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第289章[VIP] - 卷王的六零年代 - 九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9章第289章[VIP]

第289章第289章[vip]

临河大队‘富裕’,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那三年灾害之后,临河大队一连好几年都没有挖过竹子河里新长出来的野生莲藕,反而一直在种植和保护,几年下来,如今的竹子河已经和三年灾害之前一样‘接天莲叶无穷碧’了,从进入夏日开始,藕带、莲蓬就没少过,又有野生的菱角和芡实藤,山上漫山遍野都是蕨菜,偶尔还有一顿豆腐鱼汤。

不说没有油水,这些大锅菜少的口味怎么样,至少孩子们的营养是均衡的,是在逐渐补充增长的。

临河小学的孩子虽不至于吃的多好,但一年下来,学生们的个头是蹭蹭长,过去长到十五岁,都还没有来葵水的女孩子,现在也都开始发育成亭亭玉立小姑娘的模样了。

现在的条件有限,许明月能够做到的事情很少,也不过是尽量的为大河以南的女孩子们争取到一个识字的机会,能够在中午有顿吃饱饭的机会罢了。

如今临河大队不缺粮食,许明月的大饼一画,别的干部先不说,许家村和江家村的干部们都纷纷表示赞同了。

许家村的人都认为现在水埠公社的一把手是许金虎,要升到县里,肯定是他们村的许金虎许主任升到县里去当干部啊!

江家村的人都认为江天旺才是水埠公社实际意义上的一把手,要是往上升,肯定是江天旺,两边都觉得自己村占便宜,自然是非常支持。

许家村和江家村的干部们都达成统一意见了,施、胡、万三个村子还有什么好说的?至于小江家村,从来都是和江家村同气连枝,虽分成了两个村子,但小江家村从来都以江家村马首是瞻,说是两个村子,但因为离的不远,大家还是习惯性的把这两个村子看做一个村子,不过是因为江家村太大了,土地不够住不下,这才分出去了而已。

“行,那我回头跟丁书记说。”江建军定下这件事,又看向许明月说:“小许主任,这大队学拖拉机的事,还要你多多上心。”

拖拉机是买回来了,都不会开!反倒是许明月一个女同志,看着瘦瘦高高,没什么力气的样子,可坐上拖拉机座椅,扶着那方向盘,突突突地就在稻场上转起了圈。

转圈不是因为她不会开,而是她很会开,稻场面积有限,想要能够施展的开,就只能绕着稻场转圈,再驶向堤坝上,到养鸭场位置掉头回来。

当时把一众临河大队的人都看傻了!

临河大队的堤坝路面不过三米,会车是不容易会车,只能单行,她一个从未摸过车的女同志,就敢把拖拉机开上堤坝,还能在堤坝上掉头开回来,直接把临河大队的所有人都镇住了。

所有人都担心她把拖拉机开进竹子河里。

这台沪市机械厂产的拖拉机什么都好,既省油,耐力足,质量好,还抗造,只一点不好,没有助力器,方向盘十分沉重,非大力者不可掌握。

村里好几个小伙子看许明月开拖拉机跟玩儿似的,都以为开拖拉机很简单呢,结果一圈试下来,差点没把拖拉机开到稻场下面的田里去,有胆子大的小伙子,还想把学着许明月,把拖拉机往堤坝上开,吓得江建军连忙阻止那些祸害他们大队大宝贝的小伙子们,可别把他们村新买的大宝贝给开到河里去了。

那临河大队就亏大了!

一台拖拉机,可不少钱!

临河大队有了拖拉机,今后河圩里的七千多亩地的稻穗,就不需要人再辛辛苦苦的挑到稻场来,只需要从下面的河圩里,挑到堤坝路上,等拖拉机过来,一车拉到稻场就行了。

不光是运送稻穗,还有筑堤坝,同样不再需要人辛辛苦苦从山上挑石头,只需要开着拖拉机到山上的采石场,将石头装在拖拉机车斗中,一车便能拉下来几十个老百姓累死累活整整一天才能挑下来的石头,省时省力不说,建堤坝速度和效率也能提高上来。

