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118章[VIP] - 卷王的六零年代 - 九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8章第118章[VIP]

第118章第118章[vip]

许明月家的灶早就砌好了,只需要将砂锅从灶台上取下来,安装上铁锅和装水的铁罐,就可以直接使用。

铁锅使用前,还有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开锅。

这个许明月是不懂的,好在有许凤台在,前面清洗的步骤就不说了,后面还要反复的用一块猪皮吧烧开的锅全部都搓一遍,然后冷却、加热,再搓油,一共持续了好几遍,这锅才算是开锅成功了。

要不是有许凤台在,作为一个早早从农村考到城市里,并且在城市里生活习惯了的她,是真不知道铁锅买回来还要开锅。

也幸亏年前才分了猪肉,家家户户的猪肉大部分都要留着呢,有猪皮在,不然光是开锅都难。

倒是开锅的过程把老太太心疼坏了,那用猪皮擦锅留下的猪油,她都要用干净的纱布给吸干净。

每次她擦完,许明月以为那块布是要扔掉的,后来才知道,这是要以后做菜前,都擦一下锅,用作做菜的油的。

还有新买回来的铁锹、锄头,许凤台也用桐油细细的保养了一番。

许明月只在旁边做一个捧场夸奖的人:“这要不是大哥在,我哪里懂这些啊。”

赵红莲对于能帮到大姑姐高兴的不得了,她怀里抱着小雨,立刻大包大揽地说:“这些事哪里需要你来操心啊,今后这些事都交给你哥,他一起干了就是,又不是多麻烦的事!”

其他人闻言也都点头:“就是,你有什么事喊我们一声就行了,哪用得着你干?”

给家里新买的锄头、铁锹上完油,眼见着就开春了,竹子河的河水在春季的小雨下,一日日的涨了上来,家里的菱角盆也要上油了,许凤台干脆趁着冬季不需要天天洗澡,把家里的菱角盆、澡盆、水桶、脸盆等各种木质盆,全都在一个晴日的早上,用猪鬃刷子刷上了一层桐油进行保养,以便开春菱角菜下水。

过了年后,山上的笋就越发的多了,各种野菜、蕨菜也开始冒头。

不得不说,植物们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本来许明月还好奇,这么多在旱年中干死的植物,干死的树,对山上的动植物影响会很大,今春是不是要组织村民们上山植树,没想到是她完全多虑了。

她家周围荒山上不少在这三年□□死的树,到开春后,居然局部发出了新芽,虽然树木的大面积看上去依然是干死的状态,可哪怕只发出一片绿色的树芽儿,都说明,这些树至少还在努力的发出生机。

最令人惊喜的就是竹子了,竹子干死的太多了,竹子和树木不同,它们干死了就是真的干死了,往年不给随便砍的竹子,现在死了就可以一根根的砍了竹子回来。

许凤台也没闲着,他想到妹妹怕蛇、怕老鼠等软体动物,春天到了,许明月每次出荒山往许家村的那道田埂,到了春天,肯定要被种上各种黄豆、辣椒等植物,又在大水沟边,到时候各种蛇肯定少不了,许凤台怕大妹每天出荒山都要走这条田埂,阿锦又大了一岁,今后肯定也要自己走这条田埂,要是遇到无毒的水蛇还好,要是遇到火萤蛇、土公蛇等常见又有毒的蛇,会比较危险。

他去山上砍了许多又高又大的老毛竹,扔到大水沟里泡着,又在竹林子里捡了许多又老又长的蓼叶,将蓼叶撕成一根根的一厘米宽的细条状,再将这些蓼叶固定在倒下的木凳上,许凤台就坐在木凳上,将一根根的蓼叶条搓成结实的蓼叶绳。

也亏的他掌心里全是粗糙的老茧,不然搓这样的蓼叶绳,是一件非常费手的事。

蓼叶绳搓好,将他从山上砍回来的毛竹杆一根一根的摆好,捆成一排,做成一个竹排敲,放在许明月家门口,用另一根粗壮结实的蓼叶绳,将竹桥的一头绑在树上,这样许明月想出荒山的时候,只需要拉着蓼叶绳的一头,借着树杈放下绳子,就是一条竹排桥,回荒山的时候,只需要拉扯绳子把桥收回去,就不需要担心有外人通过竹桥进荒山。

