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192章[VIP]
第192章第192章[vip]
许明月将要建小学的事情写在笔记本上。
现在水埠公社的一二把手都是临河大队出来的人,她若提出建学校,许金虎和江天旺不可能不同意,只要有他们同意,批出凭条,就可以继续为临河大队去水泥和砖瓦厂购买砖瓦。
临河大队和水埠公社都不缺钱,缺的反而是这些建筑材料和各种物资。
许金虎和江天旺两人都是坚持将家中孩子送到学校读书的人,许金虎的最小的女儿如今还在吴城读高中呢,江天旺的小儿子江建国也是读完了初中出来做事的,两个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不可能不同意这个提议,只是这学校建在哪里,到时候估计两个人又要吵死了。
前世临河小学最初便是建在许家村的,后来大约是觉得施、胡、万三个村子离的太远,读书不便,第二次建楼房小学时,校址便选择了正处于大队几个村子中央地带的江家村村头。
正好许红菱要走,许明月写好自己的建设小学的计划书后,就把蒲河口的事情暂时交给了孟福生和周宗宝,和许红菱一起去了水埠公社。
许红菱过去是要和许金虎说,蒲河口的事情稳定了,想要调回到大河以东的事情的。
哪怕她没有明确说,想和陈正毛一起,老父亲许金虎又岂会不懂,沉吟了一会儿说:“这样,你妹妹也高二了,现在吴城乱的很,她在学校也学不到东西了,我让她拿了毕业证后就来蒲河口,跟在你后面一段时间,你手把手教你妹妹。”
许金虎一共三子二女,两个女儿一头一尾,一个是长女,一个是幼女,两人差了一轮还多。
许金虎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他要不是小时候在江地主家的私塾里跟着读过书,认识字,后来当村长的人也不会是他,而是他大哥。
之前吴城再乱,他都没想过让小女儿辍学回来,坚持让她把高中读完,可现在城里风气之乱,连他都看不下去了,刚开始批斗那些资ben家、地主、富农也就罢了,现在连高中的老师、初中的老师都不放过,学校的学生也不好好读书学习,去当什么红小兵,四处去串联,之前下来捣乱的红小兵中,很多都是这些学校的学生,被人一鼓动,就跑下来给人当木仓使。
这些学生正处于青春热血的时候,下手不管不顾,也不怕死,要都是王根生那些人,反倒好弄,这些人有顾忌,反而是那些学生又莽又不怕死,有时候他们‘正气’的真敢碰死在你面前,还以为是为‘真理’殉道。
他小女儿许红荷性子天真活泼,本身并不是会闹事的人,但在那种气氛下,他也怕她小女儿被其他人一蛊惑,就也跟着坐火车全国串联去了。
在本地,在水埠公社,他还能保护她,出了水埠公社,出了吴城,他算个什么东西?小女儿真要跟人出去遇到什么事,那真是要挖了他和妻子的心了。
把她叫回来困在蒲河口,有许红菱和许明月看着,许金虎也能稍微放下些心。
还有个原因,便是他占了五公山公社,之前吴城革委会主任新官上任,又忙着和县委书记、县长争权,一时半会儿管不到他这里,便也不会分出心思和精力来调查他,现在吴城已经分出胜负,他又占了五公山公社,上面一旦调查到他女儿在吴城读高中,难免不会抓他女儿来威胁他。
许红菱也没想过提出想法后,立刻就能走的,听到父亲的话,便也笑着点头:“行!”
许金虎见她好不容易来水埠公社一趟,估计也是想家想孩子了,大手一挥,对门外站岗的民兵说:“小安,你送你阿姐去趟炭山,她要是想去五公山,也顺便送她去五公山公社看看。”
许红菱和许红荷差了十几岁,许红荷年龄比她大儿子都大不了几岁,她以前都是把妹妹和儿子放在一起纯粹当女儿一样养着的,让她带自己妹妹,她自然没什么不愿意的,很快就在门口两个许家村的本村人的带领下,骑着自行车往炭山赶去。
许红菱走了后,许金虎才看向许明月:“你不好好的在蒲河口训练你的民兵,建你的猪场,把王根生他们看守好了,又来我水埠公社干嘛?”
