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第198章[VIP] - 卷王的六零年代 - 九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8章第198章[VIP]

第198章第198章[vip]

在蒲河口一日一日的等不到人来救他回去,王根生现在也有些绝望了,现在只期望他在吴城不愿与他来乡下生活的妻子见他好久没回去,能想起来乡下找他。

不过他之前乍然上位,在岳父家可是不可一世的很,在妻子面前也抖了起来,之前更是十天半个月都不回去一次,他也不知道他妻子多久才能发现他失踪不见了。

他看着茫茫大河和深的仿佛没有尽头的大山,心底不由深深后悔,明知道许家村人野蛮,他当初怎么就娶过许凤兰,怎么就想着来许家村撒野?好好当他的五公山革委会主任不行吗?

另外,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两个大队的书记、主任回去后,就叫了大队部的干部们去大队部开会,说了临河大队要在许家村建学校,要从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招募建学校的工人,并要从三个大队招收学生的事,自然也说了招收的学生要男女各半,这话果不其然,让两个大队的其它干部们不以为然,嗤笑一声说:“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给女娃儿们上学的事情。”

吴书记严肃的磕了磕桌子:“现在可不是以前了,顶头老大不是说了吗?妇女能顶半边天!”他严肃的瞪着眼睛,指了指蒲河口的方向,“别忘了那边现在是谁在当家,让她听到你这话,有你好果子吃!”

“我还怕她不成?就她这样的,要是搁以前,被休离回了娘家,都没脸活!”之前说话的人吹胡子瞪眼地说。

吴书记漫不经心地抽了口旱烟说:“有本事你到她面前去说。”

之前说话的人扯着脖子喊:“说就说,谁还怕她不成?许家村就是没规矩,蒲河口主任都能轮到她一个女人当家,还真是反了天了。”最后一句他话说的小声。

这是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干部们普遍的想法,他们都不懂许家村又不是没人了,许金虎又不是没儿子,咋这么大的干部官职,他不让自己亲儿子当,让一个女人爬到他们头上作威作福,搞得现在整个大河以南,都听一个女人的,他们这些大老爷们儿在她面前都要当孙子,面子往哪儿搁?

不过他们也只敢在背后蛐蛐,当着许明月的面,态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行了行了,有话你当许主任面去说。”吴书记不耐烦地说:“这次去水埠公社开会,公社书记和主任还跟我们透露了一个消息,等临河大队的学校建好后,还要建养鹅场和养鸡场,现在蒲河口也有了养猪场,到时候厂子大了,会从我们整个大河以南招工人,首先招的就是能写会算的人,到时候招的人数也是男女各半,你们不愿送你们家的女娃子去上学也成,到时候他们的招工名额刚好从临河大队招!”

“我看她就是不想从我们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招工人,才想了这么个法子!”和平大队的干部愤愤不平地说。

这话吴书记和焦主任也同意,说:“这是人家大队的工厂,人家大队想怎么招人就怎么招人,现在放开了对我们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招人名额,你们就偷着乐吧!”他眼白朝上,“消息已经跟你们说了,该准备起来的,你们回去也跟你们家人说,想考工人的就要先准备起来了,现在我们还是说说送多少人去临河大队建学校吧!”

同样的会议,建设大队也在开。

两个大队的书记、主任都默契的隐瞒下了临河大队学校建好后,还要在大河以南招聘老师的事。

一个学校招聘的老师本就不多,蒲河口那位可是说了,到时候知青们也要参加考试,本地人的学识本就比不过下乡的知识青年,要不是招聘老师的名额也是本地人和知青各半,本地人怎么和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们竞争老师的岗位?

老师的岗位有多么的吃香?别看现在城里闹的凶,那闹的也只是初中和高中的老师,小学的老师可是一点也没受影响,他们都想先把这个消息隐瞒下来,让自家人这段时间跟着扫盲班好好学一学,等学校建好后,再通知大队部的队员们不迟,那时候他们自家人已经比大队部的其他人多学了几个月,考上老师的概率也比别人大的多,他们自己也不算藏着消息没告诉大队的其他人。

这怎么不算是一种公平嘛?