今年开春和梅雨季节时,那大雨下的,看的人都胆战心惊,许红桦和江建军两人一天往堤坝上也不知道要跑几趟,天天站在水电站的廊檐下向下眺望,生怕持续不断的大雨让竹子河的河水涨的淹没了堤坝。

一旦竹子河的河水淹过堤坝,那被堤坝阻隔在外的河水,就会瞬间淹没河圩里的七千多亩稻田,临河大队一整年的收成就全没了。

现在有了拖拉机,他们就能加快速度筑建堤坝,运送更多的石头和水泥,使得堤坝更加的坚固耐用。

可以说,拖拉机的到来,对整个临河大队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就好比是从一个纯农耕时代,正是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自那以后,许明月就成了临河大队所有小孩大人崇拜的目标,是所有小青年眼中的神,很多人都想拜师许明月,也想把开拖拉机学会,以后就是大队里的拖拉机手,多威风!

可惜许明月就开了那么一次,就又把拖拉机开回了大队部门口的雨廊下,就自己忙去了,一直到今天才被叫来大队部开会。

今天好不容易见到许明月,江建军就想把许明月教人学拖拉机的事情定下来。

“我现在哪里有空教人学开拖拉机?马上春红薯就熟了,要收春红薯,还要种秋红薯,之后又要种油菜和冬小麦,还要上山砍柴,为过冬做准备。”她是真没有时间教人学车。

河边的冬天冷的手都不敢从衣袖里伸出来,没有足够的过冬柴火是真不行,炭山虽有煤炭,蒲河口却不能只用煤炭,给牢房里犯人休息的机会。

该砍的柴还是得砍,该干的活还是得干!

江建军有些为难地说:“小许主任,你看你能不能稍微抽点时间,早上,或者傍晚都行,教一个小时,保证不耽误你什么事!”

许明月刚才画大饼,愣是把自己画精神了,此时也不困了,说:“早上肯定不行,我起不来太早,傍晚吧,我早点回来。”

现在白天的日照还算长,一直到晚上六点多天都还亮着,教人一个小时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过我提醒你们一件事,你们想要叫人来学开拖拉机,别搞一些小心思,只叫自己亲戚来学,学拖拉机不光是要会开,还要会修,会点电路机械的东西最好。”她擡起眼帘看向大队部会议室里在座的个位大队干部,说:“老陈他们不是在学校开了教水电机械维修的班吗?就从这个班里找人来学吧,初步选三个人,就选考试考的最好的三个人,学了理论知识,到时候再来看他们动手能力怎么样。”

江建军一听,连连点头:“要得!要得!”他之前还真没想到那么多。

确实,会开拖拉机不会修怎么行?

他们这次买回来的拖拉机是沪市机械厂自主研发出来,去年才开始生产,今年才开始投往全国各地的,许明月在机械厂的时候选择这一款拖拉机,一是这一款拖拉机十分省油耐用;二就是看中这款拖拉机的生产地是沪市机械厂,到时候要是出现什么问题,不论是维修也好、换零件也好,相较于其它一些北方产的拖拉机,要近的多,要修理起来也能找的到人。

许明月这个提议一出,不少心里想着把自家孩子送来学开拖拉机的干部们心底暗暗叹气,回到家把家里皮小子们全都赶到临河小学水电机械培训班去学习去。

现在临河大队和蒲河口的地儿多了,初步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临河大队已经下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寒’,饥寒饥寒,寒冷对人的打击丝毫不弱于饥饿。

不光是‘温饱’,许明月觉得,临河大队也可以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了,比如油!

有了更多的地,不光可以种棉花,还可以种油菜。

有了油菜,来年就可以榨油,解决吃油难、没有油水的问题。

许明月说:“现在咱们大队的田地也多了,河圩里的田地种的粮食就够吃,山脚下的地是不是可以种一些油菜花和棉花出来?

临河大队的干部们皆是一愣。

现在为什么整个市场大环境都缺布?单位发布票,都是0.015市尺一张布票的发,一家人囤几年才能囤出一件新衣裳。

实在是那几年没饭吃,饿怕了!

老百姓首选就是多种粮食。

都不种棉花,哪来的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