他和江天旺都晓得,许明月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她每次出来,都肯定有事。
果不其然,许明月将她写的关于建设小学,招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当老师的想法和许金虎说了。
许金虎拿着许明月手里的计划书看了后,也是赞同说:“自江家的私塾没了后,我们临河大队都十几年没有过学塾l,是要建个小学。”
他没当上水埠公社主任前,临河大队是既没钱也没人,他之前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许明月提起来,他立马就觉得,建学校是大事,得建!
他看着许明月写的计划书,略微皱了皱眉说:“光招收下乡的知青当老师还不行,你又不晓得他们能在我们这待几年,要是待一两年就走了,学校没有老师就完球!还是要培养我们自己的老师,招老师这事,得知青和本地人各一半。”
之后他就头疼起学校老师的人选来。
村里但凡是读过书,识的几个字的,全都被他和江天旺带到蒲河口和水埠公社来了,村里除了那几个老家伙外,是真找不到几个能写会算的了。
村里倒是还有一些还在读扫盲班的人,叫他们认字,看墙上的宣传标语没问题,让他们写,他们那手缺胳膊断腿的狗爬字,狗都不认识,更别说教孩子们了。
许明月马上就想到了高中正要毕业的许红荷,眼睛一转,笑着说:“二叔,小荷不是要回来了吗?蒲河口到底是个监狱,里面大多都是男的,还都是犯人,小荷眼见着也要十八岁了,总不好一直把她放在蒲河口,离的远找对象都不方便,你看让她去学校当个老师怎么样?说出去工作也体面。”
许金虎坐在那深深的看了许明月一眼,许明月只是微笑着看向许金虎,眼神并没有躲避。
好几秒,许金虎都没有说话,在思索这个问题。
蒲河口农场是他从无到有,一手建立起来的,花费了他极大的心血,可以说,他人生的转折点,便是从临河大队生产主任,升为蒲河口农场的生产主任,蒲河口农场在他心里的地位,那是水埠公社的革委会主任都不能比的。
别看他这段时间在水埠公社与天斗、与人斗,斗的风生水起,但在他心底,他的根基依然是在蒲河口。
过去他虽然走了,但蒲河口有他大女儿大女婿夫妻俩在,两个人一个是民兵排长,掌握着民兵,一个是后勤组组长,掌握着蒲河口农场的后勤,更别说还有别的心腹也是他的人。
可以说,他虽然走了,但实际上蒲河口依然牢牢的掌握在他手里。
许红菱想要离开蒲河口去五公山,作为一个疼女儿的父亲,许金虎心中虽没有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却也知道夫妻两人两地分隔久了也不是办法,这才想着要把在吴城读书的小女儿叫回来,代替大女儿去蒲河口管理蒲河口农场的后勤工作。
这一点他心里有数,许明月也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许明月却提出了让他小女儿回临河大队当老师。
他会犹豫和思考,确实是因为许明月的这个提议,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都是对许红荷最好的选择。
且不说他小女儿那实心眼的性格,是不是许明月这小狐貍的对手,哪怕她到了蒲河口,也只会被许明月使唤的团团转,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只许明月提的一点,蒲河口除了当初逃荒过来的一百来个女人,其余全是男的,还大多都是犯人,他小女儿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马上就要相亲找对象的年纪,把她放在蒲河口劳改农场,确实不合适。
要是她和蒲河口的人看对了眼,那他真的要气死!
哪怕是蒲河口的民兵,在他眼里也不是当女婿的人选,现在的那些民兵大部分都是从当初逃荒的难民中选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和平大队、建设大队这两个大队选的。
逃荒来的那批人就不说了,全部是北地人,别看现在是留在这里,说不回去了,可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又想着落叶归根,就又回去了?到时候天南海北的,她女儿是跟去还是不跟去?要是跟去了,那不是得要了他和他娘的两条命?
还有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这两个大队许金虎是顶顶看不上的,他小女儿当宝一样在家养了十八年,还是读了高中的,不说嫁到外面的工人家庭,要是找了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这样穷村子的,那他一口老血真的要喷出来。
这才是许明月说出这个提议后,他既怀疑许明月是心大了,想要自己独自掌握蒲河口大权,又忍不住心动觉得她的这个提议对许红荷来说是真的好,真的合适。
他小女儿要是真当了老师,在找对象方面,当老师比在蒲河口监狱当个后勤小干事,不知道要好听了多少!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