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 医宗金鉴 - 佚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医宗金鉴 >

第162章

第162章

又方:补中益气汤(见溃疡门)

鼻匿疮

【方歌】鼻匿疮多小儿生,鼻下两旁斑烂形,总由风热客于肺,脓汁浸淫痒不疼。

【注】此证多生小儿鼻下两旁,色紫斑烂,由风热客于肺经。

脓汁浸淫,痒而不痛,宜服泽泻散,外搽青蛤散即愈。

方剂:泽泻散组成:泽泻郁金山栀(生)甘草(生,各一钱)共研末,每服一钱,甘草煎汤调下。

【方歌】泽泻散治鼻(匿)患,脓汁浸淫肺火毒,泽泻郁金栀草末,甘草煎汤调送服。

又方:青蛤散组成:蛤粉((火段),一两)青黛(三钱)石膏((火段),一两)轻粉黄柏(生末,各五钱)共研细末,先用香油调成块,次加凉水调稀,薄涂疮处。

【方歌】青蛤散涂鼻(匿)消,蛤粉青黛(火段)石膏,轻粉黄柏研极细,香油拌块凉水调。

鼻疮

【方歌】鼻疮肺热生鼻中,燥干如火微肿疼,内服黄芩外定痛,燥干黄连膏润灵。

【注】此证生于鼻窍内,初觉干燥疼痛,状如粟粒,甚则鼻外色红微,肿痛似火灸。由肺经壅热,上攻鼻窍,聚而不散,致成此疮。内宜黄芩汤清之,外用油纸捻粘辰砂定痛散,送入鼻孔内。若干燥者,黄连膏抹之立效。

方剂:黄芩汤组成:黄芩(酒炒,二钱)甘草(生,五分)麦冬(去心,一钱)桑白皮(生,一钱)栀子(连皮酒炒,一钱五分)连翘(去心)赤芍桔梗薄荷荆芥穗(各一钱)水煎,食后服。

【方歌】黄芩汤医肺火盛,鼻内生疮赤肿疼,芩草麦冬桑栀翘,赤芍桔梗薄荷荆。

又方:辰砂定痛散组成:辰砂(末,五分)冰片(二分)胡黄连(末,二两)石膏((火段))共研细末。

【方歌】辰砂定痛鼻疮干,冰片胡连膏(火段)研,油纸捻药入鼻孔,消疼散热效通仙。

又方:黄连膏组成:黄连(三钱)当归尾(五钱)生地(一两)黄柏(三钱)姜黄(三钱)香油十二两,将药炸枯,捞去渣;下黄蜡四两溶化尽,用夏布将油滤净,倾入磁碗内,以柳枝不时搅之,候凝为度。

【方歌】黄连膏润诸燥疮,归尾生地柏姜黄,油炸去渣加黄蜡,布滤搅凝涂抹强。

鼻痔

【方歌】鼻痔初起榴子形,久垂紫硬碍气通,肺经风湿热郁滞,内服辛夷外点平。

【注】此证生于鼻内,形如石榴子,渐大下垂,色紫微硬,撑塞鼻孔,碍人气息难通。由肺经风湿热郁,凝滞而成。

内服辛夷清肺饮,以清肺热;外以硵砂散,逐日点之,渐化为水而愈。宜戒厚味、暴怒,庶不再发。

方剂:辛夷清肺饮组成:辛夷(六分)甘草(生,五分)石膏((火段))知母栀子(生研)黄芩(各一钱)枇杷叶(去毛,蜜炙,三片)升麻(三分)百合麦冬(去心,各一钱)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或加羌活、防风、连翘、薄荷。

【方歌】鼻痔辛夷清肺饮,辛草膏知栀子芩,枇杷升麻百合麦,或加羌活翘薄斟。

又方:硵砂散(见耳部耳痔内)

肺风粉刺

【方歌】肺风粉刺肺经热,面鼻疙瘩赤肿疼,破出粉汁或结屑,枇杷颠倒自收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