之前三年许凤台一直没给许明月做这样的竹桥,怕的就是有这样一个竹桥,会让独居在荒山的许明月带来危险,现在大妹成了干部,在大队部的地位越发高,加上现在几乎人尽皆知的许明月家院子里的竹剑阵,已经不存在有不怕死的人,敢上荒山找许明月了。

许凤台在忙的时候,许凤莲和许凤发也没有在闲着,两个人每天都要往大队部跑,让江建国给两个人补习功课。

正月十五一过,临河大队就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队书记江天旺被调任到水埠公社,升任水埠公社书记去了!

谁都想过大队书记能升官,毕竟三年旱灾中,临河大队每年上交上去的粮食,给上面领导们解决了多大的问题,救活了多少灾民,上面的领导都知道。

但都没想到能升这么大,升的这么快!

同样的,许金虎正式卸任了临河大队生产主任,兼任水埠公社武装部主任的消息就下来了,同时下来的,还有许红桦正式任临河大队大队部生产主任、原大队部后勤仓库管理组组长江建军任新一任大队书记的通知。

江建军也就是原大队部书记江天旺的大儿子。

临河大队一下子换了一把手和二把手,且都由他们的儿子继任,就跟家族传承似的,父走子继,但这个继任没有任何人反对,就像原许主任的父亲就是许家村村长一样,这里偏僻而闭塞,很多传承就是这样。

尤其是江天旺和许金虎,一个成了水埠公社书记,一个成了水埠公社武装部主任兼蒲河口生产主任,不说他们本身的威望在临河大队就极高,光是他们现在的职位,又有哪个傻子会去反对?

与他们职位的调动相比,许明月和许凤台工作的变动,简直不值一提了,但在临河大队依然是了不得的大事。

因为许明月和许凤台身上记工员的职务也都卸任了。

许凤台接替了许红桦原来的职务,成为许家村三房的小队长。

别看小队长职务小,那可是真正步入了干部的行列,成为三十级干部,从今天起,许凤台就正式吃起了皇粮,每个月有十八块钱的工资和些许的票证。

这下,许家是真正意义上,有了两个干部了。

这一下就空出来两个记工员的位置,而江家村,江建军任新任大队书记,后勤管理组长的位置也空了出来,从原来小队长里升了一个当了仓库后勤管理组长,三年前成了记工员的初中生成了新一任小队长,这样就又空出来一个记工员位置。

加上新开垦出来的良田,还需要增加两个记工员位置,这次新年考试,需要新招五个记工员。

原本大队书记和生产主任职务调动的事,就在大河以南引起了轰动,这五个记工员的职位一出来,顿时引来整个临河大队年轻人的哄抢,各种送礼的、亲戚关系找上门的,新任主任和大队书记家里天天都不缺人,不管什么人来,他们一致的口径就是:要考试!

他们才刚上任,更是一点差错和把柄都不敢给人留下,考试搞的又正式又严格。

许凤莲和许凤发两人都报了名。

许凤莲的成绩是不需要人操心的,她一直以许明月为榜样,学习和练字就没停下来过,阿锦小学三年级的可成她是全部学完的。

读写都不成问题。

许凤发就要差一些,他读没有问题,写的话,那一手字写出来,还不如螃蟹随便爬出来的字好看,他自己也不在意,对于自己能读能写能算很满意了。

三年前一次记工员的考试,在临河大队掀起了一阵上扫盲班热,但随着旱年的来临,许多人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在扫盲班编竹篮的,有在扫盲班纳鞋底的,有在扫盲班带孩子的……

真正能坚持下来,并一直在坚持上学的人很少。

很多都是认的几个字,不多,还不会写,或是写的缺胳膊断腿,只有他们自己能认识。

哪怕考试前就已经开始复习,许凤莲和许凤发两人还是都顺利考中了记工员,尤其是许凤莲,居然考了第一名。

她原本就是铁打的大队书记的小儿媳妇,她又考了这样的好名次,原本还想以许凤台已经是记工员,家里不适合再出记工员的人家没了反对的话。

她是大队书记的未来儿媳妇,还是许主任的妹子,谁敢顶她的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