许明月视察完了养猪场这里的建设,就又坐船去了临河大队,去看了正在指挥临河大队建设水电站的陈卫民教授他们。

自从王根生和他的红小兵团队们被抓后,陈卫民教授他们在蒲河口医务室休息了几天,又重新回到了临河大队上班,临河大队的水电站现在又开始建设工作。

见建设水电站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在进行,许明月也没有打扰他们,和许红桦、江建军说了这次公社的开会内容。

临河大队稍微能写会算的人,都被拉走,要么去了蒲河口,要么被江天旺拉去了水埠公社,留在村里的,大多数都是在扫盲班学的不怎么样的。

许红桦他们得知后续会在知青当中招聘老师,也没藏着掖着,将临河大队即将建小学,并在知青当中招收老师的事情,告诉了住在大队部的四个知青,并交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任务——成为扫盲班的临时老师,教导临河大队的队员们识字、写字、算数,临河大队到时候会从他们的教学成绩中,最终录取成为临河小学的老师。

叶甜、罗喻义他们一听临河大队要建小学,要从他们这些知青当中招聘老师,简直高兴疯了!

哪怕他们年纪轻轻,身强体壮,在日复一日的太阳暴晒中铲土、挑土,依然将他们累的灰头土脸,眼看着望不到尽头的农活,日子过的仿佛也看不到尽头一般。

叶甜已经多次发电报回去,表示想要回城,可回城哪里是那么好回的?城里越来越乱,很多工厂都被闹停了工,工作也越来越难找,尤其是从这一年起,下乡已经成为了强制行为,而不是过去十年中的自愿行为。

现在有个机会可以让他们不用在堤坝上铲土、挑土的干活,他们简直激动的要喜极而泣。

这事叶甜他们虽没有特意和在山上捡石头、铲石头的十几个红小兵知青们说,但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个女知青腿受伤无法上山干活,被留在了大队部编织芦苇席,她自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等山上干了一天活,累的直不起腰的红小兵知青们回来,她立刻将临河大队要建小学,招知青当老师的消息的和他们说了。

已经在临河大队的采石场捡了大半个月石头的知青红小兵们,傍晚回来听到这个消息,也都震惊了。

他们被关在房间里,不能随意走动,只能眼巴巴的扒在房间窗户上,问叶甜他们:“那我们呢?我们能考老师吗?”

临河大队才四个知青,叶甜才不想多出来十几个竞争对手呢,闻言翻了个白眼说:“你们又不是临河大队的知青,当然没你们的份了!”说着,她白眼一翻,不乐意地说:“也不知道主任他们啥时候送你们回去,天天在我们大队待着也不是事,你们还是乖乖捡石头,石头捡好了,我们主任就放你们回去了!”

她哪里知道,在临河大队捡了大半个月的红小兵知青们,根本就不愿意回到他们之前分的大队下乡了。

在临河大队捡石头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这里的风气和他们原来插队下乡的大队风气完全不一样,这里的村民并不排斥和欺负他们这些下乡的外地知青,吃住在大队部,比他们原来下乡的山里好了不知道多少!

尤其是那些女知青,从刚被抓时的惶恐、害怕,到如今日复一日去捡石头时的安心,不论是山上敲石头的人,还是看守他们的江老二等年轻汉子,都没有要欺负她们这些女知青的,不光是他们,看叶甜和闫春香在临河大队待的有多自在就知道,整个临河大队的民风都没有欺负女人,欺负女知青的风气,和她们的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相比,叶甜和闫春香两个女知青在临河大队待的简直就像两个傻白甜。

早在没有获得可以招聘当老师的消息时,她们就打定了主意,要留在临河大队,再不回她们原来下乡的山里了。

第二天一大早,江主任和江老二他们又来到大队部,给他们分发红薯,将他们带到山上采石场捡石头、铲石头时,这些红小兵知青们都扒在窗户上朝江建军喊:“jhiang书记,听说你们大队正在建小学,要在知青中招老师,有没有这回事啊?”

“我是高中毕业,我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你看我能不能也参加老师招聘考试?”

“jiang书记,我也是高中毕业,我成绩也很好的!”

“jiang书记……”

江建军是万万没想到,这些被抓到山上采石场干活的红小兵知青们,在临河大队干活居然还干出归属感来了,来了就不愿意走了!

作者有话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