,好像前几顿,一次要喂十毫升的奶。
塑料量杯许明月有啊,她的医药箱里有咳嗽药,盖子上就有个标了刻度的塑料杯子。
此时小婴儿被包裹好,就放在许凤莲床铺的床头边上,脸上红扑扑皱巴巴,长的极丑,比阿锦刚出生的时候还丑。
她哥哥的两个孩子出生时都白白嫩嫩,脸上没啥褶子,她还以为现代人营养条件好了,生出的孩子都和她哥哥的两个孩子一样白净呢,结果阿锦出生,直接把她丑哭了。
此时看到安静的睡在许凤莲身边的小婴儿,她也实在夸不出来一句好看,就没再打扰许凤莲休息,自己出了房间。
不得不说,公社大院的宿舍实在太小了,许凤莲和江建国就一个房间,一群人都挤在冰冷的院子里。
很快,面条就煮好了,清汤寡水的面,只放了一点盐,没有油,每人吃了半碗,就在冰冷的院子里。
吃完早饭,留下张医生和许凤莲的婆婆夏云芝还在照顾她,其他人就散了,找了个公社大院空的办公室坐着聊闲篇。
许明月则去看新干部宿舍的建设情况。
地址和房屋设计都是许明月和孟福生做的,新的干部宿舍是三层楼,一层十六户,每户面积约四十几平,南北通透,最里面是一个十几平的卧室,中间是客厅带一个小厨房,小厨房不能烧灶,只能烧煤炉,两边都各有一个楼梯、公共卫生间、公共澡堂,公共卫生间和澡堂面积都和一个房间的面积差不多大,里面的坑位和洗澡的位置都很多。
新宿舍确实不大,作为干部宿舍却足够用了,即使是新婚夫妻带一两个孩子住都够了。
再大的,水埠公社现在花钱的地方太多,建不起太大的,这已经是目前水埠公社能建的最好的干部宿舍了。
三层总共也就四十八户,现在水埠公社的正式干部还不到三十人,但武装部的民兵队伍有两百人,这两百人并不是入级的干部,平日里只能领工分,没有工资,算不得水埠公社的干部,日常只能住在水埠公社干部宿舍的公共宿舍,好几人一间的那种,分不到这样一室一厅一厨的单人宿舍,但多出来的干部宿舍,可以作为集体宿舍使用,很多家离的较远的民兵,就可以申请集体宿舍,晚上直接住在公社,不用再早晚还赶回家里住。
干部宿舍才在刚动工的阶段,许金虎就近招了人,正在打地基。
这么大的三层楼的干部宿舍,可不像农村建房一样,随便打个地基就可以了,三层楼房,说高不算高,说低不算低,也不能像农村土坯房那样,下面用砖石,上面用土坯,这个干部宿舍从地基到主体,全部是用水泥和砖头,地基也打的非常深。
建楼的建筑工人也都是当初为临河小学和蒲河口监狱建造主楼的老建筑工人了,干活很是细致,见到许明月过来,一个个都热情的打招呼,手上动作不停。
“这宿舍楼大概多久能建好?”许明月站在乱糟糟的工地上,问建筑的工人。
正在用砖头和水泥砌地基的男人,手背冻的通红,鼻子上也流出鼻涕,他只用肩膀处擦了下鼻涕,用冻的发红的脸笑着说:“这房子不小,起码也要到明年六七月份了吧。”他说话的时候,动作也不停,沿着拉出的麻线整齐的将砖头沿着拉直的线,放在水泥上,“我们尽量在明年双抢前建好吧,全部搞好估计还要晚一点。”
房子主体建好后,还要上梁、铺瓦,内里也要全都抹上白石灰,通了水电才行。
许明月点点头,回到公社大院后,叫人给他们煮了一锅姜汤,倒在暖水壶中,给他们送过去。
她自己则进了许金虎办公室,问他现在冬季还能不能召集够人手,把通往堤坝和乱葬岗到吴城的那条路给修通,再把从乱葬岗到邻市堤坝的路修通。
这样,原本在水埠公社主街一条通邻市堤坝,一条通水埠公社主街到码头,一条通往炭山方向,一条通往吴城方向的这个十字路口,就下移到二十几年后的新街方向,重新建了个十字路口,一是为了分流今后的车流量,二是将今后拉煤的大货车,全都移到现在完全没人,空旷荒凉的乱葬岗方向通车,减少了人流聚集区的煤灰粉尘污染的问题。
至于以后得新街还要不要再建在乱葬岗的位置,水埠公社这么大,原老街的十字路口两边的商铺现在还全都是一片荒凉的土地,都还空着呢!
许金虎对于许明月的规划倒是没有意见,反正乱葬岗的位置一个鬼影子都没有,拉煤的货车哪怕卷起千丈煤灰,也无人在意,只是说:“修路的人倒是有,发跟炭山一样的工资就行,没有工资记工分也行,只是你说修水泥路,水泥厂才刚给我们公社拉来这么多水泥建干部宿舍,你要他(水泥厂厂长)再拉水泥过来,那老小子能愿意啊?再说,咱们也不能把水泥厂水泥都拉完了,修堤坝还要呢!”
许明月最近不止为何,总是容易疲累,就找了个木质靠椅坐下,整个人都窝在木椅里,围了一圈又一圈的围脖外面,只露出一张精致端丽的脸,目光沉浸地说:“现在我们公社也有四辆拖拉机了,有时候来我们公社的大货车雨雪天不能离开,还可以租大货车,去山里拉石头,拉了石头先往地上铺一层石头,山上的碎石或者山涧里的鹅卵石都行。”
本地的鹅卵石,除了一些小山涧里很多外,就属石涧大队的那条宽七八十米至百米的大山涧里最多,从山里到山外,密密麻麻,全是鹅卵石,一直到几十年后,都仿佛取之不尽一样。
她整个人都有些懒懒的,说:“先铺一层石头,再铺鹅卵石和小石子,最后再铺上一层瓜子片,最后再用河沙拌水泥,铺在最上层。”
“水泥的铺法我们临河大队的堤坝都铺过了,就按照那样的方式来铺,水泥路不会开裂。”
这样一层一层的铺下来,即使是今后这条路再因为拉煤的大货车体量过于庞大和沉重,压坏路面,也不至于像前世一样,把水埠公社的那条十字主街道,压的跟狗啃过一样,坑坑洼洼,脏乱不堪,即使压坏了,下面依然是石头石子,也好修补。
许明月指着她画的简易地图上乱葬岗的那条十字路口说:“这两路修通后,咱们再把门口的这条十字路也修起来。”
她直接在图纸上的两个十字路口上画出了可以并排行驶四辆大货车的四车道。
许金虎看到直吸着牙:“要修这么宽的路啊?这要多少石子和水泥?”
许明月看着许金虎说:“叔,山上的石头、河里的沙子又不要钱?就费人去捡罢了,到时候招山里的小孩出来捡石头,捡一车给多少粮食,都是现成的资源我们为啥不用?”
自己不用,以后全都低价承包给资本家们了。
她给上面十字路画的四辆大货车并行的车道都算窄了呢,还得算上两边车辆的停车位,人行道等等,这些一起加进去,别的路段不提,光是这个十字路口,起码得八行车道才能勉强够用。
这对这个年代,车子很少很稀奇,一年到头除了拉煤的大货车,基本上看不到几辆车的许金虎来说,简直是无法理喻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