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
上元夜
秦玉箫睁眼醒来,转头便看见谢凛的侧脸,竟没想到平日里不似正形的谢大人睡觉这么安稳,就这样静静地平躺着。
她披上外衣起身,走到屋外,太阳出来了,过了这场雪,天气就要开始转暖了,屋檐下的冰锥滴着水,雪地反射出的太阳光刺眼。
秦玉箫伸出手接了几滴水。
“做什么呢?”
身后传来开门声,不等她回过头看,肩上就拢了一件外衣。
秦玉箫挑起眉,“出来走走。”
谢凛:“这几日你还是莫要出门了,天凉,铺子那边交给下人去打理罢。”
秦玉箫:“嗯,我在想……还有许多事要做。”
谢凛仿佛看穿她的想法,“周衡玉回京了,周家和温家要重组商队,陛下下令拨款,韩姑娘昨日来信,我还未来得及给你看。”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拿给她,秦玉箫接过来拆开。
她简单看了看,唇角不禁勾起笑容,“信上说,听闻蜀绣精美,她便去了蜀中。”
谢凛:“边关到底还是荒凉了些……这几日练兵,我总在想要如何让百姓过得好一些。”
秦玉箫提起裙角转身进屋,一边对紧跟她的谢凛说着,“城北还有不少灾民,过几日,我便出些钱买些粮食发下去。”
谢凛轻笑,站在她身后轻轻环抱住她,将下巴放在她肩头,“好。”
秦玉箫耳尖一热,他的怀抱很温暖。
秦玉箫的生意做得很好,上元节这天,她查了铺子里的账本。
蓝田:“姑娘,这是温老板送来的。”
秦玉箫看都不用看,这是送钱来了。
秦玉箫:“这些钱不必入府里的账了,你拿这些钱从府里拨些粮食,晚些时候在城北搭个棚子随我一同施粥。”
蓝田:“好,我明白了。”
秦玉箫:“再者,我们自家铺子里的收入都记在府里账上。”
蓝田:“是。”
这几日雪也化得差不多,谢凛带人给城北的百姓们修了房子,秦玉箫拿出纸笔,写了一封信给皇帝。
“姑娘,该用午膳了!”
秦玉箫:“这便来了。”
她锁上书房的门,提着裙摆踏上台阶。
“夫人。”云芜守在屋外,恭恭敬敬地对她行礼。
秦玉箫有些吃惊,“将军回来了?”
她推开门,只见谢凛坐在桌前,抢了丫鬟的活,挽起袖子小心翼翼地盛着饭。
“怎么,谢大人这是……”她调笑道,“城北的百姓安顿得怎么样了?”
谢凛将饭放在她面前,擦了擦手,“都安顿好了,过两日雪化了日子便会好过些。”
桌上的菜都是她爱吃的,她夹了几口,“今日上元节,不知夜里的盛京城是何模样。”
谢凛:“此战大捷,今夜城里会热闹热闹,届时便可到街上游玩。”
用完午膳,秦玉箫写了几封信送到长安去。
待她安顿好手里的事便带蓝田以及一众丫鬟小厮出了府,穿着件薄些的青色衣裙,直往城北去。
街上阳光明媚,终于有了些开春的迹象,路上百姓显然比前些时日多了不少,城北还有将士们在搭建房屋,两侧有衣衫褴褛的百姓修着路。
“蓝田,停车吧。”秦玉萧下车,寻了个平坦的地方,”就在这吧,搭个粥棚。“
她挽起袖子,手里的麻袋里是府里膳房才做好的饼,几个玩闹的孩子走过来,浑身脏兮兮的。她见了顿住脚步,拿了几个饼递过去。
“吃一个吧。”
几个孩子哄过来,围着她领吃食,“谢谢姐姐!”
蓝田高声叫她,”姑娘,粥棚搭好了,天要黑了,您当心脚下!“
秦玉萧发完了饼,提着裙摆回去从蓝田手里接过碗,“我来吧,你去看看锅里的粥。”
“是。”
秦玉萧舀起锅里的稠粥,小心翼翼德递到老人颤颤巍巍的手里,“来,拿好了。”
老人眼角渗出眼泪,吐字不清,不停地道谢,“谢谢夫人,这城北历经战乱,谢将军一来就帮我们修房子,前些日子还给我们送饭,真是谢谢你们啊!”
秦玉萧望着老妇人抹着眼泪离去的背影,这里大多都是老弱妇孺,鲜少有青壮年,年前一战北关损失惨重,他们的丈夫儿子或许已经……
“来,你的粥。”她舀起粥,俯身递给还没锅高的孩子。
“谢谢将军夫人。”
初春的冷风里,粥热气腾腾,锅里的粥没了大半,秦玉萧的手早已被烫得通红,只不过没什么感觉。