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161章
方剂:疮科流气饮组成:人参厚朴(姜制)桔梗防风紫苏黄耆(盐水炒)枳壳(麸炒)当归白芍(酒炒)肉桂乌药甘草(各七分)川芎南木香白芷槟榔(各五分)引用生姜一片,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方歌】流气饮舒痰涎壅,人参朴桔芷防风,苏耆壳桂木香草,乌药槟榔归芍芎。
又方:金凤化痰膏组成:凤仙花(去青蒂,研末,一捧)大葱自然汁(一茶钟)好米醋(一茶钟)广胶(切如米粒大,入葱汁内泡之,三钱)人中白(火微(火段)存性,研末,八钱)先将葱汁、米醋、广胶投入锅内熬化,次下凤仙花末熬成膏,再入人中白末,将锅离火不时搅匀。用时以重汤炖化,量痰包之大小,薄纸摊贴,候膏自落,再换新膏。
【方歌】金凤化痰消硬坚,湿痰串注贴更痊,凤仙中白广胶醋,葱汁同熬用纸摊。
黄瓜痈
【方歌】黄瓜痈在背旁生,脾火色红黄瓜形,肿高寸余长尺许,四肢麻木引心疼。
【注】此证生于背旁,一名肉龟,由脾火积毒而成。皮肉色红,状若黄瓜,肿高寸余,长可尺许,四肢麻木,疼痛引心。红活速溃者顺;紫陷脉微,自汗谵语,坚硬溃迟者逆。初起宜服仙方活命饮,加羌活、柴胡或夺命丹治之。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夺命丹(见阴阳二气疽)
外科卷上腰部
肾俞发
【方歌】肾俞发生肾俞穴,单者酒色兼湿热,房劳怒火则双生,红活黑陷顺逆别。
【注】此证生肾俞穴,在腰骨两旁陷肉虚,有单有双。单者由酒色湿热而成,双者由房劳怒火而发。若疮形红活高肿,十四日生脓属顺;若疮形紫黑,干枯坚硬,应期无脓属逆。或脓稀伤膜者,系真阳血气大亏。初宜服人参养荣汤,或加减八味丸以救其源。其顺逆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人参养荣汤、加减八味丸(俱见溃疡门)
中石疽
【方歌】石疽寒凝瘀血聚,生于腰胯最缠绵,坚硬如石皮不变,时觉木痛消溃难。
【注】此证由寒气瘀血凝结,生于腰胯之间,缠绵难以收功。
其疽时觉木痛,难消难溃,坚硬如石,皮色不变。初宜内服没药丸,外用鲜商陆捣烂,贴于患处治之,随用艾壮当顶灸之,以软为度。溃后按痈疽溃疡治法。
方剂:没药丸组成:桃仁(炒,一两)乳香没药川芎川椒(去目及合口者)当归赤芍(各五钱)自然铜(火烧醋淬七次,二钱五分)共研细末,用黄蜡二两,火化开入药末,不住手搅匀,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以好酒一钟,将药化开,煎至五分,乘热服下。
【方歌】没药丸治中石疽,乳没桃芎归芍宜,川椒自然铜黄蜡,用酒服之行血瘀。
缠腰火丹
【方歌】缠腰火丹蛇串名,干湿红黄似珠形,肝心脾肺风热湿,缠腰已遍不能生。
【注】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若腰肋生之,系肝火妄动,宜用柴胡清肝汤治之。其间小疱,用线针穿破,外用柏叶散敷之;若不速治,缠腰已遍,毒气入脐,令人膨胀,闷呕者逆。
方剂: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连翘(去心)生地泽泻(各一钱)车前子木通黄芩黄连当归栀子(生研)甘草(生,各五分)生军(便秘加之,二钱)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龙胆泻肝火丹生,形如云片粟多红,芩连栀胆车归尾,生地军翘泻木通。
又方:除湿胃芩汤组成: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一钱)肉桂甘草(生,各三分)水二钟,灯心五十寸,煎八分,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